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重要度分析法在区域公路网布局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采用重要度分析法对区域公路网布局优化,即确定各节点,计算节点重要度值,划分各节点类型,获得路网的路线布局。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用于计算公路网节点重要度的方法主观性较强,本文提出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属性约简并结合合理变权的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测算方法。根据粗糙集理论强大离散数据处理功能,挖掘影响公路网节点重要度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定量分析节点属性重要性,并确定属性的权值,同时采用变权综合决策的方法来计算公路网节点重要度,进而有效地避免常权在实际应用中忽略了准则之间的重要程度因方案准则的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这一不合理现象。以苏州地区公路网为例,并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计算公路网节点重要度,并在处理多节点、影响因素筛选及动态确定权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主成分分析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现有公路网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路网综合评价的新思路。主成分分析法以适当的主成分综合原始指标的信息,克服原始指标中存在的相关性等不良倾向;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公路网的综合评价值,有效避免了常用评价方法在权重确定中存在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并给出应用实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公路网规模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网"量"的总体需求,是公路网发展目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网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公路网规模预测方法中存在缺乏节点层次需求分析,容易造成因节点特性平均化所引起的路网规模预测过大或过小问题,提出了基于累计重要度确定路网规模的方法。累计重要度法是在计算节点重要度、路段重要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路段累计重要度与路网总里程之间的关系,预测路网总规模,弥补了传统预测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主成份分析法计算节点重要度,既能全面地涵盖每个指标的信息,又消除了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对重要度区位联合布局法进行完善,克服了传统的节点重要度模型权重确定相对主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缺乏统筹考虑的缺点.应用于江苏省综合运输通道布局研究,对江苏省所有县级及以上节点进行节点重要度评价分析,案例...  相似文献   

6.
王琦 《东北公路》2003,26(2):132-133,72
在介绍主成份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公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方法中存在较强主观局限性的弊病,提出了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建立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并结合辽宁省公路网规划实际进行了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市域干线公路网的特点,在节点重要度法的基础上引入交通区位法的合理之处,将两种布局方法融合一体提出适合市域干线公路网规划的操作方法。着重论述重要度联合区位法的基本原理和市域干线公路网规划两路交通区位分析,并提出了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多级模糊评判法在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总体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实现对评价指标的选取,运用模糊统计方法确定非定量指标的隶属度,而对于定量评价指标隶属度值,则按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分别加以确定,运用频数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建立公路网规划方案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9.
如何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交通是关键,而在旅游交通体系中,公路交通则是关键.总结当前中国旅游发展现状,以核心-边缘理论结合节点重要度法,通过城市旅游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建立城市对外旅游公路网、对内旅游干线公路网及景区支线旅游公路网3级网络,对城市旅游公路网布局进行研究.最后,对平山县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亲和力传播聚类在市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京帅  杨得婷  孙正一 《公路》2015,(2):145-150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传统的公路网节点重要度聚类方法因各指标求和而削弱节点差异性的弊端,引入亲和力传播(AP)聚类算法对节点指标的主成分进行聚类,并转化为真实指标下的聚类结果,根据交通量预测及节点聚类结果按需布设公路线路。以某市公路网规划作为研究实例,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公路网规划方案改善了研究区域当前路网的运行质量,并在规划年份能够与运输需求的增长相匹配。  相似文献   

11.
李海军  裴华 《公路》2012,(4):173-176
在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中,枢纽的选址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区域公路运输系统的重要因素。结点重要度分析是定量描述区域内各结点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为规划布局提供依据。将结点重要度理论引入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根据提出的相关指标应用结点重要度分析对枢纽布局备选点逐步筛选,最终确定最佳站址,从而指导运输枢纽的布局。所阐述的方法在部分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公路网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一步分析复杂公路网中线路的重要程度,采用对偶拓扑方法,将公路路段按照路名抽象为节点,将交叉口抽象为网络边,对实际公路网进行拓扑结构转换;通过构建网络可靠性指标,应用复杂网络节点度、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以及连通可靠性指标评价区域公路网结构特征,并给出基于模糊聚类的公路网等级划分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对偶拓扑方法,应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公路网结构特征研究,可从连通性、中心性、中间性和可靠性等多个角度反映线路在公路网中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公路网络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可达性是公路网规划方案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由于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等不同,国内外在可达性的定义及模型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以公路网络的可达性为研究对象,首先剖析了结点的交通需求、结点层次以及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对可达性的影响,进而对现有可达性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综合考虑结点的交通需求、结点层次以及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这三个因素,以结点间最短路线长度和最短出行时间以及结点重要度为变量的公路网络可达性模型。  相似文献   

14.
马壮林  廖业腾  郭晓程 《公路》2012,(3):157-161
在分析公路客运运输枢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公路客运量、交通区位条件和城市等级作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节点重要度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79个公路客运运输枢纽进行分类分级研究,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而提出4个层级结构的公路客运运输枢纽分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路基边坡问题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汪益敏  陈辉 《中南公路工程》2004,29(2):51-53,57
总结和分析现有路基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中自然历史分析法、工程类比法、图解法等定性分析方法,刚性极限平衡分析法、有限单元法、离散单元法、块体系统连续变形分析方法、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流形元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以及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等非确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对路基边坡设计理论与工程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结构的连通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公路网的连通度评价指标反映了网络中各节点的连通状况,体现了网络的结构特征。本文分析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结构的特点,评述现有的公路网连通度评价指标,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路网加权模糊连通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有效体现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结构评价中存在的节点重要度的差异性和线路连通度的模糊性。最后给出计算示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2010年某省公路网OD调查,对公路网OD数据获取方法及数据处理分析等进行系统研究,阐述了公路网OD获取方法机理,分析了轨迹分析法和异常数据处理等数据处理方法。基于此,结合公路网ArcGIS地理信息平台开发数据处理程序,最终生成全省公路网OD表,并对OD调查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AHP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嘉  张翊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2):51-53,72
根据公路网规划评价系统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特点,从技术、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评估远景公路网规划方案的方法,该方法使用AHP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模糊指标进行评定,结合加权综合型算法,最后得到各个方案最终评定值。  相似文献   

19.
事故树分析法在公路隧道防火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火救灾已成为公路隧道防灾减灾的重点工作,通过引入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法,建立公路隧道火灾事故树,从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3方面,找出公路隧道火灾的主要成因,并由此提出公路隧道防火救灾对策。实例分析表明,事故树分析法能够对引发公路隧道火灾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作出系统、全面的阐述,并能为公路隧道防火安全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