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勇 《上海汽车》2004,(4):37-39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不断出现,使汽车插上了智能化翅膀。智能汽车正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并成为人们最为青睐的高级宠物。在汽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SP)、汽车惯性导航系统(INS)、智能巡航系统(ICC)、各种雷达避撞系统纷纷登台亮相之时,出现了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2.
正智能网联汽车是集合汽车自动化驾驶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网联汽车包含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车联网(V2X)两种发展路径。国外多数采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优先车辆智能化的发展,再进行少量的设施布局,我国由于信息化通讯方面的优势,选择同时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道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最早推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iDrive的宝马汽车,一直致力于汽车智能化控制的研发与应用。时至今日,宝马汽车的这套iDrive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在各领域应用的深化,宝马汽车提出了移动互联技术整合在iDrive系统中,与高效动力(EfficientDynamics)系统向呼应,成为宝马汽车未来在行走系统和智能控制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汽车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能够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另外通过智能技术和车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能够大幅提升汽车性能和能源利用率。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不仅顺应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场景和价值,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智能转向照明技术是实现智能化高级前照灯系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智能转向照明技术的出现,使汽车在夜间转弯时的“视觉盲点”现象成为过去。海拉的智能转向照明技术,其核心控制单元是一个策滑率感应器  相似文献   

6.
汽车智能网联系统是当前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对于汽车性能提升以及汽车使用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及技术,并提出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智能化、互联化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举行了一场有关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峰论坛。论坛指出,只有智能驾驶与互联驾驶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能,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从智能化来看,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网联化方面,车联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正日渐普及,汽车实时在线成为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已宣布自2017年起强制安装车对车通讯系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智能化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智能汽车已成为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并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梳理汽车产业经历的4次技术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智能化技术革命的内涵和外延,即汽车的智能化不仅是汽车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智能化操控行驶水平的提升,还包括以汽车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智能化发展甚至跃升,在更大范围内还逐步向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渗透,三者共同构成了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和横、纵体系。我国前期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与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已经为发展智能汽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正面临引领全球汽车智能化的巨大机遇。在积极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应充分发挥制度和体制优势,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布局,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和智能交通甚至智能城市协同发展,加快占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正电动智能超跑SUV荣威MARVEL X是全球首款量产智能汽车,搭载了"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功能,可以支持智能化停车库,实现停车场自主行驶、车位寻找、车位识别、车位驶入驶出等智能驾驶场景。其拥有双巨屏智能集成交互系统、豪华底盘、梯形连杆后悬等6大豪华舒适标配,以及AR增强现实技术、无线智能给电系统、AI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互联网汽车智能系统(斑马3.0版)等6大智能科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智能交互是提升车辆系统性能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全方位的人机交互可以满足用户差异化的驾驶需求,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为此,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智能交互的分类和技术构成,从功能角度阐述了智能交互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底盘正由传统底盘向线控底盘过渡。为了追求更高的执行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及更好的安全性,智能驾驶汽车要求底盘系统能够尽可能取消执行机构间的机械连接,用电信号来传递指令。其中,线控转向是线控底盘中控制横向运动的核心部件,是汽车高阶智能驾驶的重要执行机构。文章介绍了转向系统发展历程,讨论了线控转向技术难点和优势。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典型无人车的转向系统和应用特点。阐述了汽车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线控转向系统是高阶智能汽车的核心执行机构之一,并对基于线控转向系统的智能驾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对智能汽车的智能化等级划分标准,以及智能汽车的技术体系架构的组成,介绍了环境感知系统,智能汽车的检测方法及智能汽车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简介闯红灯提醒、盲区来车提醒、避撞提醒和紧急制动提醒等。最后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被研发及应用;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加重,为了建立新的交通秩序和规范,也需要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支撑智能汽车发展所需要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车辆动力学控制,防碰撞系统,智能速度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新能源技术。文章还概括出我国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智能化技术与绿色新能源技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将逐步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技术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在2018年初公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明确2020年中低级别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2017年大专职业院校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2018年中职与技工院校开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技术专业》,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机械联合会联合主办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是赛项之一),旨在辐射、引领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本文将扼要阐述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赛项所涉及的智能网联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被研发及应用;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加重,为了建立新的交通秩序和规范,也需要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支撑智能汽车发展所需要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车辆动力学控制,防碰撞系统,智能速度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新能源技术.文章还概括出我国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智能化技术与绿色新能源技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汽车行驶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控制动系统(EBS)及动态控制系统(VDC)已成为当今汽车上的重要安全装置.文章介绍了制动控制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和发展,阐述了汽车制动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指出了汽车智能制动控制技术正在向动态控制系统(VDC)发展的原因,以及制动防抱死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汽车电控制动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成为互联网当中高度自动化的智能终端.智能化的汽车依赖于高效、可靠的车载网络通讯系统,以太网技术以自身的优势引入汽车通讯领域,给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已成为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基础.文章结合当前车载网络技术的现状和需求,从汽车智能化的角度对车载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并对未来车载以太网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汽车摩托车配件企业需求的分析,建立了智能化商务系统的模型。研究了汽车摩托车配件电子虚拟市场的体系结构,构建了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功能结构,根据对谈判机理的研究,提出了汽车摩托车配件智能谈判系统的框架结构和谈判服务的过程。基于对3个子系统在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的应用研究,讨论智能化商务系统的优势和不足。研究表明,该系统利用ASP模式和智能化技术较好地满足了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商务的需求,并且实现了智能化。  相似文献   

19.
从当前汽车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汽车外后视镜电子化和超大尺寸平视显示器技术、电动全轮驱动系统和手机远程操控技术、地图数据规模化采集和无线充电技术、驾驶员注意力系统和地下数据探测技术、线控制动和镁合金零部件等技术,为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的重点方向,文章以这些核心技术为突破点,来重点谈谈汽车智能化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汽车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前汽车上只有几个单独的系统利用汽车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现在系统越来越多,为了简化线束的数量和智能地进行数据交换,汽车上大量使用汽车车载网络系统,个别高级车型使用的汽车控制单元达50多块,所以,汽车维修人员要想把整个汽车电气原理搞懂,必须参考各个车型车载网络拓扑图。本书的特点如下:(1)车型全。书中几乎涵盖了2012-2017年上市的所有高档汽车,包括8种车系,近百种车型。(2)车型新。包括奔驰E级轿车(W213)、奔驰GLA汽车(X156)、奔驰GLC汽车(X253)、新宝马5系(G30)、宝马7系(G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