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NG加注趸船配置顶出液、潜液泵内置储罐,根据《液化天然气燃料水上加注趸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将引入一种全新LNG加注趸船建造模式,提升水上加注系统安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江苏船舶》2016,(5):1-7
LNG(液化天然气)-燃油合建加注趸船是同时具有燃油和LNG加注能力的水上加注站,可为LNG动力船舶提供LNG和燃油双燃料补给。通过对该类船舶的LNG系统、燃油系统、防火及灭火、危险区域控制、监控系统等关键性问题进行的技术研究,提出了各系统的设计特点和设备选型原则,并以200 m~3LNG-柴油合建加注趸船为例设计了船型方案。  相似文献   

3.
范洪军  王曦  齐奎利 《船舶工程》2019,41(4):119-124
内河LNG加注趸船是我国提出并得到实际应用的一种新船型,其适用于长江、珠江等季节水位高差变化较大的天然性水域。本文采用水动力数值分析方法,针对一艘典型的江中型LNG加注趸船,研究分析了三种不同吨级LNG动力船旁靠系泊加注趸船进行补给作业时,在风、浪、流载荷联合作用下,两船旁靠系泊水动力安全问题,并给出了三种不同吨级LNG动力船旁靠作业的限制环境条件建议值。研究结论可为实际工程操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内河LNG加注趸船是我国提出并得到实际应用的一种新船型,适用于长江、珠江等季节水位高差变化较大的天然性水域。采用水动力数值分析方法,针对一艘典型的江中型LNG加注趸船,分析3种不同吨级LNG动力船旁靠系泊加注趸船进行补给作业时,在风、浪、流载荷联合作用下,两船旁靠系泊的水动力安全问题,并给出3种不同吨级LNG动力船旁靠作业的限制环境条件建议值。研究结论可为实际工程操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饶慧  张晖 《造船技术》2014,(6):20-25
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趸船是一种新型的LNG动力船燃料水上补给方案。加注趸船的火灾以自救为主。为了对LNG加注趸船的火灾风险进行控制,总结了LNG火灾的特点及其对人员及船上结构和设备的危害,提出了围堰、耐火结构、功能分区及水雾、水幕、高倍泡沫覆盖保护等火灾控制措施和热辐射隔挡措施,给出了固定式化学干粉灭火系统、固定式甲板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的配备建议。  相似文献   

6.
LNG燃料船采用趸船加注的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NG燃料船在内河水域采用趸船加注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为有效评估趸船作业中的风险,选定一艘内河LNG加注趸船,对其为一艘1万载重吨运输船加注过程开展了定量风险评估。依据评估流程,依据危险源辨识结果筛选出高危场景,同时依据国际权威数据库对高危场景进行概率分析。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模拟高危场景后果,确定安全距离,并计算各场景的个人风险值。依据国内公认的风险接受准则,画出作业区域个人风险等值曲线并确定作业安全距离,保障趸船LNG加注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长江第一座水上柴油—LNG趸船式加注站在中长燃芜湖新沟黄兴圩水上服务区正式落成并投入营运。据悉,这是交通运输部水运行业应用LNG首批试点船,更是国内首艘"油气合一"加注趸船。该加注趸船由长航重工长江船舶设计院研究设计,船长90 m,型宽16 m,一次可储存LNG 500 m~3、柴油180 t。与65 m油趸连接后,加注站靠泊长度达到160 m,燃油  相似文献   

8.
槽罐车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充装操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配套船舶LNG燃料加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槽罐车对双燃料船LNG储罐加注操作方法,对船用LNG储罐的吹扫及预冷、首次充液、船用LNG储罐的应用及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进行了介绍说明,为类似地区槽罐车和气趸船对双燃料船舶加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LNG输送管道内静电的形成原理,从静电防护的角度出发,阐述LNG加注过程中由于静电的作用对输送管道的内径、长度和管内流速的限制要求。参考国内外关于燃油类产品安全流速的有关规定,提出适合LNG加注需求的输送管道内径和流速的约束条件,给出LNG加注趸船管道静电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京杭大运河200 m~3LNG加注趸船的主要设计依据以及LNG储蓄系统和稳性状态,根据实际停泊区域、工作功能确定了主尺度与总体布置、型线和结构形式,基于船舶用途和安全考虑,对舾装(定位、消防、救生等)进行合理设计。目前该船图纸审查完毕,正在投标建造阶段,建成后将成为京杭运河首条可以为往来船舶加注LNG或0号船用柴油的加注趸船。  相似文献   

11.
根据行业发展需求、用户反馈意见和中国船级社在液化天然气加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趸船规范(2017)》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主要修订如下:(1)根据业界和现场经验反馈的建议,对于加注趸船的入级与检验、液化天然气燃料(LNG)系统相关的船用产品持证要求、消防、系泊和锚泊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11月8日,武汉南华黄冈江北造船有限公司中标中石化长江燃料公司LNG(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新船总长90米,设计水线长88.8米.型宽158米.型深3.2米,吃水165米,肋距06米,入CCS级。船级符号为CSAD.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看点:武汉南华黄冈江北造船有限公司承建LNG加注趸船,将为实现长江流域节能减排,降低运输成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造船》2015,(2):99
长航重工青山船厂建造的长江上首艘LNG加注船日前正式投入使用。该船作为交通部水运行业应用LNG首批试点船,也是国内首艘"油气合一"加注趸船,这是青山船厂服务我国"气化长江"绿色航运战略的重要突破。据了解,此LNG加注船长90米,型宽16米,一次可储存LNG 500立方,柴油180吨,通过与一条65米油趸连接后,靠泊长度达到160米,可以同时为两条万吨级的船舶,提供燃油和LNG加注,燃油年供应能力将超过2万吨。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内河加注LNG燃料趸船的应急电源、照明和照度、相关电气测量和报警、探火和报警系统、警示灯、视频监控系统和通信的特殊要求做出分析,提出设计、审图、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15.
梁斌  郑坤  周毅  李萌  张海涛 《船舶工程》2021,43(1):23-27
按照DNV GL规范和指南,采用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SC. Patran并结合DNV GL开发的新一代规范计算软件Nauticus Hull V.20和有限元计算软件Genie,以某大型LNG运输加注船中间货舱和第1货舱结构作为评估目标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DNV GL规范,对部分高应力区域也进行细化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甲板气室开口区域和止浮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第1货舱舷侧外板需要加强,研究结果对今后中小型液化天然气船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7日至19日,第31届休斯顿天然气展(Gastech)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举行。展会吸引了来自100个国家的700余家参展商、360位宣讲嘉宾、3500余名行业代表及35000名专业观众参加。中国船级社(CCS)应邀参加此次展会,展会上CCS全面展示了水上LNG产业链的技术成果和服务能力,包括液化气体运输船、LNG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LNG燃料动力船、加注船、加注趸船、船对船过驳、加注操作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针对内河加注LNG燃料趸船的应急电源、照明照度以及相关电器测量报警等电气设备特殊工作要求展开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提出了电气设备的设计、审图以及检验工作要点,有效提高电气特殊设备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大型LNG燃料船舶的LNG加注量大,为了减少靠港时间,需要考虑在LNG燃料在港加注的同时进行船舶装卸货操作。以一艘10 000 m3 LNG加注船对一艘18 000 TEU LNG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在港加注为研究对象,基于失效频率分析拟定了4个LNG泄漏场景,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ACS分析了LNG泄漏后的可燃气体影响范围,最终得到了一个矩形危险区域,将此危险区域范围之外的区域作为LNG燃料加注与装卸货同时操作的安全区域。研究表明,LNG燃料船对船加注与装卸货同时操作的安全区域设定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设计和作业条件将有不同的安全区域,在该类问题分析中,不能忽视LNG加注软管泄漏和加注船液货舱安全阀排放两种场景。  相似文献   

19.
蒯晶晶 《船舶工程》2021,43(6):35-38,102
加注系统是将LNG燃料从存储设施输送到LNG动力船储存舱的设施,为保证LNG加注效率和加注安全,以20万吨级双燃料散货船为研究对象,研究LNG加注系统原理,并在船上合理布置了 LNG加注站,确定了加注总管的尺寸,分析了相关的消防系统和控制系统,为后续其他大型LNG动力船的加注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内河LNG岸基加注站设计与建造中,岸基到水面的LNG输送是LNG输送系统的主要功能,考虑不同地理环境的水位变化不同,受注船舶离岸基式LNG加注站的距离通常较远,将LNG从岸基输送到受注船舶时如何保证一定的加注速度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通过计算分析,针对内河流域、近海LNG燃料动力船的加注要求,研究了LNG加注系统管路特征,为LNG岸基加注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