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动态轨道衡系统的波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形分析是动态电子轨道衡常用的理论调试工具,本文对动态电子轨道衡的波形分析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具体解析,对轨道衡的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柔性索结构一般计算理论,运用抛物线理论对悬索结构受力状况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通过在大跨度缆索吊机的工程实例中应用,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糊可靠性(PROFUST)理论对电动转辙机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用故障树判明基本故障,确定其故障原因与影响的逻辑关系,进一步验证了应用模糊可靠性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比常规可靠性分析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实体单元对吴忠黄河大桥悬臂施工过程各阶段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并将监测截面上各测点的理论计算结果与采用光纤应变传感器实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箱梁设计理论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板结道砟断裂的形态分析和力学分析,阐明板结道砟断裂时中间、径向裂纹及侧向裂纹长度与凿入荷栽的关系.基于以上理论分析,结合BC2型扒砟车的破碎装置,对冲击荷载作用下道砟板结块断裂情况进行实例分析,对破碎深度、轨枕之间设计间距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钎杆刺板对板结道砟破碎效果的影响.此外,通过对破碎前后板结块强度对比,研究破碎对板结道砟在扒砟过程中产生的扒砟阻力降低程度的影响,目的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处理类似问题的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气化铁道牵引网谐波电流放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传输线等效理论基础上,根据牵引供电系统等值电路,对牵引供电系统中的谐波电流放大以及系统的谐波谐振进行了理论推导。采用某电气化铁道典型数据对牵引网中的谐波电流放大现象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上述仿真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基本吻合。通过理论推导以及仿真分析得出了牵引网长度、机车位置以及牵引网的不同位置处等因素与牵引网发生谐波电流放大的关系,可以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电流放大以及谐波谐振现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与《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计算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及对采用的计算软件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和选取。结合石太客运专线桥梁具体工点,分别采用两种理论进行计算并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使《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报批稿)计算理论在石太客运专线桥梁抗震设计中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应用。石太客运专线桥梁抗震设计采用“报批稿”计算理论后,由于地震力变化比较大,对原设计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确保桥梁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既有新长线路基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出现的病害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路基病害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并结合病害整治实践,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S—2 型枕的不足之处,以轨枕设计方法及预应力设计理论为基础,对所设计的改进Ⅱ型枕的承载力及应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的时变分析有限元法,对城市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收缩徐变变形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动车组整车和零部件等产品的不同特点,按照不同车型、不同产品、不同运用条件、不同故障后果和不同置信度要求等分类评估的原则,研究动车组产品的可靠度评估方法,包括可靠度置信下限评估方法和故障率置信上限评估方法;以提高验证效率、效益为目标,从最少验证样本、最短验证时间、最低验证成本的原则出发,研究无故障状况下动车组可靠度和...  相似文献   

12.
分析新版欧洲铁路功能安全系列标准草案与现行系列标准之间的关系,介绍新版欧洲铁路功能安全系列标准草案的构架与主要内容。从生命周期模型及裁剪、风险评估、技术措施、功能安全完整性、职责和能力、安全保障及提交物等方面,详细叙述新版欧洲铁路功能安全系列标准草案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3.
铁路局现车管理和货车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铁路计算机生产网络布局、运输生产力布局和车站信息系统建设状况,根据铁路局、运输站段对现在车管理和贷运监控、追踪的需求,介绍系统的设计思路、信息集成和实施方案以及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技术特点,给出了系统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通过对深惠路既有立交、桥梁、路面等道路设施的利用、拆迁条件、地铁共线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改建方案路线平、纵、横及立交方案的研究,对深惠路改建控制条件、总体设计原则及主要方案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本项目以立交利用、地铁共线影响、减小拆迁为改建总体设计主要控制因素。总体设计方案结合道路功能定位的转变,横断面采用两块板形式;充分利用原道路较高的技术标准,灵活确定平面线位;纵断面设计严格控制填挖高度,以利于与周边环境衔接;立交设计充分结合周边路网的完善,合理确定立交功能、服务等级和改建方案。  相似文献   

15.
铁路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一般分为施工期与运营期两个阶段。施工期主要体现在占地、扬尘、噪声、振动、废水、固废等对动物栖息地、视觉、呼吸、听觉、震感的影响;运营期则体现在列车灯光、噪声、线路阻隔等影响要素对动物夜宿、栖息地声环境、飞行的影响。不同动物种类个体,由于其生态特征不同,所受影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标准高,技术、质量要求严格,需要对桩基工程质量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高检测质量与效率。研究结果:从影响基桩质量检测结果的技术人员素质、方法选择、过程操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较合理地解决基桩完整性检测常见问题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南梁牵引变电所地理条件,通过对所内配电装置不同型式和布置方式的选择,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取了最优性价比的布置方案,尤其是110 kV侧采用GIS特殊布置的方案,使得该所占地面积小,布置紧凑、美观,运行安全、可靠,用户满意,并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铁路桥梁水下墩台基础存在的常见病害,在总结水下检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铁路桥梁水下检测的内容归纳为外观检查、结构测量、地形地貌、水文检测、无损检测和振动测试6个方面,并阐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根据检测内容的必要性和检测设备的发展水平,将检测内容又划分为一般检测项目和专项检测项目,并通过一般检测项目的典型案例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铁路桥梁水下墩台基础检测技术为水下墩台基础的安全评估奠定了基础,补充并完善了铁路桥梁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铁工程管理里程跨度大、行车调度难、安全监控视频缺失、安全生产预警预控难、全过程管理易缺位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BIM的融合通信技术对轨行区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阐述BIM技术与通信技术特点,提出基于BIM融合通信技术的轨行区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目标、设计及开发方式。该平台在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进行实践应用,提升了隧道内无线通信的稳定性,解决了隧道内设备的防振、防水、防潮以及网络传输无中断等问题,可实现BIM平台派工信息的实时同步以及平台移动端办公。  相似文献   

20.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列车组织的信息资源共享,把多个工种各自独立的作业信息进行整合并加以控制,达到消除隐患、提高作业效率、使作业环节信息透明、促进列车组织工作优化的目的。同时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各种功能、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