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重庆曾家岩嘉陵江大桥钢桁梁跨越轨道2号线曾家岩车站为实例,研究了钢桁梁安装跨越既有轨道线路施工方法,提出了轨道停运期间,采取钢桁梁悬臂拼装外挂架法施工技术,解决了钢梁安装与轨道线路运营互相干扰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路网越来越发达,新建公路工程跨越原有线路的情况时有出现。受施工环境的限制,采用门式墩跨越既有线路的设计越来越多。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对跨既有铁路桥梁门式墩盖梁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跨既有铁路桥梁门式墩盖梁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中心区铁路跨线桥为(106+248+106)m双塔单索面跨线斜拉桥,其上部结构跨越货运铁路、客运铁路、站场专用线等多条铁路。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和施工难点,将跨线桥主梁分为A、B、C区:A区位于斜拉桥的两端,远离铁路限界,采用支架法现浇;C区为主跨中央139m范围,位于铁路专用线上方,采用挂篮悬浇施工;B区为桥塔两侧的对称区段,直接跨越铁路运营线,通过比选,2号塔B区主梁采用挂篮悬浇方案,3号塔B区主梁采用转体方案。施工中在铁路上方设置铁路防护屏蔽网,采用宽幅全封闭挂篮技术解决了铁路上方施工净空有限的难题,将转体分次进行,压缩单次"天窗点"时间,减少了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青连铁路跨胶州湾高速公路特大桥跨越既有胶黄铁路,采用(48+80+48)m连续梁,如采用传统的悬臂挂篮现浇法施工,施工周期长,为减小连续梁施工对既有胶黄铁路运营的影响,采用先悬浇后转体到位合龙的施工方法可极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具有明显优势。结合该桥转体工点施工设计,对转体系统构造设计和采用的转体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该桥采用该方法顺利转体就位,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在高烈度地震区,新建高速铁路采用原位现浇框架桥形式跨越既有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跨越既有线框架桥施工方案比选、主体设计、结构仿真计算、线路加固、工字钢支架架空等关键技术。本工程同时涉及既有线下现浇及既有线上现浇施工,为独特的框架桥施工方式。线下现浇框架桥底板施工采用分次线路加固技术,线上现浇施工框架桥顶板采用工字钢支架架空施工。并详细说明了施工步骤,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在新建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跨越高速公路的情况,由于目前我国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缺乏系统性研究,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本文以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跨越合安高速为例,对跨越施工中的各项技术参数、设施安装、拆除方案及作业控制区内的交通安全布控方案进行了研究,为达到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高速公路施工的技术要求,节省施工成本,增强施工安全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建设为例,简述转体法的施工技术特点,并重点论述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跨越既有高速公路施工分别采用“挂篮法”和“转体法”在工期上的对比,以及相应的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标 《路基工程》2005,(3):69-7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标准公路、道路需下穿既有铁路。这就使得下穿既有线的立交桥孔径也越来越大,而目前在下穿既有铁路线时采用的立交桥形式仍然优先采用整体式框架桥结构,并采用顶进施工。但是在框架桥顶进作业时如何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是施工过程中保证工期、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具体的施工实例,探讨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铁刚 《隧道建设》2012,(Z1):113-116
白果湾隧道下穿既有达成线和达成二线,全隧浅埋,洞身最大埋深34 m,最小埋深2.5 m(隧道开挖拱顶距既有铁路路基水沟底高差),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及既有铁路运营安全,采用D便梁加固既有线路、洞内超前大管棚支护、微台阶法加临时仰拱施工、控制爆破开挖、衬砌紧跟的施工方案,既确保了既有铁路运营安全又保证了下穿段隧道施工安全,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建浅埋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线路相关建筑时的施工力学行为十分特殊,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产生扰动,引起地层变形,从而对既有线路相关建筑产生影响,施工过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依托相关工程,为保证施工及既有建筑的安全,通过数值模拟,建立6号线体育馆站—通新岭站区间隧道下穿3号线通新岭站“全暗挖”施工过程有限差分模型,分析变截面全暗挖法通过3号线通新岭站时,6号线区间隧道对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郑州市中心区铁路跨线桥近日开建。跨线桥全长1 710 m,跨越铁路线的桥体长度为248 m。其中,跨越铁路货运线的部分采用挂篮悬浇的施工工艺,跨越客运线的部分将采用转体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新强 《中外公路》2012,32(4):149-152
在跨越既有线路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箱梁施工中,针对悬臂现浇段侵入既有线路限界比较多、净空不够的桥梁,通过搭接式贝雷梁悬挑伸入既有线路搭设混凝土箱梁作业平台,利用上下搭接式贝雷梁提高既有线路位置支架底面标高,以满足净空要求,能保证线路运营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郑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54-156,165,13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需对永和大道及永顺大道交叉口进行改造,拟修建一座永和大道跨线桥连续跨越永顺大道及既有永和大道桥,并将既有桥作为辅道加以利用。该桥采用大跨度贝雷支架施工,以保护现状既有桥梁。该文主要介绍了该桥的设计与施工过程,目前该桥已经基本建成,即将通车。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的合理技术措施,结合北京地铁12号线西坝河站~三元桥站盾构区间超净距(2.18m)下穿既有线10号线盾构区间工程,首先基于FLAC3D进行三维施工模拟分析获得穿越既有线路沉降变形,根据计算沉降对掘进各项技术措施进行优化,并依据穿越过程中实时监测数据反馈,快速进行多次补浆,成果实现了既有线结构的微沉降控制,穿越完成后既有线10号线的最终最大累计沉降变形为-0.54mm、-1.23mm,远小于既有结构沉降3mm的控制标准,可为类似净距穿越施工提供施工经验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人民对城市规模和服务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作为基建大国,城市建设水平和规模不断提高,城市基础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城市公路跨越地铁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在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线路的运营具有较大影响。针对城市公路桥梁上部结构,支架现浇箱梁跨越地铁隧道特别保护区,为满足“地铁隧道上方新增荷载不大于20 kPa”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郑州中心区铁路跨线桥跨越京广、陇海客运线共7条股道的120 m梁段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总重量为171 000 kN,从转体工程概况、转体体系施工、转体施工准备及转体施工过程等方面对该桥转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廊坊市光明道大跨度立交桥需跨越多股无砟轨道,为减小对既有线路的影响,确保桥跨布设、工期等满足要求,对该桥桥式设计方案进行研究。考虑铁路现状及桥式设计关键点,选择与工程条件较为适宜的(27+115+288+115+27)m自锚式悬索桥、(80+248+75)m钢-混混合梁双塔斜拉桥及(136.4+248+136.4)m连续钢桁梁桥进行比选分析。结果表明,3种桥式均能满足桥梁主跨跨径及桥梁净空等功能要求,但连续钢桁梁桥方案对既有线路影响较小、工期较短、转体(顶推)施工重量较少、后期养护量相对较小,因此选为最终方案。经应力、位移及稳定性验算,该方案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北盘江特大悬索桥施工过程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振  蒋望 《路基工程》2008,(2):133-135
大跨径悬索桥具有非线性特点,尤其在施工阶段中非线性表现更突出.介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贵州北盘江特大悬索桥进行计算模型的简化,实现了整个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为该桥的施工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确保了大桥的顺利建成.  相似文献   

19.
孙旭东 《隧道建设》2013,33(5):412-418
新建隧道近接下穿既有地铁结构施工已经成为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常见情况,由于既有结构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如何有效控制沉降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站-朝阳门站区间下穿既有5号线东四站为例,介绍了超前注浆加固及止水技术、CRD+千斤顶支护法、辅助深孔注浆及背后回填和补偿注浆技术等暗挖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技术,通过对既有5号线东四站结构沉降监测可知,采用上述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既有结构的变形,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20.
斜拉索无应力索长是斜拉桥施工和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常用的悬链线算法虽然可以精确计算出拉索无应力索长,但计算过程繁琐,不便于工程上应用。笔者基于悬链线理论,通过建立索端水平分力与拉索无应力长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水平分力为迭代控制参数求解拉索无应力索长的实用迭代算法。将该法运用于在建黄舣长江大桥无应力索长计算,并与常用悬链线算法进行对比,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且计算简便的特点,便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