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对先秦儒家主要代表孔子和孟子人性论阐释,获取一些有益于现代德育的启示,得出影响青少年行为选择因素主要是个人、道德和法律三方面。主张通过提高道德主体的理性思维能力、主体道德选择能力和增强主体的法律意识,改善青少年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2.
运用系统工程观点和方法,说明开展“三不伤害”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人的安全行为分析,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是深化安全目标管理的完善和补充,是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极好形式。  相似文献   

3.
与青少年朋友说"性",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朋友正确了解和认识性生理与性心理知识,对于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学校应该让青少年接受必要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紧急性、复杂性、危害性和解决的非常规性,无论是个体行为还是群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危及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遇到学生突发事件时如何迅速有效地处理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大课题。辅导员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要遵循预防为主、建立机制、逐级上报、反应迅速、注重善后等工作原则,按照培养预警能力、完善管理体系、构建和谐环境、开展心理预防等解决方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与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防和控制铁路环保监测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伤害风险。方法收集资料和现状调查。结果锅炉环保监测人员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存在着接触尘毒和噪声等物理、化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带来的职业健康风险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损伤、电击伤害和锅炉房事故导致意外伤害等职业安全伤害风险。对策和建议监测机构应强化监测人员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开展健康监护;锅炉被检单位应积极治理尘毒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检测平台,保障电源供给和有效照明,消除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事故的隐患;建议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大新改建锅炉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环保峻工验收力度,改善锅炉房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防护状况  相似文献   

6.
轨道车辆乘员二次碰撞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铁道车辆客室设施与布置,参考欧洲和美国的轨道车辆乘员伤害仿真、试验和评价标准,采用Madymo HybridⅢ 50百分位假人对轨道列车碰撞事故中乘员二次碰撞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伤害分析,比较了不同客室布置方式、不同接触刚度、不同的座椅间距等对乘员伤害的影响.研究表明,同向布置、合适的座椅靠背刚度和座椅间距能减小乘员的HIC值和碰撞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乘员伤害.客室的内装材料也应从被动安全防护的角度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客观分析当前铁路车辆伤害存在的风险问题,认真探索控制铁路车辆伤害的内在规律,对铁路车辆伤害风险问题进行新的研判,提出控制铁路车辆伤害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元月1日起,铁路旅客强制保险被取消,这一变化将对铁路安全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铁路旅客人身伤害在旅客运输过程中受设备、气候、环境、旅客自我保护意识等诸多因素影响,旅客人身伤害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随着旅客的维权和法律意识的逐渐提高,旅客人身伤害的善后处理工作难度也逐步增大。本文对预防旅客伤害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火灾、事故、人身伤害等危害性风险.针对营业线施工领域,风险管理一般采取风险分析及控制表的形式表现. 通过日常安全管理,对隐患、不安全行为等进行归纳,识别存在的风险并进行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降低风险事件导致的后果,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铁道客车大变形碰撞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对铁道客车进行大变形碰撞研究。通过设置不同部分壳体单元的不同厚度,巧妙地处理了车体钢骨架与车体侧墙板及其他各种板件的焊接关系。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车身主要吸能部件的变形规律,改进牵引缓冲梁的结构,提高其吸收能量的性能。建立车与车的正撞模型,计算表明初速度相对大的车可能爬到初速度相对小的车上。建立斜角碰撞模型,指出为了减少列车脱轨后的严重伤害,应加强铁道安全护栏的研究。假人模型中的有关头部伤害指标和大腿伤害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列车碰撞及其乘员二次碰撞是导致乘客伤害的关键原因。利用PAM CRASH的并行处理技术,进行了600万自由度有限元模型的25B铁道客车之间的碰撞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路外伤害及其特点,并阐述建立路外伤害信息管理系统的重大意义;阐述系统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车辆乘员碰撞安全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车辆客室设施与布置,参考国外车辆乘员伤害标准,采用假人时轨道列车碰撞事故中乘员二次碰撞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伤害分析,并研究和比较了3种客室内部桌椅的布置方式对乘员安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碰撞事故中乘员安全防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局10年工伤事故分析提示,瓦工和普工是工伤事故的好发工种,车辆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高空坠落是导致工伤的主要原因,经济效益差的单位工伤事故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新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思雏方式,甚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大多数,这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出应对之策,以使学校德育和网络有效结合,提高德育实效,培养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铁路工人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某铁路分局在职工人意外伤害案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用FOXPRO6.0建立资料数据库,使用SPSS10.0统计分析。结果:1991年1月~2000年12月该分局共发生意外伤害事故135例,发生率43.14/105,死亡率为11.82/10^5。其中工伤约占34.8%。10a间意外伤害发生率呈波浪形下降趋势。32~44岁多发,约占40%,且35岁以下的伤害事故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第2季度高发,按月则以4月、9月较高。调车人员和线路人员为高发职业.死亡率以调车人员最高。伤害类型以机车车辆伤害最多,其次是汽车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伤害部位以下肢、上肢和头面部为主。发生原因多为自身或他人违章、安全意识淡薄、注意力不集中;其中个体相关原因是最主要因素,占61.63%。建议铁路运输行业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有效遏制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受到人身意外伤害的旅客获得及时救助,同时减轻铁路企业的经济和舆论压力,铁路急需开展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以新一代客票系统的整体框架为基础,论述铁路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集中模式、三级应用的系统架构,运用C/S和B/S相结合的技术,从12306网站和车站窗口2方面阐述乘意险销售、变更、退保等业务功能设计。在稳定可靠的技术架构支撑下,保险销售业务实践效果良好,满足业务需求,社会效益显著。展望了其他客运服务的愿景。  相似文献   

17.
对某建筑企业1972年至1998年共27年间发生的重伤、死亡建筑工伤事故160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性146例,妇性14例,年龄分布在30~,40~2年龄段(58%),工伤类型分布以高空附落为首发,其余依疹为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工伤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手,脚,四肢较多发生,其中机械伤害中手伤害发生频离最高。  相似文献   

18.
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包括教育、传统教育观念、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学校体育价值判断在内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落实相关法规,拓展学校体育职责功能,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工作,重视校外教育,完善青少年体质监测制度等,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铁路机车乘务职业对工人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噪声机车乘务员长期接触司机室噪声 ,不仅可损伤听力 ,还对身体其他系统器官产生伤害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使抑制和兴奋过程失调 ,出现头昏、头痛、烦燥、易激怒、易疲倦、心悸、情绪不稳、反应迟缓及工作效率降低等表现。噪声可改变神经行为功能 ,有调查发现积极情绪 (如有力、好动等 )得分随噪声强度增高而降低 ,而消极情绪 (如紧张、忧郁、愤怒、疲劳、困惑等 )得分随噪声强度增高而增高 ,并且眼手协调能力下降。噪声普遍使人产生厌烦、苦恼、烦躁不安等心理异常改变 ,其程度与噪声强度、频谱、持续时间及个体的心…  相似文献   

20.
触电伤害是铁路运输生产中三大惯性事故之一,随着铁路运输生产的发展,用电设备不断增多。因此,防止触电伤害事故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了探索触电事故规律,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1976~1989年间发生的15例触电伤害事故分析如下。概况 1976~1989年间,我分局发生触电事故15例,其中死亡4例、重伤3例,轻伤8例。触电事故的系统分类,伤害程度见表1。由表1可见,水电、供电系统的触电伤害率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