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瑞金,男,38岁,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产品研究所副所长,南车集团"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货车转向架设计工作,先后主持了摆动式转向架国产化及可靠性研究、转K5型转向架研制、160km/h货车转向架、三支点车用转向架等项目,组织并主要参与了27t轴重摆动式转向架、32.5t轴重摆动式转向架以及多个出口货车转向架等项目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25t轴重副构架转向架结构及其技术特点和运用考验情况等,重点分析了该转向架良好的运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2种出口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试验以及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两种典型副构架径向转向架径向机构的不同点,通过分析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交叉杆水平面内的受力情况,建立转向架等效模型,解方程组得到其等效剪切刚度关于交叉杆横向安装跨距的函数表达式,分析出交叉杆几何参数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IMPACK仿真模型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1 520mm轨距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的主要结构、技术参数、技术特点和试验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30 t轴重重载技术体系中还没有30~33 t轴重内燃机车的现状,基于25 t轴重HXN3机车技术平台,提出33 t轴重内燃机车分别采用三轴传统转向架和三轴径向转向架2种基本方案。建立机车发挥牵引力时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机车曲线通过时导向轮对车轮横向蠕滑率的特点及其对纵向黏着力的影响,并基于总蠕滑率的考虑给出曲线黏着计算公式。针对大半径、小半径两类曲线,对比研究径向转向架和传统转向架通过曲线时导向轮对左右侧车轮黏着系数和蠕滑率的特点,揭示采用径向转向架对改善曲线黏着的优势。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研制大轴重、高黏着内燃机车转向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由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的HXD2F型30t轴重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总结了其轮对、轴箱、驱动装置、构架、悬挂装置、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和附属装置等主要部件的设计结构和技术特点,有助于对30t轴重机车转向架系统的了解,对大轴重机车转向架系统的研制也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由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的HXD2F型30t轴重电力机车转向架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总结了其轮对、轴箱、驱动装置、构架、悬挂装置、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和附属装置等主要部件的设计结构和技术特点,有助于对30t轴重机车转向架系统的了解,对大轴重机车转向架系统的研制也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降低能耗是货车径向转向架技术优势之一。以我国27 t轴重重载货车为研究对象,利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计算模型,分析对比货车径向转向架和交叉支撑转向架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径向转向架通过半径300~1 000 m的曲线,可降低转向架能耗65.14%~26.95%;以速度50~100 km/h在直线上运行时,可降低转向架能耗19.65%~4.74%;轮轨和斜楔的摩擦能耗是转向架能耗的主要方面,心盘和旁承摩擦面的能量消耗较小;对于朔黄铁路的线路和运用情况而言,径向转向架可节约约31.33%的牵引能耗。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30t轴重低动作用力摆动式转向架的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参数、主要结构、计算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交叉杆结构的副构架武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和性能特点,重点研究了交叉杆结构参数对车辆动力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交叉杆结构的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比较了结构尺寸不同的交叉杆结构转向架间稳定性与曲线通过性能的区别.给出了一个能使车辆动力学性能最好的交叉杆结构尺寸的优化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12.
25t轴重摆动式货车转向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树平 《铁道车辆》2002,40(3):23-26
介绍了25t轴重摆动式货车转向架的研制目标,过程、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及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25 t轴重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开发了一种主副构架弹性铰接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其轮对定位采用不对称悬挂,主构架上轮对纵向定位刚度小,副构架上轮对纵向定位刚度大。此新型转向架具有主动径向功能:转向架正向通过曲线时,作动器动作使得副构架相对主构架产生弯折角,并带动其轮对处于径向位置,提高了曲线通过性能;转向架反向通过曲线时,利用主构架轮对自身的导向特性实现曲线通过。此种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大大提高,并同时兼顾了其直线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依据UIC 615-4规程的有关内容对设计的30t轴重机车转向架构架强度进行校核分析,计算了转向架构架在超常工况和模拟运营工况下的载荷,采用Hypermesh软件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结构离散化,再利用ANSYS软件对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以及模态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能够满足车辆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7t轴重铁路货车的关键技术,包括低动力转向架技术、高可靠性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制动技术等。简单描述了27t轴重铁路货车研发过程中所采用的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自从通用汽车公司机车部(以下称EMD)在1993年推出了三轴径向转向架以后,已有3000多台采用此项技术的重载货运内燃机车投入运营。这种径向转向架应用在交流和直流传动,牵引功率范围为2940-4410kW的内燃机车上。除了在北美将该项技术应用在轴重为30t的重载机车上,EMD还在国际上将该转向架新技术应用在轴重为21t的机车上。  相似文献   

18.
以C80型货车为例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FASTSI M算法计算出接触斑内蠕滑力的大小和分布,依据Pearce,Zobory,Jendel和Braghin 4种磨耗模型计算轴重、速度、曲线半径和车轮硬度对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轴重从21 t提高到25 t时,由Pearce模型计算出的踏面磨耗率是Zobory模型的5.05~4.22倍、Jendel模型的3.77~1.86倍、Braghin模型的15.29~12.35倍;运行速度从60 km.h-1提高到120 km.h-1时,由Pearce模型计算出的踏面磨耗率是Zobory模型的5.13~4.5倍、Jendel模型的3.46~1.4倍、Braghin模型的12.48~16.96倍;曲线半径从5 000 m减小到300 m时,由Pearce模型计算出的磨耗率是Zobory模型的6.06~4.2倍、Jendel模型的1.82~0.91倍、Braghin模型的23.97~13.0倍;直线上车轮磨耗主要发生在踏面接触区,焊接构架式转向架的最大磨耗深度是三大件式的6.4倍、径向式的14倍;曲线上车轮磨耗主要发生在轮缘接触区,焊接构架式转向架最大磨耗深度是三大件式的4.4~1.25倍、径向式的1 126~47.7倍。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Jendel模型能够真实反映车轮踏面磨耗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铁路货运重载技术的发展,货车轴重不断提高,27 t轴重的NX80型平车已完成研制和动力学性能试验.同时速度160 km/h和200 km/h的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所需32.6 m预应力混凝土 T型梁质量提升至148 t,既有的桥梁转向架承载能力不足,亟需研究基于27 t轴重平车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转向架以满足运输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Resco Engineering公司研发的货车用构架式径向转向架.经AAR试验表明,与常规转向架及性能良好的转向架相比,Resco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能力非常优越,动力学稳定性极好.从经济效益角度,概述了采用Resco径向转向架所能产生的一系列节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