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确保民航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与效益,本文对民航危险品运输特点以及危险品运输中仓储环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民航危险品运输仓储风险因素,提出了民航危险品运输仓储的风险管理措施,希望该研究能够为民航危险品运输仓储环节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货代企业的职能按照原外经贸部的规定和操作实践,货代企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以自己的名义,承办海运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包括:揽货、订舱、仓储、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国际多式联运、结算运杂费、报关、报验、短途运输服务及咨询业务,收取代理费或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12,(9):192-192
中山市港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一路3号,是中山市最具规模的以国际国内货物和集装箱水陆路运输、港口装卸、仓储、国际货代、修造船为核心业务的物流型企业之一,是中山市流通龙头企业、国家AAAA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4.
建立统一的货运代理企业责任承担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彤 《集装箱化》2004,(12):34-35
货运代理企业依其从事的业务范围不同,法律地位也不同。概括地讲有两种身份:第1,以代理人身份参加运输。此时,货运代理企业主要是以进出口商的代理人的身份完成对货物的装卸、储存、报关、验收等业务;第2,以当事人身份参加运输。首先,货代企业可以作为无船承运人(NVOCC)从事签发运输单证,收取运费,履行运输合同的行为。此外,货代企业可从事多式联运经营、仓储经营和第三方物流经营等业务。  相似文献   

5.
危险品运输是民航重要的业务内容,但是由于危险品自身往往存在不稳定的特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针对相关情况,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急管理,事关民航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分析了危险品航空运输应急分类,以及现阶段我国民航危险品运输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民航危险品运输应急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该研究能够为民航危险品运输应急管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林松  陈世英 《水运管理》2006,28(2):10-12
分析目前绝大多数物流领域投资企业局限于传统的货代、仓储和运输业务,并没有成为真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因,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内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的情况,分析港口运输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必要性、课程的特点和定位。探讨港口运输类专业“危险品运输”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国内沿海的省际成品油运输市场经营者和船舶运力快速增长,过度竞争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为此,当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对国内沿海成品油运输市场进行调控,作为连接内陆和沿海的重要通道,珠江的内河省际液货危险品运输情况又是如何?是否需要相应政策的扶持?为此,珠江航务管理局对珠江内河省际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本刊特邀此次调研的参与者——珠江航务管理局运管处谢仲健为本刊撰文《珠江液货危险品运输何去何从》,通过该文,我们将对整个珠江流域的危险品生产、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运力状况以及市场走势有一个全盘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董娜 《集装箱化》2001,(10):24-26
货运代理企业不是供应链中的节点,它只是服务于供应链.但是它的存在能使货主(或进出口商)与供应链的其他节点(运输、仓储、保管等)联接密切,同样也能使货物在供应链上顺畅流动.它与所服务的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相互连接,也同样形成一张网.只是货代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不存在货物的供求关系,只是服务的供求关系,因此可以将这种关系网称之为"服务供应网".服务供应网的管理理念类似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因此货代企业在经营业务过程中可以借鉴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例如双赢思想、业务外包以及ECR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孙家庆 《集装箱化》1999,(11):26-27,29
1995年6月29日由外经贸部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及其随后于1998年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对我国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经营范围等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对于明确我国国际货运代理的性质、法律地位、责任及其权利、义务,加强对我国货代业的治理整顿和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将其“管理规定”及其“细则”有关货运代理的概念、经营范围条款的规定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其内容不仅相互存在矛盾,而且与目前我国国际货代的实际业务不相符合,由此引起了理解上的混乱,也增加了在实践中对货代业是否违法经营等方面管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