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柴油机曲轴皮带轮转动惯量的限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曲轴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关系到发动机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安装在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皮带轮的转动惯量会严重影响这一指标,因此有必要对其限值进行研究。通过对康明斯B/C系列柴油机曲轴轴系进行的强迫扭振计算,给出了附加的动力输出皮带轮转动惯量的限值,分析了常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曲轴前端增加动力输出皮带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扭转振动是发动机一个重要的动力问题。本文用模态分析方法研究曲轴系统扭转振动。已经证明,曲轴系统扭转模态与车自由度扭振系统是等效的。进一步讨论曲轴系统扭振模态试验方法,指出用线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扭振响应是行之有效的和说明如何分离曲轴系统扭振模态。本文最后根据扭振模态原理,建立模态频率响应函数,应用模态数据确定发动机临界转速,计算曲轴扭振变形、应力和截面扭矩等响应。  相似文献   

3.
3缸发动机的结构特点使得其惯性力和力矩相对于4缸机难以平衡,其曲轴系的扭转振动更难控制,从而严重影响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NVH性能。为改善发动机曲轴系扭振及整机NVH性能,采用一维与三维多体系统仿真体系对某3缸发动机扭转振动进行了分析预测,并进行试验验证,而且对3缸机的扭振特性与扭转控制进行了深入解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虚拟样机能够精确地复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态,其曲轴系上采用的非承载式曲轴扭振减振器使该款发动机的扭振保持在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4.
曲轴的扭转振动是影响发动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曲轴扭转振动是发动机研发过程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两款不同的直列四缸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用测速齿盘作为发动机扭转振动的测量信号齿盘,介绍了测试齿盘的测试方法,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发动机扭振试验测试,为发动机性能改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单质量飞轮是装在发动机曲轴后端的一个盘状零件,通过与离合器或连接盘和变速器传动件连接来传递动力。目前单质量飞轮转动惯量均为定值,在控制降低发动机高速阶段曲轴扭振和低速阶段转速波动时存在设计矛盾。文章论述一种应用于中小型高速汽油机的既能稳定转速波动又能减少曲轴扭振的飞轮总成设计。  相似文献   

6.
曲轴的扭振严重影响发动机寿命及NVH性能,目前,工程上普遍采用单一的集总参数法对曲轴进行扭振分析,由于缺少相关的验证过程,所得的仿真结果置信度存疑,只能依赖台架试验结果来证明,费时费力,不利于CAE分析改进.本研究提出一种校核修正方法来建立具有较高置信度的发动机曲轴系统仿真模型进行扭振分析,详细讨论了集中模型中各个自由...  相似文献   

7.
康明斯ISLe柴油机硅油曲轴扭振减振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康明斯ISLe柴油机硅油曲轴扭振减振器设计开发和研制过程。结果表明此减振器的减振性能优良,能够将曲轴前端的扭振振幅从0.43。降低到0.12°,满足康明斯设计标;隹;此减振器满足康明斯标准6循环工况发动机可靠性台架验证要求,为东风康明斯公司建立了曲轴扭振减振器国产化开发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对发动机曲轴系统的扭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GT-Crank模块建立某V型6缸发动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发动机单缸断油和单缸关闭气门两种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发动机正常发火与单缸停缸时系统扭振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单缸停缸时系统扭振以低谐次为主,扭振振幅较正常发火显著增加,扭转应力变化不明显;单缸关闭气门扭振振幅较单缸断油大;不同气缸断油和关闭气门扭振振幅最大差距分别为16.5%和4.3%。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柴油机的运转中,曲轴是一个扭转弹性系统,有一定的自振频率。因曲轴承受干扰力矩(气体压力产生),而干扰力矩的大小和方向又是周期性变化的,导致曲拐瞬时角速度的变化。飞轮的惯量大,故其瞬时角速度可认为是均匀的。因此曲拐对飞轮便产生相对的扭转摆动,即扭振。当干扰力矩与曲轴的自振频率相等时,便产生共振,使发动机功率受到损失,齿轮的磨损加剧,甚至使曲轴因共振而折断。曲轴上装扭振减震器的目的,便是用来吸收其扭振的能  相似文献   

10.
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日益多元化,混合动力效降低燃油消耗及排放,同时有效的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由于混合动力发动机运行工况较传统发动机更窄,更多的利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高效率区。但是,由于混动系统较传统动力增加了电动系统,为解决整车布置问题,需要匹配更紧凑的三缸发动机。本文基于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研究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曲轴结构及平衡重的设计,并对曲轴的扭振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四平衡重结构并将平衡重偏心30°布置,可以使得在最小力偶的情况下,实现旋转惯性力矩的平衡;该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曲轴扭振的最大振幅为0.070 deg,满足扭振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1.
非调质钢(48MnV)曲轴在AKZ柴油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8MnV曲轴不同强化工艺的疲劳性能对比及与40Cr曲轴冷加工性能比较,优化出48MnV曲轴较佳的强化工艺,同时经过耐久试验、扭振试验和小批用户跟踪试验认证,48MnV曲轴完全能满足AKZ柴油机的可靠性要求,并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东风汽车装用的南充 61 0 2Q柴油机 ,其曲轴皮带轮 (也称曲轴扭震器 )是通过一个锥套及压板 ,由起动爪紧固在曲轴上的。这种结构的曲轴皮带轮与其他结构的曲轴皮带轮的拆卸方法是不同的。有些维修人员在拆卸南充 61 0 2Q曲轴皮带轮时 ,使用专用三脚拉机或用撬棍向外敲击 ,无法将曲轴皮带轮取出。因为曲轴皮带轮内镶有一个锥形套 ,如用拉机或用撬棍向外敲击 ,曲轴皮带轮会因锥套的作用而越来越紧 ,越向外敲击 ,曲轴皮带轮便配合越紧。要顺利取出曲轴皮带轮 ,必须先取出锥套。但常因起动爪拧得过牢 ,锥套与其接合面配合很紧 ,锥套往往难以取…  相似文献   

13.
车用发动机曲轴扭振与整车传动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能准确地反映出发动机装入载货车后扭振情况,应正建立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对CA1150PK2L2T型载货车伟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当量系统的转化和计算,利用汽车传动系统扭振计算程度对CA1150PK212T型载货汽车传动系进行了扭转振动计算。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曲轴多级橡胶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官文斌  牛立志  黄兴 《汽车工程》2007,29(11):991-994
介绍了发动机曲轴系统中应用的多级橡胶阻尼式减振器的结构,提出了各级减振器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多级扭转减振器可以较好地控制发动机曲轴的扭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整车发动机在1700~2900r/min大负荷加速工况下存在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异响的问题,计算并分析了发动机曲轴减振器对于附件系统异响的激励影响,研究了增大曲轴减振器外圈惯量,即减小外圈激励对于附件系统张紧器振动的影响。基于仿真分析,测试改制曲轴减振器样件对于降低外圈激励及张紧器振动的效果。测试结果发现,增大曲轴减振器外圈惯量,可以有效降低外圈激励。因此在设计开发时,在满足内圈扭振角度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降低曲轴减振器外圈角加速度,由此可大幅降低附件系统张紧器的振动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车辆行驶中突然熄火。初步检查结果是发动机无喷油和点火,前曲轴皮带轮损坏,同时其下部的曲轴位置(参考)传感器测量电阻值为无穷大,表明此传感器也损坏。更换曲轴皮带轮和曲轴位置(参考)传感器后,发动机有喷油和点火,但是车辆不能发动。再次进行多项检查和模拟试验,还是不能发动。  相似文献   

17.
一种能防止汽车发动机振坏的橡胶圈,最近由航空航天部第四研究院42所研制成功,新型橡胶圈与金属件轮毂、皮带轮等组并已批量生产.成扭振减振器,首次安装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东风货车上.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两种联轴器和两套支撑系统进行了发动机扭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架支撑系统和联轴器会对发动机扭振试验结果产生很大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发动机采用不同支撑系统时,传感器支架振动也会不同,从而造成扭振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利用某发动机扭振仿真模型,提取影响系统扭振的因子,并进行敏感度分析,发现联轴器主动端惯量是影响发动机扭振综合幅值的主要参数。为保证扭振试验有效性,建议应根据不同试验目的,采用不同试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小型高速发动机一般都采用橡胶式扭振减振器.这种减振器是利用惯性块的惯量和橡胶的弹性来改变原系统的扭振特性,并依靠橡胶的内摩擦阻尼吸收部分振动能量,使曲轴扭振得以减弱.橡胶式扭振减振器与上海牌轿车680Q型汽油机原装用的摩擦片式减振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重量轻、成本低、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上海牌轿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南昌柴油机厂X6110型柴油机样机凸轮轴齿轮断齿事件进行具体分析后,认为是由于曲轴扭振过大而使凸轮轴齿轮承受巨大的瞬时冲击力矩所造成。当采用重新设计的扭转减振器后,通过试验表明,发动机扭振振幅以及凸轮轴齿轮瞬时冲击力矩已明显减小,从而使X6110型柴油机顺利通过2000小时耐久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