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信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机动车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与车辆购置税征缴数据系统相挂钩,对提升车辆出厂合格证信息管理水平,加强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根据《通知》,机动车生产企业(包括国内和进口机动车生产企业)从2013年4月1日起使用新版"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增加填报、上传车辆配置信息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贾岩 《专用汽车》2013,(7):46-49
目前,我国政府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实行的是行政许可制度,《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成为国家准许车辆生产企业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而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以下简称合格证)是机动车生产企业印制并随车配发的、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件。对于机动车制造商来说,合格证是机动车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消费者来说,合格证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投保、注销等手续时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文件之一;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合格证管理是管理机动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合格证管理新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怀彬 《摩托车》2005,(8):19-19
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以下简称合格证)是办理包括摩托车在内的所有国产机动车注册登记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之一,也是机动车生产企业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对机动车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管理,有效防范被盗抢、走私和拼装车辆违法入户,打击倒卖、伪造、假冒合格  相似文献   

4.
关于规范机动车产品出厂合格证管理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以下简称合格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必须提交的法定文件之一,也是车辆生产企业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提高车辆注册登记工作的效率,加强和完善对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管理,并有效防范盗抢、走私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关于规范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管理的通知》(发改产业[2004]2881号)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信息上传及管理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05]1927号)的有关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机动车生产企业应向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合格证信息管理工作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传送所配发的全部合格证的基本信息,建立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从2005年5月1日起,所有免上检测线的轿车产品在出厂时,均须随车配发符合规定的合格证。到2005年9月1日,所有的机动车辆产品出厂时均配发合格证。这是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昨天发布的《关于规范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管理的通知》中规定的。对于违反《通知》规定的机动车生产企业,将被撤销其有关产品、停止产品申报直至撤销车辆产品的生产许可,并不予注册登记。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08,(4):41-41
近日,为加强我国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管理,进一步规范机动车产品合格证管理,加强生产一致性管理,打击倒卖、伪造、假冒合格证等违法行为,防范被盗抢、走私和非法拼装车辆办理注册登记,根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和机动车注册登记工作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联合发文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管理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05]1927号)》,以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生产企业合格证的监督管理。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国家发改委加强对整车出厂合格管理的一个强烈信号。《通知》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机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监管,上海市机动车维修行业从12月1日起启用2015版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2014年版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使用有效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维修行业管理部门要求各有关单位加强对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的领用、发放管理,严格  相似文献   

10.
<正>说了多年的"产品一致性"问题终于有了一个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工信部今年109号文颁布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文中明确规定这是一项监督管理制度,而车辆生产企业是生产一致性的责任主体,要求其保证实际生产销售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并持续符合国家政策和管理规定,以及强制性标准、法规要求。"生产一致性"问题由来已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技术》2005,(8):32-32
各汽车(含挂车)、摩托车、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关于规范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管理的通知》(发改产业[2004]2881号)(以下简称《通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委托开展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推广应用工作的函》的有关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机动车生  相似文献   

12.
车辆生产一致性管理是根据工信部工产业〔2010〕第109号《公告》,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管理办法。按照该《公告》附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的定义,车辆生产一致性指实际生产销售的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车辆生产一致性管理目的很明确,就是规范车辆生产企业行为,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8月27日,工信部网站公布了《关于对2017年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18家车辆生产企业的通报》,共涉及18家企业的3 163辆新出厂车辆。并约谈了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辆生产企业。可以看出,工信部此举一方面源于公安交管部门的反馈信息,一方面来自工信部的一致性监督检查。存在问题企业:不限于18家《通报》说:工信部对2017年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在办理新出厂车辆注册登记时发现的"涉嫌违规"汽车产品进行了逐一核查,确认共有3 163辆新出厂车辆存在违规行为。此外,在工  相似文献   

14.
1《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正面项目要求1.1《机动车出厂合格证》上1/3幅面分2行居中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出厂合格记"(或"机动车底盘出厂合格证"),字体应采用宋体,字号应采用1号字,颜色可采用红色;  相似文献   

15.
《专用汽车》2011,(7):54-54
6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司在北京召开了道路机动车辆合格证管理座谈会,研讨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合格证管理工作。参加会议的有一汽、东风、上汽、江淮、重汽、北汽福田、大长江、五羊本田、时风、中集车辆等10家汽车、摩托车、低速汽车和专用车生产企业。工信部产业司司长郑立新指出,一年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公安部2004年12月13日联合下发通知规定,从2005年7月1日起,摩托车必须配备国家统一监制的出厂合格证.新版合格证有A4纸大小,正面为工厂标志,背面为技术参数表,相当于摩托车的“身份证“.通知要求企业必须在政府部门监管下,实行一车一号,10月1日起进入国家统一的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这一方案实施后,摩托车企业瞒报产量、偷税漏税的状况将得到控制,有效打击市场上假冒伪劣拼装现象.业界称,这一措施的直接好处是打击了市场上的假冒伪劣拼装车辆,但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整个摩托车企业的产销量数据将更加真实,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完全凭实力说话.……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发改委、公安部2004年12月13日联合下发通知规定.从2005年7月1日起.摩托车必须配备国家统一监制的出厂合格证。新版合格证有A4纸大小,正面为工厂标志,背面为技术参数表.相当于摩托车的“身份证”。通知要求企业必须在政府部门监管下,实行一车一号,10月1日起进入国家统一的合格证信息管理系统。这一方案实施后,摩托车企业瞒报产量、偷税漏税的状况将得到控制,有效打击市场上假冒伪劣拼装现象。业界称,这一措施的直接好处是打击了市场上的假冒伪劣拼装车辆.但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整个摩托车企业的产销量数据将更加真实,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完全凭实力说话。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5,(3):58-60
国家加强机动车出厂合格证规范管理;西部最大汽摩涂料生产基地奠基;银钢服务湖南片区商户见成效;鑫源引进韩国大林技术;重庆大排量摩托批量出口欧美;劲隆召开西北六省市场营销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仓栅式半挂车载货空间大,易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改装和超载超限运输,成为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移动风险点,是目前公安交管部门严格监管的重点车型。本文立足公安交管车辆登记管理工作实际,介绍分析了仓栅式半挂车主要技术标准要求,分别分析了新车、在用车、旧标车车辆登记环节发现的常见问题情形,最后提出了严格《机动车出厂合格证》发放管理、推进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落实和加强机动车注册登记、路面通行管理等方面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产品法规认证包括工信部公告、生态环境部信息公开、认监委强制性产品认证、交通部道路运输车辆达标公告.据此,注册登记车辆应随车配发合格证、车辆一致性证书、环保随车清单,营运车辆还应具有车辆营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