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立波 《船舶工程》2013,35(2):19-21
为适应海上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根据船舶使用水域和功能定位,将巡逻和救助船舶划分3种类型和7个系列,基于巡逻船雷达基本探测原理和巡逻路径,计算巡逻船有效监管距离和面积,基于海上交通应急到达时间要求和救助路径,计算救助船有效救助距离和面积,根据离岸不同距离水域面积和岸线长度,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提高巡逻和救助船舶布局规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救助船舶、直升机立体配合技术是海上人命救助中最为快捷高效的救助技术,此文研究分析了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现状及救助力量的特点,并结合典型救助案例,论述了船机立体配合技术在海难人命救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风浪条件下救助船操纵训练的要求,有必要开发针对救助船的操纵模拟器。相比于传统的通用船舶模拟器,救助船模拟器原型机系统中引入六自由度平台运动系统,基于UDP协议传输船舶姿态数据实现实时体感模拟功能,可以模拟船舶在大风浪条件下剧烈摇动的操船环境,提高模拟训练的真实感。此外,系统中引入救助作业模拟模块的思想,可以更好地评估、训练船员在恶劣海况下配合其他救助人员完成救助任务的能力,提高执行海上救助任务的成功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4.
国家海上专业救助队伍是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国防交通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海上值班待命和救助需要,交通救捞系统各救助局建造并投入使用了多艘先进的救助船艇,先后列编了多艘大功率救助船舶.实践也证明这种大功率救助船在实施海上人命、财产救助,维护海洋环境清洁,助力国家能源发展和经济建设,维护国家海...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风浪条件下救助船操纵训练的要求,有必要开发针对救助船的操纵模拟器。相比于传统的通用船舶模拟器,救助船模拟器原型机系统中引入六自由度平台运动系统,基于UDP协议传输船舶姿态数据实现实时体感模拟功能,可以模拟船舶在大风浪条件下剧烈摇动的操船环境,提高模拟训练的真实感。此外,系统中引入救助作业模拟模块的思想,可以更好地评估、训练船员在恶劣海况下配合其他救助人员完成救助任务的能力,提高执行海上救助任务的成功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6.
环球搜索     
《航海》2014,(4):34-37
船舶 全球首制破冰型救助船交付 6月24日,世界首艘同时具备海上救助与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号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长洲厂区交付。  相似文献   

7.
赵学成  王庆果 《航海》2011,(1):56-58
在海上的人命、财产、环境救助过程中时刻存在着风险,"没有危险,就没有救助,因为危险,才有救助".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危险不仅威胁到遇险船,对救助船同样存在威胁,所以如何有效地规避潜在的风险并使遇险的人员和船舶获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损失,成为海上救助的重中之重.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海上救助指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在制定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并计划于2019年开始强制实施。作为海上救助船舶,其稳性应好于其它船舶,论文采用实际运营的3艘海上救助船对最新草案中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的薄弱性衡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3艘海上救助船都能通过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薄弱性衡准,具备良好的稳性性能。  相似文献   

9.
近日,广东省海上搜寻救助中心通报表彰了珠海海事局在海上搜寻救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四艘船舶,它们就是"珠监拖一"、"珠航标一"、"南海巡32"、"南海巡33"船.近两年来,他们执行海上消防救火任务3起,船舶搁浅、碰撞、翻沉等海事救助9起,救起落水人员29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和当地政府赋予的珠海海事局海上搜救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型高性能海洋救助船主要用于海上遇难船舶的人命救生、以海上人命救生为目的的救助拖曳和消防灭火等救助作业,它要求船舶具有较高的应急救助航速。简要介绍南海救101船研发设计中,针对已定主机功率和大装载量限制条件下,为达到22kn应急救助航速,对该船进行不同主尺度、不同吃水、不同纵倾浮态、带导管螺旋桨和不带导管螺旋桨、双桨推进和三桨推进等不同船型方案的船模快速性试验研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海洋救助拖船是对海上遇险人员和船舶实施有效救助的专用船舶.为对接我国海洋战略发展需求,要适应在深远海大风浪恶劣海况条件下对海上遇险人员和船舶的有效救助.针对海洋救助拖船适应深远海救助需求的基本功能设置,就船舶救助和人命救生的拖曳救助作业、对外消防灭火、海面人命救生、海面搜救、获救人员救治及保障等主要设备及设施配置作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2.
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忠  郑士君  韩成敏  王伟彬 《机电设备》2006,23(1):I0036-I0038,I0040
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采用了全新的船舶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与先进的船舶管理模式相结合,以船舶实时运行数据为基础,成为船岸安全与技术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玉南 《船海工程》2006,35(4):110-113
依照营运船舶特别是离岸时间较长的船舶特点,分析确保船舶运行的信息管理策略;建立船舶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构建系统功能,并提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字化性能平台促进科技自主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对船舶设计基础共性技术研发的一种思考,提出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字化性能平台”的设想。这一性能平台是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以虚拟技术、网络协同、远程交互技术为手段,开放式和加盟式一体化的综合集成系统。在这种数字化性能平台上,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可以全面地对船舶的安全性能、综合航行性能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的流体动力特性进行预报、评估和优化,成为新型舰船、新型海洋平台和海洋结构物研究开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促进船型开发和设计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项峰  郭国平 《船海工程》2007,36(2):132-134
对港口水上交通安全现状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是保障水上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的前提,对国内外各种不同安全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着重地介绍规范化安全评估(FSA),以期能够更好地找出适合我国海运事业发展的方法,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新造船舶试航过程具有诸多的特殊性,也存在很多事故隐患,其安全性不容忽视。在诸多新船试航事故中,主机失控是其中重要的隐患之一。采用FSA方法对试航过程中主机安全性进行评估,通过建立故障树(FTA),找出引发主机失控这一安全隐患的最小径集,在此基础上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确保新造船舶航行试验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为了提高船舶安全性能,船舶双电站设计是一种趋势。船舶双电站主要由船舶前后电站及集中的功率管理系统组成,能够实现对船舶电网的智能控制,本文主要是对船舶双电站的组成、控制原理、通讯实现等内容进行研究,为后续船舶双电站的设计提供一个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汪益兵  杨燕斌 《船舶工程》2017,39(10):70-74
结合分析基于CBM的船舶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了系统实施流程、技术和功能架构;通过开展状态监控技术、综合诊断技术以及健康评估技术的研究,进行综合状态评估,实现船舶设备健康管理。最后,从数据采集、状态评估、性能预测和维修决策支持等方面对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基于CBM的船舶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船舶设备健康状态及趋势的实时知悉,并对使用、维修活动的决策提供了辅助支持功能,从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船舶设备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以太网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定位系统是现代深海船舶和海洋平台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以"锋阳海工"号铺缆船为目标,进行了实船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该控制系统经1:13的水池模型验证,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基于3G的船舶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现实,该系统实现了实时、高速传输包括声音、图像在内的船舶动态信息,以满足设在陆地上的管理控制中心实时掌控船舶的运行状况,以保障船舶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