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跨国企业AP-Moller集团在上海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沪东公司以建成国际一流的集装箱码头为目标,于2003年2月18日投产试运行,当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5万TEU,200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9万TEU。良好的业绩需要科学的管理为基础、精良的装备作保障,而吊具作为集装箱装卸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装卸机械的作业效率。为此沪东公司工程技术部专门成立了吊具组,针对各类吊具的使用及维修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钱向劲 《中国船检》2007,(12):44-44
深赤湾(000022)位于深圳港西港区,主要从事集装箱、散杂货的港口装卸、仓储、运输及其他配套服务。是深圳西部港区最主要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之一,2006年集装箱装卸业务提供的利润占总利润的86.8%。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南山集团,持有股份公司57.51%股权,而南山集团第一大股东为招商局,持有股权36.52%,此外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在深圳港区以及大陆其他地区投资大量码头,因此公司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费名申 《集装箱化》1997,(2):22-23,33
集装箱及其运输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集装箱箱体本身外,还需有一系列装卸、搬运等配套设备及组织管理措施;不然,集装箱到达港口、车站后,会出现卸不下、装不上、拉不走的现象。随着国际贸易和国内运输的不断发展.为使集装箱要好地适应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更好地实现与各种装卸搬运工具的协调配套.集装箱必须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促使集装箱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化》1995,(3):27-27
俄罗斯远东太平洋地区港口东方港已将其集装箱码头私营化,并自去年10月起,由港务局与美国海陆公司和英国东方半岛集装箱船公司的澳大利亚子公司合资组成“东方港国际集装箱服务公司”,租期为25年。该公司投资840万美元进行装卸系统和作业程序现代化,扩建铁路设施,并采用新的人员培训和生产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5.
《水运工程》2007,(12):107
秦皇岛港新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揭牌仪式日前在秦皇岛隆重举行。这家由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大连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三家联手,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是大连港继锦州新时代集装箱码头后,在周边港口投资的第二家合资公司。  相似文献   

6.
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由苏州远太国际城开发有限公司与中远集团旗下的香港马萨海卢贸易公司合资组成,是集港口装卸、仓储、运输于一体的运输服务企业。其所拥有的集装箱码头由中远集团和江苏省共同开发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组合港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12月18门开港,1999年9月,经国家海关总署批准为长江内支线运输中转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引进外资,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给一些行业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港口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吸引外资建设和经营港口码头成了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建立于1987年12月5日,是由南京港务局与美国英塞纳码头公司共同组建的中美合资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由此兴起了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经营高潮。紧随其后的天津港与挪威布吉尔航运公司合资改建了250米左右岸线的杂货码头;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广东港口相继出现了好几个合资集装箱…  相似文献   

8.
1 集装箱公司发展的现状 目前,天津港集装箱公司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来自于国际市场,外国的海运公司将加大投资力度在国内合资经营或兴建码头,对公司货源形成竞争;二是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国内兄弟港口发展的速度较快,我们与上海港、深圳港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广州港、宁波港、大连港与我们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其他周边港口也看好集装箱运输这个市场,纷纷投资建设集装箱装卸设施,大家争夺有限的货源;三是局内各公司的内部竞争,新增航线不多,集装箱没有新的增长点.第一港埠公司和东方海陆集装箱公司生产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二港埠公司、第六港埠公司进行集装箱码头泊位的改造,即将增加设备,形成多家公司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化》1995,(3):9-9
上海港于1993年初与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合资经营上海集装箱码头后,原上海港张华浜集装箱装卸公司进入合资公司的人员只有15%。如何解决富余的3400多名职工的出路?该公司在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先后把车间、行政科、修建队、供应科办成经济实体,分别成立了8个“三产”企业,使富余人员就地消化,目前都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陆永林 《集装箱化》1994,(8):4-5,27
自从国际标准化组织集装箱技术委员会(ISO/TC104)确定了集装箱的国际标准以来.国际集装箱运输和世界集装箱生产迅速发展。由于具有集装化的优点及独特的运输和装卸方式,因而集装箱在其它领域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上海华海集装箱制造公司在生产国际标准集装箱和特种规格箱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6月15日,中远太平洋购入营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50%股本权益。中远太平洋将以自有资金收购该项权益。6月17日,中远太平洋与镇江港务有限公司和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签署合资协议,合资组建镇江金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共同经营和管理镇江港集装箱码头。中远太平洋持有该合资公司25%股权。中远太平洋认为收购营口集装箱码头公司将为中远太平洋在迅速发展的渤海湾地区拓展集装箱业务提供良机,并将进一步扩大本公司在当地的码头占有率,完善本公司码头业务网络。而参股镇江港集装箱码头合资项目,将有助于完善码头网络分布,也可以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发展,为集装箱运输提供服务的起重运输(以下简称处理)设备也在不断地发展。自从Hyster公司1959年售出了第一台可用于集装箱处理的叉式装卸车之后,集装箱叉式装卸车(以下简称叉车)作为机动灵活的集装箱装卸设备,一机就可完成装卸、水平搬运和堆码作业等  相似文献   

13.
李向东 《集装箱化》1995,(5):4-7,20
福州港务局集装箱公司的装卸生产已完全达到了机械化装卸的水平。集装箱从船舶到堆场、从堆场到船舶的水平搬运和垂直搬运的全过程都是由各种集装箱装卸机械完成的。但拥有现代化设备不等于企业就获得了效益.更需要与之配套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否则不但出不了效益.严重时连投资也收不回来。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集装箱码头设备更新的合理投资问题,在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平均单船装卸效率的基础上建立了集装箱码头设备更新投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以某集装箱码头设备更新投资方案的优化为实例对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考虑投资的成本和效益,对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投资进行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能够在兼顾码头实际投资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全局搜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1 传统集装箱托盘承载系统 随着集装箱技术的发展,集装箱自身的运输和装卸已变得非常方便、快捷、标准化,而集装箱内货物的装卸也在追求方便、快捷、标准化,经过多年研究实践,集装箱内托盘化货物装卸已被行业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成长 航运市场风云变幻,战略决策至关重要.1996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挑起了发展营口——这一东北大港建设的重任,选择辐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内贸经济发展的营口港作为合作伙伴,合资成立码头公司.2004年,公司整体由营口港三期工程搬迁至营口港51#、52#泊位.同年7月,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受让营口码头,与股东方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营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主营集装箱船舶装卸及中转、堆存、拆装箱、运输、设备租赁等业务.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1994,(5):F002-F002,1
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港务局属下的上海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和香港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属下和记黄埔上海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6亿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投资双方各占50%的股权,合资经营期限为50年。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码头的新型装卸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壮志 《中国水运》2007,7(11):38-40
通过叙述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装卸船作业、堆场作业和水平作业中出现的新型装卸运输技术和事例,介绍了当今世界港口集装箱码头的新型装卸工艺,并指出:创新是港口发展的灵魂。我们只有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港口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水道港口》2006,27(4):235-235
2006年6月6日,由天津港集团公司、A.P穆勒马士基集团码头公司和中远太平洋公司合资建设北港池集装箱码头合资合同在荷兰海牙签置。三方共同投资36亿元人民币,建设和经营天津港3个集装箱专用泊位。这3个集装箱专用泊位是天津港北港池集装箱5~7号泊位,码头岸线长1100m,水深15.5m,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70万标准箱,预计2008年开始运营。根据协议,三方将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天滓港集团、  相似文献   

20.
一、公司概况 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海运集团与连云港港口集团于2005年5月合资组建,是连云港口岸唯一专业从事国际集装箱港口装卸及相关业务的码头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