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认真履行《公约》维护海洋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文内简称《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签署,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迄今为止,有145个国家批准加入。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公约》,同年7月7日对我国生效。《公约》是至今为止层次最高、内容最全面、规定最明确的一部调整世界海洋关系的根本法,涉及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交通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调研等活动,被世界各国誉为“海洋宪法”。  相似文献   

2.
6月25日对全球150多万名海员来说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年是国际海事组织确立的第四个“世界海员日”,主题是“海员给我带来了……”.这是一个能带来许多遐想的主题。省略号后,代表着我们每个人对海员的认识,是神秘、是理解,抑或是墩意,这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每个人的海洋情怀以及对大海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张涛 《中国海事》2013,(12):74-76
海洋是智者的天堂,愚者的地狱,著名史学家何芳川说:“航海的背后实际是一种世界眼光,一种开放心态。”《海上“天方夜谭”》一书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给广大海员和航海爱好者展现千奇百怪,却真实可信的海洋世界.作者张涛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新华日报》《中国海事》以及《航海》等报刊杂志发表数十篇散文,游记,科普文章,并出版了《航海趣味集》《船长与黄金》《我们都是无产者》《沧海横流》等反映海员生活的小说,报告文学和戏剧作品。本篇内容节选自该书相关章节。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08,(4):66-66
中国国家海洋局最近发布《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上海港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2615万标准箱,首次跃晷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3414亿元,比2006年增长21.1%。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与海洋交通运输业齐头并进的是海洋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5.
被世界各国广泛誉为“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公约》,同年7月7日开始正式对我国生效)。《公约》的生效实施,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时代的到来。…为各国解决海上争端提供了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6.
萧春雷 《珠江水运》2010,(10):73-74
制海权,就是一个国家控制大海的能力。一个面对大海,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如果不能控制海洋,不能在海上自由地活动,那么,海洋给它带来的更多的是遗憾和痛苦,而不是财富和幸福。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富于幻想的。在科学幻想小说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海洋幻想作品。这一传统,是著名的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首先开创的。有人说:“海洋是凡尔纳小说的象征”,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在他的作品中,海洋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的代表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海底两万里》三部曲,就是一阕壮丽无比的大海的幻想之歌。除了大量航海小说外,凡尔纳的海洋幻想作品中,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命题。他的第一个重要的海洋幻想,是把潜艇引到社会公众面前。让人们认真考虑,这种奇妙的水下交通工具,在未来生活中使用的可能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的交融需要人们跳出自己原有的框架,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而海洋成了跨越的意义。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生来追求自由,热爱冒险,渴望挖掘新的意义,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他们想知道世界别的角落都在发生什么,别处的文明是怎么样的。航行中有惊喜也有冒险,见过富裕和贫穷,他们的生活因为大海变得不同,大海也因他们更富传奇色彩。他是第一位只身环球航海美籍华人——翁以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Danlel  Busetto  Tina翻译 《游艇业》2013,(12):74-79
关于肯尼迪和他悲惨结局的故事已经不胜繁举,而本文将记录肯尼迪和美国海军以及帆船和游艇的故事。肯尼迪曾经这样热情地表述大海:“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和大海有关,也许是因为大海不断地变换着它的样子,灯光和船也是。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都来自大海。从生物学上说,这是一个有趣的事实,它把我们和大海绑在一起,我们血脉中的合盐量和海洋是一样的,我们的血液,泪水,汗水中也有盐。我们所有人都和海洋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正>向往大海么?想去航海么?想做海员么?本刊编辑部根据《2015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整理出2015至2016年中国航运类、海洋类大学专业排名,敬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汪成 《航海》1993,(6):17-18
海洋,多少年来一直在被人们征服:被人们利用;被人们向往。它无边无际、广袤浩瀚,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开采,发现……对于我一十九十年代的中学生来说是多幺想领略大海的风采,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啊!  相似文献   

12.
今年正值世界著名海事媒体——挪威《贸易风》创刊20周年。为此,《贸易风》近日在北京柏悦酒店举办了航运·中国研讨会。会议聚集世界航运相关产业具有影响力人物,共同探讨有关海事,海洋工业,能源,拆船等议题,从而以长期、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全球航运业经济转型和复兴。  相似文献   

13.
在9月刊中,应世界海事日,本刊特别罗列了史上重大的船难事故以作警醒,然而大海上变幻莫测,除了关注用船本身的保养维护外,加强自身的安全常识与应对能力,才是能够随身携带、最有效的救生筏。《游艇业》将分期分级别的,为大家讲述各种情况下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在杨海伦《画集》中,上海文汇报主编肖关鸿先生曾评说:“中国画以海为主题的作品历来不多,杨海伦却情有独钟,因为他是大海的儿子”。我在21世纪初认识了他,得知他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自幼在海边长大,后经常随舟出海捕鱼,既与风浪和大海搏斗,又与大海相依为命,大海神似般的传说陪伴过他的童年,惊心动魄的出航和海上生活又使他对大海有了更深的理解、大海对他是有灵性的朋友,渔民的辛勤劳作和人民海军水兵的无私奉献是他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航海》1985,(1)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海上旅游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振兴时期,近年来,海上旅游者与日俱增。为适应这个形势,《海上旅游》报于1985年元旦正式创刊,它以丰富旅客旅途生活为宗旨,向旅客介绍各地风光,提供旅游指南,传递市场信息,博揽海洋趣闻探索大海奥秘,以及惊险曲折的中外海洋探险故事。图文并茂,有趣有用,有强烈的海洋气息,是丰富旅途生活的良伴益友。  相似文献   

16.
<正> 制海权,就是一个国家控制大海的能力。一个面对大海,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如果不能控制海洋,不能在海上自由地活动,那么,海洋给它带来的更多的是遗憾和痛苦,而不是财富和幸福。公元15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世纪。世纪之初,郑和七下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中  相似文献   

17.
目前,风云诡谲的世界局势,使世界每一个海洋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海洋的控制。对于海洋国家而言,航海与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丢失了海洋和航海,那她就等于自断筋脉,后果不言而喻。近年来,虽然中国经济一直高歌猛进,但笼罩在国人心头的阴霾一直没有散去。中国是一个海洋和航海大国,可她依然显得过于孱弱,还未拥有足够的话语权。2006年7月11日,是中国第二届航海日。此时,国人又多了一份激动和期待,因为中国离大海太远、太久矣。  相似文献   

18.
【上半年全球造船订单量同比降58%】根据韩国知识经济部日前发表的《2012年上半年造船海洋产业动向》报告称,今年上半年世界船舶订单量为877万CGT、  相似文献   

19.
《珠江水运》2011,(10):91-94
广阔的海洋流传着无数的神话和传说,当语言已经无法形容那样的激烈与磅礴的时候,影像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大海——据说是电影制作中,最难应用的载体。因而,通常碰上海洋的电影,无一不是巨制。"当大屏幕遭遇海洋"就是让这些或恢宏、或压抑、或恢谐、或浪漫的经典在影像世界里,再次震撼视觉!  相似文献   

20.
《船艇》2008,(4):48
《劳氏杂志》最近在香港举办了2007年有关世界造船企业、海运公司、港口和船级社等14个相关海洋业务领域的最优秀者评选活动。韩国STX造船公司被评选为2007年世界最优秀造船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