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案的选择是通过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的,好的施工方案不仅能保证结构在整个体系转换过程中受力安全,而且能缩短工期。本文分析了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常用张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优化吊索张拉顺序和索鞍顶推时机,实现采用4台千斤顶并通过3轮张拉成功的实现体系转换,将吊索张拉用接长杆的数量减少到同规模桥梁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过程中结构几何非线性突出,吊索索力互相影响,体系转换十分复杂,使用常规的正装或倒装法分析难度较大。针对吊索张拉过程中吊索无应力长度仅在吊索张拉时才发生改变,不随外荷载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客观规律,提出吊索张拉的无应力状态仿真分析方法。以该方法为指导,分析和模拟国内某自锚式悬索桥的吊索张拉过程。实践证明,应用无应力状态方法可准确地对吊索张拉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且计算结果精度高,方法简便,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地锚式悬索桥,自锚式悬索桥先梁后缆的施工方式,使其张拉过程具有显著的可优化性。依托小龙湾自锚式悬索桥工程实例,对自锚式悬索桥张拉过程控制原则、控制目标进行了分析,在满足桥梁结构受力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接长杆数量、索鞍顶推次数、千斤顶数量和张拉批次,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来完成吊索张拉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小龙湾大桥张拉全过程,根据吊索张拉安全系数、桥塔及加劲梁允许最大压应力、最小拉应力等指标,提出适用于该桥的张拉控制方案。对比分析了成桥状态与张拉过程中吊索的最大索力,发现在跨中14~16号吊索索力较成桥状态索力有所增加,但均能满足张拉过程吊索安全要求。对吊索张拉过程中桥塔及加劲梁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在张拉14~17号吊索时,桥塔、加劲梁等混凝土构件应力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元构件之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思想,给出刚性支承连续梁法和最小弯曲能量法确定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索力的思路,讨论落架方式对成桥索力的影响,并以佛山平胜大桥为例,进行实桥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6.
一座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吊杆张拉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缩短吊杆张拉施工工期和避免混凝土梁开裂是先梁后索施工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中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介绍湖州市飞凤桥吊杆张拉实施方案,为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该文基于悬链线计算分析理论,将自锚式悬索桥空缆状态,简化为受沿弧长均布的自重荷载与吊索处集中力作用的柔性索,对成都市清水河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的无应力长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可为类似的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余姚市陶家路闸迁建工程配套工程交通桥为一单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主跨120 m,主缆采用钢绞线,属特大型桥梁。介绍该桥缆索施工难点及主缆钢绞线穿索工艺。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富民桥主桥是一座89 m+242 m+89 m的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为确定合理的成桥索力,采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并结合假载法和内力平衡法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得到主梁初始断面尺寸;利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得到主梁和桥塔弯矩较小、索力基本均匀的成桥恒载合理状态;利用假载法进行验算,以保证各控制断面在最不利荷载组合时的弯矩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研究表明,折线塔斜拉桥成桥索力确定可采用与直线塔相同的方法;索力距离桥塔由近至远呈现由大到小、再由小至大的分布规律,中跨索力大于边跨索力;两塔相应位置索力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5.
16.
该文以宁波市庆丰桥-三跨连续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对缆索体系施工中架设参数计算的平衡条件选取、猫道荷载和温度效应对主缆的影响、预偏量及索鞍顶推的实质等问题予以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迅速发展,桥梁收缩和徐变影响的分析、计算成为设计、施工、监控越来越关心的问题。该文以某独塔单跨悬吊自锚式悬索桥方案为例,进行结构成桥后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研究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