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部分城市出于自身目的.违背国家基本法律,对摩托车实行“禁限”政策由来已久。“禁限”政策对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剥夺了城市居民正常购买和使用摩托车的权利.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不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2.
拿到自己订阅的2002年第4期《摩托车信息》,正值清明节,这既是人们祭祖扫墓的季节,也是桃花开、李花放的好时候。趁着工作之后的休息天,迎着和煦的春风,骑着摩托车四处游玩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可好心情很容易被破坏,当我阅读第4期的杂志时,范毅先生的一篇《驳“反禁限”论》让我难以理解与苟同,我相信广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2010年11月份,湖南郴州政府宣布“禁摩限电”,引发了“千人散步”抗议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禁限摩”问题再次成为民众讨论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北京率先实行“禁限摩”政策后,各大中城市相继效仿,多年来,“禁限摩”政策对摩托车行业发展的制约、给民众生活带来的不便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4.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左宗申与其他全国政协委员以摩托车、汽车、地铁3种不同方式从北京宣武门出发,驶向前门,最终,摩托车领先其他2种交通工具最先到达终点.这一行为将摩托车"路权"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关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适度放开"禁限摩"城市摩托车行驶的呼声越来越高. 1985年,对摩托车的"禁限"最早出现在北京,其理由是当时的摩托车具有环境污染、噪声大等缺点,此后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禁限摩"政策.目前,国内实施"禁限摩"城市已达200余个,几乎包括了中国大多数省会和较发达的地级城市.随着摩托车技术的发展,摩托车污染、噪声大等缺点已不是问题,而"禁限摩"令却仍然继续执行着.无论在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摩托车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施"禁限摩"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13,(7):46-47
时间:2013年3月23日地点:中国,北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媒体:《摩托车》杂志人物: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摩托车》:作为摩托车行业协会的领导,您认为禁限摩政策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李彬:城市禁限摩是我国摩托车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障碍,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00多个城市对摩托车进行不同程度的禁限。城市"禁限摩"造成摩托车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小城镇,影响了摩托车的一些高端产品、大排量产品的推出,制约了摩托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严重限制了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谜面曰:“任我污染任我走,只因有牌身份优,交警吸我污浊气,股股烟尘路人愁”,谜底请在文章里找。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对实行“禁牌”政策的城市中摩托车的命运很是关注,并以我所居住的沈阳市为例对“禁牌”政策谈些看法。现在沈阳市拥有摩托车正式牌照并有市内通行牌照的数万辆摩托车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向城市进军     
在全国大范围城市禁限摩政策当道的今天,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众多摩托车企业纷纷转变策略,重新考量市场战略,然而,禁限摩政策也非铁板一块,也有缝隙,在这些缝隙当中,也有意识无意识地为城市摩托车市场提供了扩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抨击国内部分城市对摩托车的禁限政策,力求为中国摩托车行业争得一个健康合理有序的生产与消费环境,历来是我们自认的重要历史使命.多年以来,针对“禁摩“,我们投之以相当数量的“文字炸弹“,有的还堪称重磅型,以期彻底摧毁这个貌似牢不可破而又不能不破的堡垒.……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摩托车以其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出于环保考虑,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降低机动车(主要是汽车、摩托车)排放的法规,一些大中城市也以污染为由针对摩托车出台了一系列的“禁限”措施。摩托车企业为了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10.
读完《摩托车信息》第4期中范公的《驳“反禁限”论》一文,就觉心中不爽,等看到第6期有那么多的摩托 Fans加以痛斥,我不禁也想多两句嘴。看罢范公的文章,我首先就猜想:这范公是何许人?大概是一般行政干部出身的“理论家”吧。为什么?在我印象中这些人要么就是只顾自己,求政绩;要么就是拍马屁,巴上级。当然,也不是全部。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不实际,脱离群众。  相似文献   

11.
国内     
《摩托车》2017,(3)
正中汽协摩托车分会提出未来四年主攻"禁限摩"2月16日,中汽协摩托车分会在重庆召开秘书长办公会议。摩托车分会理事长左宗申先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主持,大长江、宗申、五羊-本田、春风、力帆、新大洲本田等单位派代表参加。左理事长指出,分会在四年规划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禁限摩问题。各地方的禁限摩政策严重阻碍了摩托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是目前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次是扩大分会的服务范围,提高分会的社会影响力。适时将摩托车经销商、俱乐部、电动摩托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主席、隆鑫控股董事局主席涂建华出席全国两会时,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摩托车城市准入条例》,取消禁限摩托车的提案。据涂建华介绍,目前全国有近200个城市施行"禁限摩"规定,4个直辖市、23个省会城市、5个自治区首府、2个行政特区中,只有重庆、拉萨、香港、澳门不"禁限摩"。自1985年以来,这一政策已经延续30多年。  相似文献   

13.
跨越2012年     
2011年已经过去,回首过去的这一年,中国摩托车行业走过了一条极为复杂又艰难的道路。2012年,世界环境依然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逐步加深。城市禁限摩政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物价上涨都对2012年的摩托车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读《中国自行车》杂志2005年第二期上王凤和理事长撰写的《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电动自行车健康发展》一文,很有感触。王理事长说:“我再一次声明,本人从没有反对过发展电动摩托车,只是目前发展电动摩托车不能够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借助于电动自行车标准来生产产品,拿这个产品来欺骗消费者”。有人说,“轻摩化”的电动自行车就是轻型电动摩托车,反对电动自行车“轻摩化”,就是反对发展电动摩托车。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信息》2005,(12):1-1
抨击国内部分城市对摩托车的禁限政策,力求为中国摩托车行业争得一个健康合理有序的生产与消费环境,历来是我们自认的重要历史使命。多年以来,针对“禁摩”,我们投之以相当数量的“文字炸弹”,有的还堪称重磅型,以期彻底摧毁这个貌似牢不可破而又不能不破的堡垒。屡战屡败,这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屡败屡战,这是我们的坚定信念,在这种坚定信念的支撑下,我们誓将反“禁摩”事业进行到底,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使我们选择放弃。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摩托车“国Ⅲ”标准.并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在时间已经进入了3月。距离正式实施的期限已经越来越近,许多朋友都非常看好这一政策的执行。认为它可以促进国产摩托车在质量上有一个大的飞越,而我对此却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17,(3)
正"禁限摩"是中国摩友心中的痛。每每提及禁限摩,多数摩友的感觉是不公,是委屈,有时还会有气愤。中国的禁限摩政策来得简单、粗暴、有特色。1985年的北京以"摩托车在交通体系中的安全隐患较大"为由率先实施"限摩令",更曾一度取消外交礼仪中较为出彩的摩托车国宾护卫队。此后,该条令在全国范围内被效仿并广泛应用实施。一时间,禁限摩条令犹如一层浓雾笼罩着全国200余城市。  相似文献   

18.
说起摩托车,我可算是个超级车迷了。我对摩托车的感情用“痴迷”来形容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不管它是一辆怎样的车,只要是摩托车就能使我为之心动,而大排量摩托车更是让我心仪已久。在我们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西部小城里,很难见到超大排量的摩托车。一次我正在吃饭,一位摩友突然打电话来说:“快来,××车行里有一辆雅马哈1300旅行车。”我一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左宗申出席大会,并向大会提交了3份提案。在提案二中,左宗申结合现实情况,再次针对禁限摩政策引发的问题和弊端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行业发声。现行禁限摩政策引发的问题(一)受各地禁限摩影响,中国摩托车市场需求持续萎缩,自主品牌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生存压力极大,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20.
高亮 《摩托车》2010,(5):92-93
<正>虽然近年来受全国各地禁限摩政策的影响,摩托车行业一直艰难地在逆境中求生存。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未来国内的摩托车消费群体多集中在80、90后的新生代。他们渴望张扬个性,展现自我。摩托车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多的则是承载着他们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通过改装来体现自己的个性。正是这种打破传统的趋势为摩虽然近年来受全国各地禁限摩政策的影响,摩托车行业一直艰难地在逆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