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侧面碰撞对乘员损伤的严重性,运用试验法和仿真法对某车型的侧面碰撞性能和乘员损伤进行研究。通过对车身侧面结构变形、速度响应、乘员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大壁障侧碰和75°侧柱碰的碰撞特性,并提出了B柱、前后门、门槛梁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相较于MDB壁障侧碰和90°侧柱碰,大壁障侧碰和75°侧柱碰对车身耐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前后排乘员造成了更严重的损伤。通过对侧面车身结构的优化,有效地降低了车身各部位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增大了乘员的生存空间,提升了车身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法规的制定对于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汽车耐撞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从而降低了侧碰事故中乘员受重伤和致命伤害的风险。从我国第一部侧碰法规的提出,到如今更高标准的2018版C-NCAP规程的问世,汽车侧碰安全测试标准不断提升,使得车体侧面结构的吸能和传力设计也面临新的考验,对汽车侧碰安全性能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整车碰撞仿真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对乘员约束系统仿真优化而言浪费较长。利用整车侧面碰撞仿真动画结果,用子系统方法进行侧面碰撞仿真模拟,优化侧面气囊参数,可以有效地模拟侧碰工况,并极大地节省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轿车为实例,结合整车侧面碰撞试验,就乘员舱设计中白车身、车门、内饰、座椅等具体结构作了一些分析,指出合理地设计乘员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侧面碰撞事故中对乘员的伤害,针对国家侧面碰撞法规以及 C-NCAP 的要求,分析和探讨了提高轿车侧碰被动安全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侧面柱碰及侧面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特点,选取某B级轿车分别进行了Euro-NCAP中侧面柱碰试验和C-NCAP侧面可变形壁障(AE-MDB)试验。分析了车身加速度以及假人伤害特点,结果表明:侧面柱碰撞相比可变形壁障碰撞对乘员有更大的损伤风险,车身加速度更大,车身侵入量更大、局部变形更严重。为减少侧面碰撞伤害,需要增加碰撞侧车身局部强度,避免小区域重叠刚性碰撞。  相似文献   

6.
1 东风本田CR-V汽车辅助保护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东风本田CR—V汽车辅助保护系统主要由SRS控制装置、前碰撞传感器、螺旋线束、驾驶座侧安全气囊、前乘员座侧安全气囊、驾驶座侧侧面安全气囊、前乘员座侧侧面安全气囊、驾驶座侧侧面碰撞传感器、前乘员座侧侧面碰撞传感器、座椅安全带张紧器、座椅安全带锁扣张紧器和乘员位置检测系统(OPDS)等组成,其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我国道路交通伤亡的人数是全世界最高的。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尤其是碰撞安全性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考虑的重要因素。2006年7月1日,《乘用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侧碰)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后碰),这两个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汽车安全标准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对汽车生产厂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是专门针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安全装置,在发生侧面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能有效地减少乘员受伤害的程度.文章从2013年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依据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进行的侧面碰撞试验中,选取了10个车型,包括轿车和SUV,每个车型分别进行了有侧面安全气囊、气帘和没有侧面安全气囊的侧面碰撞试验,结果表明配备侧面气囊和气帘的汽车能对乘员头部和上部肋骨提供更好的保护,但对中部和下部肋骨的保护效果一般,可以看出侧面气囊和气帘能对乘员头胸部提供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某款车型在侧碰中,由于门护板连接钣金的普通塑料卡扣连接力较小,碰撞冲击力较大,门护板易弹出对乘员造成伤害,因此设计了防撞卡扣。门护板防撞卡扣作为门护板和钣金的重要连接件,在车门侧碰中起到连接和缓冲作用,防止汽车侧碰时,门护板的塑料卡扣脱出而导致的门护板与乘员发生碰撞。本文介绍了某车型车门装配线装配门护板时,门护板防撞卡扣和钣金卡扣座孔不对中,防撞卡扣不能装入,导致门护板边缘和钣金间隙大。通过分析,对防撞卡扣定位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使其满足对中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8CNCAP草案及2012CNCAP,进行某A级车侧面碰撞性能的对比分析,通过侧面结构的侵入量、侵入速度的对比分析,明确该车型2018CNCAP侧碰性能水平。并结合CAE分析及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在相关性良好的整车模型基础上,开展基于侧面结构及材料的优化设计,确保乘员生存空间及乘员舱侵入速度满足项目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试验条件及要求,提出车身B柱断面截面系数分析及计算方法。首先,依据汽车侧面碰撞试验条件,建立B柱力学简化模型,计算出B柱典型位置的碰撞载荷;再根据简支梁弯曲强度理论,分析计算B柱典型断面的最小截面系数;然后结合B柱侧碰变形趋势对人体伤害的影响分析,初步设定B柱各位置断面的截面系数;最后,通过对某标杆车型B柱数据的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侧撞试验台是一种新近出现的成本较低、研究车辆在侧面碰撞中车门侧面结构耐撞性及侧面内饰和侧面安全气囊对乘员保护作用的部件试验台。本文研究了实车侧面碰撞中车门的速度特征以及乘员的伤害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实现的侧撞试验台方案,对台车进行了结构设计,最后在动力学和运动学上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在侧碰中常出现车身侧面侵入量较大,导致侧面安全得分较低的现状,对轿车乘员舱刚度的优化与匹配进行了研究。将车身侧面碰撞区域划分为6个分区;通过整车侧面碰撞仿真,并结合正交优化得到了借助改变材料厚度和选用屈服强度高的材料来提高轿车侧面结构抗撞性的方案组合、各分区刚度的匹配和分区刚度与乘员伤害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整车侧面碰撞6个分区的刚度可明显分为高、低两组,各组的刚度曲线均呈"山峰"状,且组内和组间的刚度都存在一定的关系;优化方案对侧面结构抗撞性的改善最终体现为各刚度曲线同步上升,最后推算出了"峰值"刚度与乘员胸部得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侧面碰撞条件下远端老年乘员的运动学响应和损伤机理,首先利用老年人体模型CHARM-70建立台车模型,然后建立整车AE-MDB侧面碰撞和侧面斜柱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整车碰撞仿真并提取非碰撞侧B柱底部加速度脉冲,最后,基于THUMS_AM50_V4.0人体模型和老年人体模型CHARM-70建立单乘员和双乘员台车仿真模型,进行AE-MDB侧面碰撞和侧面斜柱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在侧面碰撞中,安全带无法有效限制远端乘员因惯性而导致的侧向偏移;在单乘员台车仿真中,远端老年乘员头部和颈部损伤值远小于阈值,但胸部出现大面积严重肋骨骨折;在双乘员台车仿真中,远端老年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出现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5.
对交通事故分析表明,大约40%的事故是汽车的侧面碰撞事故,造成重伤或致死的交通事故中30%-40%也是侧碰事故。综合介绍了国外开展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的方法和部分重要参数,并对实车撞车试验法、汽车部件试验法和混合试验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开展侧面碰撞试验研究宜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了解侧碰远端乘员保护中不同性别乘员在碰撞过程中的响应差异,基于Euro NCAP2020远端乘员保护试验及评价规程进行了某车型的侧碰滑台试验,并根据侧碰滑台试验中远端乘员的运动及其响应原理,对比分析了男性乘员(WorldSID 50th)和女性乘员(SID IIs 5th)运动姿态,伤害情况及响应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SID IIs 5th女性乘员下颈部弯矩最大值约为WorldSID 50th男性乘员的2.2倍,女性乘员的腹部压缩变形量平均比男性乘员小约50%;女性乘员头部3 ms合成加速度和颈部弯矩响应时间均比男性乘员响应时间提前约12 ms。此研究为未来深入开发侧碰远端乘员保护方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传统遮阳板操作特性、工作原理及车辆碰撞时乘员头碰校核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将汽车遮阳板纳入整车被动安全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改进遮阳板翻转机构增加电磁装置并结合控制策略,确保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遮阳板可以做出有利于乘员保护的动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汽车安全性能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汽车安全性通常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包括合理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约束系统。车身结构件变形吸收能量以减轻对乘员的冲击,利用乘员约束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并减轻乘员和车内部件发生二次碰撞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汽车被动安全性能是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员的伤害。汽车事故主要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滚翻等。美国是最早制定正面碰撞安全法规(FHVSS208)国家。1999年美国NHTSA统计,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约占49%,侧面碰撞约占25%,追尾碰撞约占22%,汽车碰撞试验重点是正面碰撞。 为了满足强制性碰撞法规,法规要求需配备安全气囊系统,为车内乘员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提供更好的保护。如果没有安全气囊,即使使用了安全带的乘员,特别是驾驶员,在严重的碰撞中,他们的头部、脚部、颈部也会与汽车内饰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对降低正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阐述了针对C-NCAP侧撞要求中对于改进乘员保护所需的工作,基于侧面碰撞试验结果,分析了侧面气囊对乘员姿态控制和身体各部位的保护机理,提出了侧面气囊的设计思路。并结合某一车型的实际侧面碰撞性能提升开发过程,利用多次侧撞台车试验优化了侧面气囊并在整车侧撞试验中验证了气囊对假人胸部和腹部在C-NCAP中最易失分部位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安伞法规关于不同碰撞形态下对乘员侧面保护的要求,进行了侧安全气囊集成于内饰侧面约束系统中的参数优化及系统验证,并在实车碰撞中证明了气囊参数满足可变形壁障侧面碰撞形态下对正位坐姿乘员的保护要求.针对TWG(国际轿乍生产联盟、轿车乘员约束系统委员会、高速公路保险机构)关于离位坐姿乘员在气囊爆破中的保护要求,进行了侧气囊参数校核与约束系统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