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跃明 《隧道建设》2014,34(6):519-524
目前,对于地铁车站计算模型中抗拔桩的模拟方式存在局限性,不能反映真实的抗拔桩受力变形性状,对于车站结构的计算带来一定的偏差,造成结构配筋不合理。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对抗拔桩采用大刚度弹簧进行模拟,建立抗拔桩的荷载传递模型,推导基于轴向Winkler地基模型的抗拔桩弹性解答,得出模拟抗拔桩的弹簧刚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将抗拔桩作为大刚度弹簧的计算模型和其他常用的几种抗拔桩模型进行详细说明,通过实例计算,对这几种模型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受力变形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种模型的受力变形差异,为带抗拔桩的车站结构计算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发展,在城市内地上空间发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向地下空间发展,诸如地下停车库、地下商场、地下水池、综合管廊和城市下沉式隧道等。在城市交通建设中下沉式隧道日渐增多,如何做好隧道抗浮,使隧道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是一个大的课题摆在工程师的面前。以肇庆市火车站综合体建设项目——市政部分(下沉式隧道)隧道敞开段抗浮设计为例,介绍了该项目如何利用隧道围护桩兼作隧道敞开段的抗拔桩,经过该项目的工程经验为其他下沉式隧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军  梅毕祥 《公路》2023,(2):280-283
旋喷搅拌加劲抗拔桩(抗拔桩)具有良好的抗拔承载性能,近年来已在多个实际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然而,由于该抗拔承载机理试验研究成果不多,工程界仍按照常规抗拔桩或抗拔锚杆的模式进行抗拔桩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现开展了一系列抗拔桩的现场抗拔原位测试试验,着重分析桩长、锚板数目等因素对该桩抗拔承载力与变形的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抗拔桩达到极限承载状态之前,其单桩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呈陡降形态;当锚固段桩长一定时,适当减少自由段桩长,可提高抗拔桩的初始抗拔刚度;增加锚板数量不一定能够显著提高抗拔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装配式鱼腹梁内支撑系统由于其"敞开式"的布置方式,施工作业面大,速度快。同时,由于该类支撑可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少,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然而,很多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结合南京绕城公路地道工程,对预应力装配式鱼腹梁内支撑的刚度进行专项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值。以往经验表明,支撑每延米刚度可达40~50 MN/m,且没有施加预加力。研究表明,这仅在基坑宽度不大时尚可满足。当基坑跨度较大时,支撑刚度线性降低而承载力不变,为增加支撑刚度必须增加型钢数量,经济性很差。最后,提出设计中应采用考虑预应力影响的"表观刚度",可更好地平衡考虑支撑刚度和强度。工程实践表明,并将之应用于南京绕城公路地道设计中,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实际工程中,建筑物并不总是产生沉降,当受到地下水浮力、地震荷载以及风荷载时,建筑物也可能产生向上移动的趋势,承受上拔荷载的抗拔桩就是用来抵抗这部分作用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相对于抗压桩而言,目前关于抗拔桩的研究不够深入。该文将荷载传递法应用到抗拔桩的变形分析,即建立了基于双曲线模型的荷载传递方程,应用边界条件、连续性条件推导出抗拔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金标等 《汽车科技》2014,(1):23-25,31
空气弹簧由于其良好的振动特性,在车辆中有着广泛地应用,研究其刚度特性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通过工程热力学理论推导空气弹簧的力学模型,然后以某轻型商用车前悬架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计算获得膜式空气弹簧在不同初始气压下垂向刚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膜式空气弹簧呈现明显的变刚度特性,并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承压能力也增强、同时,初始压力越大,非线性特性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蒋平  邢爱萍 《公路》2013,(1):208-211
以省道S366线(珠海大道一期)改扩建工程南湾立交下穿地道为例,分析了下穿地道结构的受力及地道整体的抗浮,总结了结构尺寸、结构计算、抗浮方案及抗浮计算,为以后类似下穿地道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明  马长波 《路基工程》2009,(4):124-126
综合分析了抗拔桩承载力的计算和预测方法。采用双曲线法对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并对其受力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拔桩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其抗拔能力发挥还有较大余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隧道敞开段墙体施工为背景,从技术角度分析隧道敞开段墙体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结构自防水和变形缝、施工缝止水三大重难点,并阐述详细的控制措施,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37-40,M0006,M0007
以某地下通道箱涵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设计和理论分析,对地道标准段总体、抗浮等展开研究,在局部大垮节点处比选研究了两种梁截面形式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大跨箱涵结构中采用中隔板或工字隔板的形式做成结构空腔,能有效减少顶板覆土荷载和提高顶板刚度,使箱涵结构更经济、合理;通过有限元设计及分析,提出相关设计方案及注意事项,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客车空气弹簧动态特性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空气弹簧具有变刚度特性,其振动频率要比钢板弹簧低得多。对客车用空气簧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弹簧在多种载荷工况下特性曲线具有相似性,说明一种空气弹簧适合于多种载荷的汽车;空气弹簧的动刚度主要取决于激励频率,在低频范围内幅值比较小,高频范围内幅值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张征亮  胡盛斌 《隧道建设》2015,35(6):527-534
钢板桩以其整体刚度大、打拔桩容易和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工程中,但钢板桩在拔除后,土体极易留下孔隙,从而造成地面以及邻近建构筑物开裂。从钢板桩施工特点入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软土地层条件下钢板桩拔除后产生40,100,150,200 mm 4组孔隙宽度时对既有隧道位移和受力影响,以及地表变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宽度越大,既有隧道位移和受力也越大,在孔隙宽度为150 mm时,拉应力增量为4.65 MPa,大于拉应力增量容许值的4.5倍;既有隧道邻近钢板桩侧的位移和受力较远离钢板桩侧要大得多;钢板桩拔除后产生的孔隙对其周边10 m范围内的土体影响显著。由此提出优化拔桩顺序、减小拔桩带泥量、周边土体加固以及加密监测等工程措施,对类似地质条件下钢板桩拔除时邻近建构筑物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广元输电线路的嵌岩扩底抗拔桩现场试验为分析对象,运用岩土有限元软件PLAXIS 3D模拟现场试验,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实测的Q-s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参数选取的正确性和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深入研究了扩大头的尺寸、桩径、嵌岩深度、覆盖层厚度以及坡度对嵌岩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Q-s曲线呈陡变型,出现了明显的拐点;扩大头直径、桩径相比嵌岩深度对提高抗拔桩的刚度系数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轴重型特种车辆存在的偏载问题,为了减小偏载对静态姿态以及转弯行驶稳定性的不良影响,设计一种交叉互连油气弹簧.从液压原理方面分析了交叉互连油气弹簧的抗侧倾作用,通过悬架侧倾角刚度推导和仿真,验证了交叉互连油气弹簧具有良好的抗侧倾特性.将油气弹簧进行装车试验,通过静载工况、转弯工况的实车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交叉互连油气...  相似文献   

15.
文仁学 《路基工程》2021,(4):188-193
依托深圳市听海大道某地下基坑工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基坑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软土地层方案、抗拔桩+抗浮板支护体系方案对超近接曲线隧道的变形控制效果及隧道转向造成的非对称力学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抗拔桩+抗浮板支护体系对隧道及坑底上浮、水平位移的约束作用明显,竖向上浮量相比加固地层方案降低64.2 %;受地铁隧道转向及抗浮体系的非对称布置影响,抗浮板拉应力上升,隧道水平位移呈现左右连续摇摆平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连接管路管径对空气弹簧动刚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带有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主、附气室间连接管路的管径对弹簧刚度特性影响较大.用数值方法对管路内部气体流动进行模拟计算,采用FLUNET软件中模拟分析管路内部的三维流场,研究管径对管路内部流场和弹簧刚度特性的影响.同时,建立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特性试验系统,测试主附气室间连接管路不同管径时空气弹簧的动刚度特性.试验和模拟的结果表明,随着连接管路管径的增大,主附气室间气体交换量大,管路内部流场较稳定,弹簧动刚度减小.  相似文献   

17.
以轻型载货汽车为设计平台,从少片弹簧的理论计算、动力学模拟、台架试验和整车道路试验等方面,阐述了其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从试验结果分析来看,理论计算刚度与台架试验刚度误差值仅为3.6%,符合工程需要;钢板弹簧应力分布趋势与理论计算曲线相同;U型螺栓夹紧处试验平均应力为415 MPa,而理论计算值为410MPa,二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人防工程抗拔桩的静载荷试验,通过在沿桩身长度范围内土层分界面附近安装钢筋计,测得了桩身每段分担的荷载,研究了粘性土中抗拔桩荷载传递特征。利用相关规范中桩基抗拔承载力的公式对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弹簧材料的研究与分析,研制出了弹簧新材料50CrMnSiVNb.该弹簧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塑性、低成本和优良的工艺性等特点.利用该材料研制的变刚度螺旋弹簧具有高轻量化、高疲劳性能、低弹性衰减和大行程等性能.道路强化试验和全地形可靠性试验表明,该弹簧材料可满足中型越野车变刚度悬架螺旋弹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胡辉  李冰天  仇文革 《隧道建设》2018,38(6):948-953
为模拟隧道在发震断层中的近场动力响应和破坏机制,提出一种模拟长大隧道穿越活动断层动力响应的新型模型试验装置,并设计一种通过改变试验平台底部组合弹簧参数来改变模型箱振动特性的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不仅能解决传统试验方法中受迫振动的问题,而且能模拟断层错动引起地层位移由发震断层位置向远端逐渐减小的过程,进而模拟穿越活动断层时长大隧道断层段到非断层段沿纵向的振动特性变化。该方法通过改变组合弹簧中单个弹簧单元的刚度系数和弹簧单元的个数等,可改变试验箱中断层在断层错动发生时的振动频率和错动位移,进而得到振动频率-组合弹簧刚度和错动位移-组合弹簧刚度的回归公式,可通过前期试验得到的回归公式来设置相应的组合弹簧形式,对后续试验中多种不同振动频率和错动位移的试验工况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