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过Plaxis二维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软土地区高桩承台结构应用斜叉桩后墙后土压力、墙体位移,以及墙体位移与叉桩倾斜角度的变化趋势,根据软件计算结果分析得到:挡墙结构应用斜叉桩基础后可以有效减少挡墙底板位移及前排钢板桩承受的弯矩、剪力,且叉桩角度设置在6°时,应用斜桩基础对挡墙位移的减少最明显,桩基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前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结构抗震分析中常采用Penzien模型,Penzien模型虽然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工程计算中仍然很繁琐。讨论高桩承台结构工程简化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并用Penzien模型对其进行校核,结果表明,工程简化模型计算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有着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5.
6.
7.
针对山区高陡横坡地段桥梁双桩基础的结构与荷载特征,建立了桩基与边坡及桩间土相互作用新模式:后桩承受推力以滑动面为界简化为滑坡推力与主动土压力;前桩与后桩所承受的侧土抗力则服从(mz+C)的线性增长规律;并假定桩间土对前桩的作用力q\-a是桩间距、桩宽(桩径)及滑坡体宽度的函数,由此可充分反映桩间土及滑坡体对土压力传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导得不同特征桩段的微分方程,并基于有限差分解进行了求解,从而提出了高陡横坡段桥梁双桩结构内力位移计算方法。理论计算与室内模型试验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误差可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面超载作用下双排桩结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中的内容,参照Rankine土压力理论,考虑地面超载作用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推导出考虑地面超载作用土压力分布模式。结合双排桩前后排桩的土压力分配模型,并采用荷载结构法,利用midas计算软件对双排桩进行了结构计算,得出双排桩水平位移和弯矩,对双排桩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对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典型断面桩网结构路基进行了现场长期测试试验,测试内容为桩顶及桩间土压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填筑初期,桩间土的土压力大于桩顶的土压力,随着填筑高度增加到约0.45~0.60 m以上时,桩顶土压力逐渐超过桩间土压力。土拱形成高度约为1.4 m。运营后,所有土压力值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挡土板后土的土拱效应及板后土体的破坏范围,运用有限土体土压力理论,合理拱轴线几何特征及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板后土体静力平衡,建立挡土板后土压力的计算模型。以工程实例对推导的土压力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与其他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得出的土压力在上部小于零,下部介于其他计算方法中间,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结合某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桩变形监测,研究了基坑开挖围护结构桩位移变形规律。用实测数据对结构桩的沉降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及桩顶水平位移变化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开挖时期结构桩变形规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以某桩板式挡墙嵌固段工程为背景,分析桩板式挡墙支护工程中桩前挂挡土板与桩连接方式的变化,对边坡支护效果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桩与板固定支座连接和铰支座连接的两种方式结构内力计算,分析桩和板受力状态的变化.结果 显示:桩前挂挡土板与桩的连接方式改变对边坡支护效果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8.
微型桩具有诸多施工优势,近年来正不断推广应用于滑坡治理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为了求解桩的内力,按横向约束的弹性地基梁法提出了内力计算方法,并结合模型试验,得出了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为微型桩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计算双排桩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安全系数时,假定基坑内侧土体反力为被动土压力,而桩体实际位移接近于绕前排桩的底部转动。经分析规范中对双排桩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假定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采用m法对基坑内侧土压力分布和抗倾覆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验证。通过一系列参数分析,比较了修正公式与规程公式的区别,建议采用修正公式计算的一级、二级、三级基坑的抗倾覆稳定性安全系数可分别取1.1、1.05、1.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