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隧道建设》2014,(4):338-338
<正>天津地铁5号线第15合同段——程林庄道站至津塘路站区间1 337 m将建成重叠隧道,盾构预计2014年10月底始发,2016年初贯通,这将成为目前国内地铁最长重叠隧道。2016年底,地铁5号线全线试运行。据介绍,地铁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15合同段包括津塘路站、程林庄道站至津塘路站区间、津塘路站至大直沽西路站区间,共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地铁最长重叠隧道———天津地铁5号线成林道站至津塘路站近日实现双线安全贯通,标志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科研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隧道为单洞上下重叠,分左右线,采用盾构法施工,全长1 349 m,下穿京津城际延伸线、津秦(天津至秦皇岛)高铁和津山(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并侧穿大型立交桥和繁华商业区。隧道顶部距离地面最小厚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铁三号线红岭中路站—老街站—晒布路站区间盾构隧道上下完全重叠1 045 m。为了研究重叠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影响规律,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围岩、支护结构及开挖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论证了盾构重叠隧道"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的可行性,其结果可供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5月27日,天津地铁5、6号线文化中心1标8条隧道全部贯通,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麻花状地铁隧道群。这一隧道群由5、6号线同台换乘的肿瘤医院站及相邻的4个区间、8条盾构隧道组成,是天津地铁5、6号线交会并行段,由天津轨道交通集团组织建设,中铁隧道集团施工。据介绍,该隧道群盾构区间隧道全长8 018 m,8条隧道上下重叠、并排前行、交叉缠绕,最小隧道间距仅2.3 m;地面距离隧道最近处仅0.6 m。8条盾构隧道需要经过16次始发、接收,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同一端头要历经4次始发与接收,同一建筑、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9月2日,深圳地铁三期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全长5.5 km、直径6.98 m的盾构区间提前4个月胜利贯通,标志着地铁11号线全线控制工期关键工程实现了重大突破,为11号线全线的顺利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下盾构施工难点多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隧道地跨福田、南山2区,为全盾构施工区间隧道,主要位于深南大道、白石路等城市主干道下,由4台大直径盾构从区间内专设始发井往车公庙枢纽站、红树湾站2个方向施工。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09,29(4):419-419
一条在上,一条在下,两条最小净间距仅1.6m的地铁隧道上下重叠延伸684m,被称为全国首例长距离超近距重叠隧道——深圳地铁3号线3101标老(街)一晒(布路)盾构区间左线于7月24日胜利贯通,中铁一局创新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取得新成果,为国内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6月3日,随着中铁148号盾构盾体顺利到达端头密闭钢套筒,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TJSG-11标朝阳广场站—新民路站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南宁市第1条重叠隧道安全顺利完成。朝新区间右线隧道全长621 m,其中重叠隧道段长达332 m(占区间长度的54%),且重叠段位于半径350 m曲线范围内,最小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南昌地铁1号线八一广场站至八一馆站区间下行线实现贯通,该区间下穿繁华的商业街区中山路,为南昌中心城区盾构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区间。安全穿越中山路多座建筑物南昌地铁1号线八八盾构区间下行线隧道全长961.82 m,盾构于今年3月20日从八一广场站始发,途中旁穿或下穿康王庙61号南北住宅楼、中山商住楼、省科技大楼、南昌市青少年宫、省立图书馆和南昌市电子器材公司等众多建筑物,同时还下穿了东湖。  相似文献   

9.
地铁隧道的"近接施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隧道工程界研究的热门问题。在众多地下工程的近接施工中,相邻上下重叠隧道的近接施工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近接类型。本文以深圳地铁9号线入场线区间隧道和深圳地铁9号线孖银区间近接隧道施工的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为契机,着重于研究最基本的上下重叠隧道近接施工的力学行为及对地表沉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隧道建设》2014,(1):18-18
<正>武汉地铁4号线一期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据总体设计方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负责人介绍,该工程最大的设计亮点是4号线和2号线在洪山广场、中南路2个车站交会,首创了国内同站台连续换乘模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主管武汉地铁设计的副总工程师熊朝辉介绍,同站台连续换乘模式,即在中南路站采用双岛平行连续换乘,车站为地下2层双岛4线,2号线在中间,4号线在两侧;洪山广场站为地下2,3层同站台换乘,2号线上下重叠布置于车站西  相似文献   

11.
新建浅埋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线路相关建筑时的施工力学行为十分特殊,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产生扰动,引起地层变形,从而对既有线路相关建筑产生影响,施工过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依托相关工程,为保证施工及既有建筑的安全,通过数值模拟,建立6号线体育馆站—通新岭站区间隧道下穿3号线通新岭站“全暗挖”施工过程有限差分模型,分析变截面全暗挖法通过3号线通新岭站时,6号线区间隧道对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淑燕 《隧道建设》2019,39(5):795-801
为解决目前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设计方案普遍存在的土建造价高、空间浪费大、换乘比例受到一定限制、车站前后区间交叉多、联络通道设置不方便、施工风险大等问题,通过对5、9、12 m 3种地铁车站站台层中间线路的左右中心线间距方案进行比选,选取12 m线间距方案为综合最优方案,扩大后的空间可设置设备用房或换乘站台;同时,根据实际换乘客流情况,选择合理的地铁线路左右线布置方案。通过实例分析可知: 通过采用新的布置方案,此类同站台换乘车站前后区间均可采用盾构法施工,不需要在区间设置竖向联络通道,从而可以减少明挖车站长度,降低车站和区间的综合造价,同时减少区间的平面交叉,降低施工风险;增设换乘站台的方案还可以增加车站同站台的换乘比例。  相似文献   

13.
《隧道建设》2014,(7):678-678
<正>武汉地铁4号线越江隧道工程近日顺利贯通,这是继"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公路隧道、武汉地铁2号线越江隧道之后,武汉开通的第3条穿越长江江底的隧道。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越江隧道工程从武昌首义路站至汉阳黄金口站,是联系"武汉三镇"中汉阳区和武昌区最为重要的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右线全长3 003.39 m,左线全长2 993.86 m,在长江一桥上游1 500 m处穿越长江,盾构越江段1 470 m。武汉越江隧道工程均采用盾构施工技术。长江底地质条件复杂,在盾构施工中泥浆配合比非常关键。在此次施工中,中铁隧  相似文献   

14.
一座洞室群立体交叉的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剑英 《隧道建设》2009,29(3):284-289
以广州地铁5号线小北站为例,对线路两端或中间不具备明挖条件的地铁车站的修建,提出了“分离暗挖站厅隧道”的概念。通过将站厅隧道与站台隧道空间十字交叉布置,并竖向和斜向联通,构成了立体交叉洞室群结构,较好地实现了车站功能;阐述这种明暗挖结合车站的设计概念,介绍该站建筑、结构的施工设计,并对其复杂的结构设计难点进行了论述。最后,对类似环境下的车站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深圳地铁三号线老晒区间隧道重叠段,房屋密集(多为6~8层筏板基础、扩大基础),两区间隧道最小净距仅1.6m,房屋基底与隧道最小净距仅4m.为保证地表房屋的使用安全性,建立了老晒区间盾构重叠隧道近接地表建筑物沉降控制标准,并根据计算结果优化了盾构隧道施工参数,制定了加固方案.通过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盾构重叠隧道施工对近接地...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1月20日,青岛地铁8号线大洋站—青岛北站东侧过海段泥水盾构安全到达接收点,标志着地铁8号线5. 4 km过海隧道顺利贯通。这是目前国内最长的过海地铁隧道,创造了国内首例泥水盾构3节分体始发和过海隧道泥水盾构月均掘进220 m共2项全国纪录。青岛地铁8号线全长61. 4 km,共设车站18座。大洋站—青岛北站区间全长7. 9 km,其中海域段长5. 4 km,是目前国内最长的过海地铁隧道。由于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经反复论证确定采用"盾构法+矿山法"对打施工,东侧过海段2. 9 km采用泥水盾构法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掌握地铁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时管片、岩土体的变形,以深圳地铁9号线梅村站-上梅林站区间下穿既有4号线莲花北站-上梅林站区间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下穿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下穿时岩土体与既有线隧道管片的变形,对两条线设计竖向距离的安全性进行了验证,得出两隧道竖向最小距离在2.0~2.5 m范围是安全的。同时提出一些技术措施,如对既有隧道进行自动化监测,从既有隧道内注浆,信息化施工等。  相似文献   

18.
孙旭东 《隧道建设》2013,33(5):412-418
新建隧道近接下穿既有地铁结构施工已经成为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常见情况,由于既有结构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如何有效控制沉降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站-朝阳门站区间下穿既有5号线东四站为例,介绍了超前注浆加固及止水技术、CRD+千斤顶支护法、辅助深孔注浆及背后回填和补偿注浆技术等暗挖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技术,通过对既有5号线东四站结构沉降监测可知,采用上述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既有结构的变形,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9.
天津地铁5号线穿越东风立交桥区段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俊芹 《隧道建设》2015,35(10):1034-104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加快,线路穿越城市密集建筑区地段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地铁穿越建构筑物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地铁选线难题,以天津市轨道交通5号线穿越东风立交桥区域为例,对区域内线站位布设方案、区间盾构隧道设计及桥梁桩基托换等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线路采用左右线上下重叠布置方式,较传统的常规方式占用地下空间少,增加线路选线的自由度,可有效避让线路两侧密集建筑物基础,减少拆迁,降低工程造价,解决了拥挤空间内的布线难题。2)上下重叠盾构隧道采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及在下洞设置钢支架、采用多孔注浆等设计、施工控制措施,可减少上下洞体的相互影响。3)匝道桥桩基托换采用桩基主动托换法施工,可有效控制桥墩沉降。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市地铁15号线西段清华东路至望京西站明年底将建成通车,届时将与13号线、8号线和5号线等多条地铁实现换乘。15号线西段全长约10 km,设7座车站,自东向西分别是关庄站、大屯路东站、安立路站、奥林匹克公园站、北沙滩站、学院路站和清华东路站。为了实现与13号线的换乘,13号线也将同步在上地站与五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