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达性是评估交通便利程度的有效指标,城市公共交通良好的可达性能够吸引更多人选择这类方式出行.基于公交刷卡、发车时间间隔等多源数据,提出考虑线路和流量的车站等待时间计算方法;利用换乘时间阈值拼接出行数据,获取起讫车站出行时间,建立两阶段机会模型.以北京市为例,评估公交网络实际可达性.研究表明:车站服务可达性和网络可达性均呈现城市中心高、郊区低、沿地铁变化趋势明显的特征,线路越多的车站可达性越高;传统的定值设置方法会低估高可达性车站的可达性水平,考虑流量和线路的等待时间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是重大公共交通设施,对缓解交通拥堵、引导绿色出行、提升居民出行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需在全市层面统筹分析轨道线路建设对交通系统的整体影响,从而发挥其最大交通效益。综合考虑片区人口加权的网络可达性指标,提出道路、轨道一体化系统的网络可达性计算方法,并分析东莞市现状轨道、城市轨道建设规划、城市轨道网络规划的网络可达性特征。结果表明:东莞市现状79.20% 地区在网络可达性60min等值圈范围内,11.21%地区在网络可达性45min等值圈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后,全市网络可达性增强,西北、西南区域提升显著;对于城市轨道网络规划,选取了6个线路组合方案进行网络可达性分析,其中轨道6号线、7号线、1号线(支线)组合方案对全市网络可达性整体提升作用最佳,为新一轮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成环境对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影响--以波哥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比亚波哥大以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闻名,包括其密集的自行车道网络以及Ciclovía系统——为骑车者和行人预留的道路空间,可在星期日和节假日休闲出行使用。探讨此类设施以及建成环境的其他属性——城市密度、混合用地、可达性以及与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如何影响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行为以及Ciclovía的使用。结果表明,道路设施设计要素例如道路密度、连通性、与Ciclovía车道的距离,与体力活动相关;而建成环境的其他属性如密度和用地混合程度,对体力活动影响甚微。这可能是由于波哥大建成区的大部分街区均在非机动交通出行占绝对优势的时期演变发展——紧凑、用地混合、交通可达性水平相似。由此可见,影响非机动交通出行的因素是设施设计而非一般的街区用地属性。  相似文献   

4.
一、公交专用道网络规划 2012年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形成后,轨道站点按服务半径600米计算,内环以内区域覆盖率达到82.8%,内外环间覆盖率23.8%,整个中心城的覆盖率为33.9%。要实现上海交通发展战略设定的公共交通占全市出行比例30%、中心城40%的目标,地面公交系统承担的运量应继续增长。因此,必须通过提高运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客流。  相似文献   

5.
刘俊 《交通与运输》2013,29(5):32-32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的快捷、舒适和安全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机动化趋势不可遏止,至2020年上海机动车总量将达500万辆。在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亦加快了城市骨干道路建设,基本形成中心城的城市快速路"二环十射"主骨架和以"三纵三横"为标志的主干路系统。但交通设施容量的增加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量的需求,中心城交通拥堵问题越发凸显。这就使得我们更加认识到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重要性。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下  相似文献   

6.
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居民生活出行目的地之一。公共交通是就医出行的重要出行模式,其服务水平对居民出行及就医具有双重影响。可达性是衡量交通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到达某地点以获得某种服务或参加某项活动的能力指标,换乘对就医出行可达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潜能模型,选择出行时间、换乘时间及服务覆盖人口数量构建可达性计算模型。以友谊医院为例,根据该模型进行各交通小区的就医出行可达性计算并分级,并与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区域平均出行满意度进行比较。据统计,高于93.5%交通小区的上述两种评价一致。实验表明模型在就医出行可达性的计算上与出行者主观评价一致,可用于研究居民就医出行的便捷性,对提高医疗服务的区域覆盖及交通便利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就业可达性量化方法及分布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外传统可达性测算方法,建立适用于中国城市交通特征的就业可达性量化方法。在对比分析常用的四种可达性测算模型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实例,针对老城区分别构建了小汽车和公共汽车出行就业可达性模型,同时建立新城区就业可达性模型,以此分析南京市就业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南京市主城区就业可达性随着出行距离增加而提高,且提高程度逐步降低;公共汽车出行就业可达性低于小汽车,在城市外围地区尤为明显;新城区就业可达性远低于老城区,职住失衡以及交通通道欠缺是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借鉴国际城市发展经验,提出南京市不同片区就业可达性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吕剑  王峰 《城市交通》2008,6(1):28-31
为了评价不同路网形态下的城市道路可达性和对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通过引入绕行系数的概念,对不同路网密度和交通管理策略的案例研究,说明可达性的变化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绕行系数的可达性分析的基本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仅以出行距离作为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要素条件下,可达性的改善有利于非机动出行方式分担率提高,合理的城市路网密度和适当的交通管理策略有利于多种交通方式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交通系统的本质目标是为了提高个体的可达性.已有的基于时空维的时空可达 性计算方法忽略交通模式选择的约束,以及对于出行时间没有确切的概念,因此,提出了 基于公交时空过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特定的公交出行时空约束作为 效用函数,从历史公交时空过程中获取公交出行时间,对于出行时间的计算更具可操作 性;并且,其考虑特定的时空约束下个体参与活动的效用值,显得更加严谨.同时该方法将 特定的交通出行方式作为一种出行的时空约束,更加符合现实情况.最终,以广州市公交 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该方法计算特定时空约束下个体出行的城市时空可达性.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王凡  左志  王涛 《交通标准化》2014,(15):25-31
将出行者按照时间价值(VOT)和地域划分为不同群体,在一个简单路网上建立交通网络模型,分析拥挤收费的公平性影响.研究模拟居民的多种不同出行选择,分析了实施拥挤收费对两处居民各类人群在出行方式分担、行程时间以及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始发地居民,引入拥挤收费能够降低其行程时间,提高可达性;而对于周边道路沿途的居民,若周边道路通行能力不高,适当的拥挤收费会提高可达性,若周边道路通行能力较好,拥挤收费则会小幅度的减少其交通可达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客运运力配置合适与否,与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也事关营运企业的效益.文章首先阐述了影响农村客运运力投放的因素,然后对如何确定农村客运运力投放规模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提出了最低日开行班次的新理念,并构建了计算公式,最后对农村客运运力投放模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构建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模式要求日益紧迫。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是全方位的,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而建立合理的交通成本模式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鉴于此,介绍当前的交通成本模式,通过分析该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更完善的交通成本模式,可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技术提升促速度提高为背景,研究运输速度对客运业的影响.首先,系统回顾了历史上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速度的进步,以及助推速度提高的技术支撑;其次,以运输速度丰富内涵为切入点,从运输速度可靠性和快速性两个维度分别探讨了未来客运市场的基本特征;第三,在未来不同运输方式提速的背景下,明确各运输方式在不同客运市场的功能定位,并分别构建不同出行方式的效用函数和乘客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进一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Logit分担率模型研究未来速度提升对不同客运市场交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影响乘客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全过程“门到门”速度,全过程“门到门”出行时间包含在车时间和节点时间.其次,不同运输方式速度提升,换乘效率提高和节点时间压缩均可能影响不同客运市场的交通结构;在短距离客运市场,压缩端点时间对交通结构影响更为显著;在中长距离客运市场,提升运输速度可以显著改变交通结构.设计速度250 km/h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竞争的临界距离不到800 km,但高铁设计时速提高到350 km/h时临界点可望推至1 200 km.第 三,在城市内,运输速度的可靠性对于通勤通学客流影响显著.第四,科技是速度提升的重要支撑,但也应关注技术实现背后的经济性和市场购买力.第五,研究与速度相关产品的差异化定价是助推企业提供高质量出行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因集中了红塔、红云和红河3大烟草集团而成为烟草行业的老大。那么,从卷烟出厂到送达分布在全国的数亿烟民手中,汽车运输起到怎样的作用呢?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欧洲进口卡车企业谈论云南地区的卷烟运输模式,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兴趣,但一直未能亲眼所见。直到2006年的夏天,才有机会到云南的昆明、玉溪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虽然蜻蜓点水,但已感触良多,整理成下文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以技术提升促速度提高为背景,研究运输速度对客运业的影响.首先,系统回顾了历史上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速度的进步,以及助推速度提高的技术支撑;其次,以运输速度丰富内涵为切入点,从运输速度可靠性和快速性两个维度分别探讨了未来客运市场的基本特征;第三,在未来不同运输方式提速的背景下,明确各运输方式在不同客运市场的功能定位,并分别构建不同出行方式的效用函数和乘客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进一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Logit分担率模型研究未来速度提升对不同客运市场交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影响乘客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全过程“门到门”速度,全过程“门到门”出行时间包含在车时间和节点时间.其次,不同运输方式速度提升,换乘效率提高和节点时间压缩均可能影响不同客运市场的交通结构;在短距离客运市场,压缩端点时间对交通结构影响更为显著;在中长距离客运市场,提升运输速度可以显著改变交通结构.设计速度250 km/h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竞争的临界距离不到800 km,但高铁设计时速提高到350 km/h时临界点可望推至1 200 km.第 三,在城市内,运输速度的可靠性对于通勤通学客流影响显著.第四,科技是速度提升的重要支撑,但也应关注技术实现背后的经济性和市场购买力.第五,研究与速度相关产品的差异化定价是助推企业提供高质量出行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道路客运市场经过九十年代的放开、调控两个发展过程,现已进入了客运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包括经营主体结构、经营客车结构和经营机制的调整.在这一调整大潮中,专业客运企业经营方向将要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变,实行公车公营.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目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交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呼和浩特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各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的功能定位,并从城市交通结构、线网布局和交通政策三方面阐述了我国目前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的公共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殊超限货物运输组织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针对超限货物运输的运行与管理,提出适合新形势、新情况的管理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就对超限货物运输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等作了评述,并提出了建议,力求进一步提高超限货物的运输组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同时又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历史等方面与我国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许多差别.从交通方面看,日本的发展水平很高,可供我国学习借鉴.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日本的道路交通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