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贝氏体钢轨及贝氏体辙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选择、精炼、精轧及稳定化处理,制成60AT贝氏体钢轨,再加工成贝氏体道岔尖轨。通过对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性能的检验可知: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全断面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并且强韧性配合非常好;贝氏体道岔尖轨强韧性指标明显地优于珠光体道岔尖轨,同时不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就可以保证全断面具有高且均匀的硬度。通过大秦线的铺设试验可知:贝氏体道岔尖轨无严重的剥离掉块等疲劳伤损;耐磨性能相比珠光体尖轨具有明显优势,使用寿命约为珠光体道岔尖轨的2倍。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道岔尖轨制造工艺中,国外用特种断面钢轨整体热处理后,再加工成尖轨;国内用成型尖轨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两种工艺各有利弊。本文介绍了道岔热处理采用道岔尖轨非工作面预留,轨底预热和轨头加热相结合的新工艺,降低了轨头与轨底的温差,解决了尖轨热处理过程中上弓变形大、尖轨小断面热处理质量不稳定、与基本轨密贴差的技术难题。道岔尖轨性能指标达到了客专道岔尖轨热处理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高速客运专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超长无缝线路在冬夏季温差较大时,极易造成道岔尖轨的刨切处至辙跟 之间形成向线路内侧弯曲的现象。文章介绍尖轨侧弯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开发贝氏体钢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重载铁路对路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而我国现使用的钢轨抗拉强度最高为1100MPa,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开发研制新一代钢轨迫在眉睫。我国使用的钢轨一般为珠光体钢轨,其机械性能开发将近极限,尽快开发贝氏体钢轨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1国内外贝氏体钢研...  相似文献   

5.
直线尖轨道岔与曲线尖轨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治平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0):15-16,19
详细阐述60kg/m 9号直线尖轨道岔与曲线尖轨道岔的特点、使用中存在的利弊及其对运营的影响,从性能、经济、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性价比分析,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以满足运营要求为前提,而且从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不同需求方面,对道岔选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万安站位于太原分局管内介西支线上,北接孝西方向,南通南同蒲线义棠站和介休站。既有线路Ⅱ道为联络线,通往南同蒲线下行义棠侯马方向;Ⅲ道为介西正线,通往南同蒲线介休、榆次方向(见图1)。万安站一介休站最大上坡道为9.4‰,介西线上行通过万安站为弯进直出,限速为45km/h。为满足上行牵引定数4000t货物列车的运行,决定对万安站北咽喉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铁路局管内铁路绝大部分穿越风区戈壁、冰山沼泽地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冬季大雪降温天气最低温度可低于零下30℃,会使铁路道岔积雪结冰,发生冻结,影响车站列车接发和调车作业,甚至造成铁路枢纽严重堵塞。研究应用可直接安装在基本轨、尖轨上的电热元件RHT装置及相应的隔离控制系统,进行融雪及冻害处理试验和测试,达到了理想的融雪效果,能够保证铁路线路畅通。  相似文献   

8.
道岔钢轨件采用的先喷风后喷雾的热处理方式、操作员手动变速进行全长热处理的方式严重影响道岔钢轨件的热处理质量.本文对目前道岔钢轨件的全长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创建了新型道岔钢轨件热处理方式及监控系统.采用全喷风冷却代替目前的先喷风后喷雾热处理工艺,避免了热处理过程中出现马氏体组织的风险,提高了热处理的整体质量水平.采用自...  相似文献   

9.
王子舒 《中国铁路》2022,(8):186-194
通过分析道岔异型钢轨跟端加长600 mm产品结构,经技术对比确定采用4个工位整体模具进行热锻成形。通过设计初步4个工位热锻模具结构,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整个热锻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优化模具结构并指导确定工艺参数和实际生产。设计自动上料系统、四轴联动系统以及下料系统等,使压力机、加热系统以及自动上下料系统数据互联,最终实现钢轨热锻成形生产过程全自动控制,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阐述贝氏体尖轨在国内铁路企业的应用情况,通过技术分析可知其具有优良的强韧性配合、抗接触疲劳性能优异,能满足铁路货运重载发展的需要,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尖轨的轨高是影响轨道结构振动与变形、列车运行安全性、平稳性及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的重要参数,而尖轨轨高的测量基准则是检测尖轨轨高正确与否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尖轨轨高测量的第一测量基准与第二测量基准,假定车轮与钢轨均为刚体,以尖轨轨高之间的高差和以轨轮接触关系为依据计算得出机车车辆在垂直方向的位移作为2种评价指标,对尖轨轨高的测量基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测量尖轨轨高时,采用第一测量准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国内首次自主研发的三开组合道岔结构复杂,制造加工难度大,可实现两条横向与两条纵向并行线路之间的分别连接及转向,是轨道交叉口迫切需求的一种道岔形式,其应用前景极其广泛。道岔整体平面布置依照轨道走向需求进行设计,相邻道岔中心的合理间距为6.05 m,在满足机车安全有效运行和道岔结构完整可靠的同时,使得道岔的整体长度达到最小,可最大限度地节省道岔占地空间,提高场地的利用率。道岔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4组转辙器、16颗合金钢辙叉及多种零配件,分为第1转辙器区、第2转辙器区、复合辙叉区、中间菱形区、尾部菱形区等5部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地展开,在国铁受到冷遇的小号码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选用小号码道岔,可以节约土地用量,降低地铁建设成本,同时也迫使地铁车辆段的选址逐渐远离闹市区。广州地铁5号线道岔是全国最小号码的道岔,以此为例介绍了道岔的设计应用和维护。合理地选用小号码道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轨底坡作为道岔的主要参数,直接影响钢轨使用寿命,结合30 t轴重重载道岔研究需要,对轨底坡进行系统研究。针对重载线路道岔鱼鳞纹、掉块、肥边等病害,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对25 t轴重货车通过不同轨底坡道岔时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轨底坡增加,横向轮轨力、接触应力和安全指标,导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长期观测结果显示,采用1∶20轨道坡的试验道岔,导曲线钢轨光带居中,未见伤损。  相似文献   

15.
李晓光 《铁道建筑》2020,(1):125-128,152
60N钢轨18号无砟道岔在京沈客运专线喀左站进行了试铺,通过预打磨试验、联调联试道岔动力学性能测试及开通后服役性能分析,验证其在高速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60N钢轨道岔可实现与区间60N钢轨的匹配,与60 kg/m钢轨18号无砟道岔预打磨相比减少打磨工作量60%以上,打磨质量更容易保证;综合检测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60N钢轨18号无砟道岔时,安全性、平稳性、舒适性和道岔结构动力学等指标均满足列车运行要求。与60 kg/m钢轨18号无砟道岔列车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对比表明,构架脱轨系数和轮轨横向力峰值有所降低,其他动力学指标基本相当;60N钢轨18号无砟道岔服役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轨服役性能良好,无明显磨耗及伤损情况产生。  相似文献   

16.
青岛现代有轨电车梳子型道岔是国内首创,其道岔布置形式、线型设计、结构设计较为新颖。线型布置打破常规道岔布置形式,相邻分支线路道岔中心的距离小于相同号数道岔的全长;道岔结构设计具有创新性,由1个普通双尖轨转辙器、多个单尖轨转辙器、多个复合型辙叉、1个双曲线辙叉组成。为今后现代有轨电车道岔设计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也可供站场道岔布置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列车过岔有限元模型,利用轨道振动微分方程原理,定性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中不同轨下刚度和列车速度在道岔辙叉区对轨道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心轨尖端、心轨跟端及辙叉区共用垫板中心等特殊部位处的轨道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列车速度的变化对钢轨最大竖向加速度和岔枕最大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大;而辙叉区轨下刚度的变化对钢轨最大竖向位移、岔枕最大竖向位移及岔枕最大竖向加速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跟端不同形式对尖轨转换计算的影响问题,基于变分形式的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尖轨转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尖轨跟端形式对尖轨转换的影响规律。结论是不可更换尖轨平直接头焊接形式的尖轨跟端稳定性最好,但转换较困难;可更换尖轨带卡槽斜接头形式的尖轨,结构稳定性较好,但转换也较困难;可更换尖轨斜接头形式的尖轨,稳定性较差,但转换最容易。选用不同的尖轨跟端形式需配置不同功率的转辙机才能满足尖轨转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小号码道岔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号码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占据主力市场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号码道岔设计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合理地选择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和线型 ,合理地计算其轨距加宽及解决自身的构造加宽问题。小号码道岔跟端应当向弹性可弯方向发展。小号码对称道岔需要重新认识并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20.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了4组60kg/m对称道岔,在国内尚属首例。文章阐述了对称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普通单开道岔与对称道岔对车站规模的影响及对称道岔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信号系统对列车进入停车线的安全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