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公共交通》2013,(2):46-46
1、开辟西北微型公交先河.三条微型线路快速接驳地铁 配合地铁线路的开通,为实施“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的服务理念,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交通需求,2012年2月21日开通三条微型公交,利用线短、车小、周转快的特点,加强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的衔接,得到政府及市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
针对商务区轨道交通站点"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探讨了接驳公交线路的规划设计方法,为类似接驳公交线路提供参考。分析了商务区的公交出行需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接驳公交线路的必要性和其功能定位。从交通调查、需求分析、线路设计、站点设置、运营组织等方面,分析商务区接驳公交的规划设计要点,并选取上海小陆家嘴CBD"金融城1路"接驳公交进行实证分析,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当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导致停止运营服务或运能不足时,为防止乘客在站内滞留积压,采用应急公交接驳巴士利用地面道路,把乘客转运至目的地站或能提供正常运营服务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这种应急接驳组织方式具有影响范围大、涉及部门广、组织要求高、衔接环节多等特性。本文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公交接驳的范围和启动、结束条件,梳理出政府相关部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和市公交企业的对应职责,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公交接驳的信息通报、启动程序和车站组织等关键环节,并提出若干建议供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等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公交优先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交通发展战略.不断开行的社区巴士、不断延伸的快速公交、不断加密的公交线网、不断优化的交通接驳……成都“快、干、支、微”四个层次的庞大公交体系初现雏形,呈现了成都公交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赖旭  郭彬杰 《交通与运输》2021,34(z1):220-224
针对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设施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深圳北站为例,通过对枢纽和接驳客流特征进行研究,提出接驳交通改善措施.首先,从发车班次、客流分布、出行目的、方式划分、出行满意度等方面分析高铁客流特征及存在问题;其次,对轨道交通、常规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接驳交通方式的客流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最后,结合客流特征分析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从枢纽布局、接驳交通体系优化、场站设施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裴莹莹  杨敏明 《交通与运输》2021,34(z1):121-125,141
为促进公交系统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我国1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两网"的耦合性进行评估.从交通供给、交通需求、两者共线与接驳情况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的公交系统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轨道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公交接驳情况普遍较好,但两者共线率较高;轨道线网形态对其运能发挥有较大影响,且过高的共线率会制约常规公交的客流增长.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并总结了轨道交通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各阶段轨道与常规公交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存在的接驳性和竞争性关系,并据此针对常规公交线路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了城市轨道接驳性线路和竞争性线路规划模式。最后以深圳市轨道接驳线网优化调整为例,对上述理论方法进行了实例阐述.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以城市轨道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整体出行服务的综合效益与吸引力,结合深圳、佛山等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接驳体系规划研究经验,对轨道交通与接驳交通一体化的规划设计、设施布局、实施组织、运营管理等进行研究分析.从研究阶段、用地保障、布局原则、换乘距离、实施落实、使用效果、出行便利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轨道交通与接驳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响应型接驳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响应型接驳公交与其他公交模式的比较分析,并参考其他公交模式系统评价的研究成果,考虑响应性、方便性、可靠性、高效性、协调性5个因素,构建了响应型接驳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量化分析.将集对分析引入服务质量评价中,构建了基于集对分析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需求响应公共汽车交通(以下简称“需求响应公交”)具有灵活、高效的运行特征,服务更具弹性和适应性,是公共交通转型发展的有益尝试。从支持雄安新区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实现“90/80”绿色出行目标等方面回顾需求响应公交的实施背景。阐述雄安新区需求响应公交基本情况,分析其实施效果。从提高运力与客流需求的时空匹配度、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出行体验、建立人性化的沟通反馈机制等方面总结雄安新区需求响应公交的主要运营经验和启示。最后探讨了需求响应公交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以加深出行群体对需求响应公交的理解和认同,推动数据融合,保障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通过对SHEL模型、GEMS模型的分析,简要地说明了人的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区别。并通过海事调查中对“人为因素”的分析,阐述了人的因素在海事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在借鉴MED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人的因素和控制海事发生几率的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闷罐车”实施增加强制换气系统的改造,消灭车厢环保死角,是预防“非典”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全困境”或称“霍布斯恐惧困境”是国际关系学和国际关系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安全困境”客观性的历史考察,从历史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分析超越“安全困境”的可能性及其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安全困境”与“中国威胁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列宁在探索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时形成了"文化革命"思想,他认为文化滞后是制约落后国家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的瓶颈,因此,"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这一思想与马克思晚年在研究俄国革命时提出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且,对落后国家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已经开始的关键时期,所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人画"是绘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创作目的基本出于陶情、白娱.随着时间的发展,"文人画"在重视画家个性抒发的同时,亦注重现实感受的表达,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束缚,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扬州八怪"作为这种画风的集中代表,其创作既继承了抒个性、尚创造的"文人画"传统,又以各肆其奇的画风和具有一定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
自孔孟经董仲舒到朱熹,论者对“经权”关系的讨论,经历了肯定“权”、取消“权”、再到肯定“权”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