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分析了道路滑行阻力的试验方法。结合某在研车型试验数据,对比了国六标准与国五标准中道路滑行阻力试验方法的区别。并设计了道路行驶阻力处理软件,介绍了该软件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利用该软件可快速计算出整车道路滑行阻力曲线。  相似文献   

2.
后处理装置是国Ⅳ实施阶段机动车的关键部件,机动车需要加装排气后处理装置才能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要求。为了保证后处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HJ 451-200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和GB/T 18377-2001"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对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性能和试验方法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对这两个标准的研究,建立了后处理装置试验平台,满足了标准中试验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Ⅰ型试验是轻型汽车在常温下冷启动后排气污染物的排放试验,用于检测轻型汽车在冷启动时排放污染物是否满足国家限定标准的一种必要手段。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也即国六的发布,相较与之前国五的Ⅰ型试验的试验方法及排放限值标准均有很大不同。为响应国家发布的国六标准,全面落实国六排放限值标准,保证车辆在开发阶段污染物满足排放限值,针对轻型汽车中混合动力汽车的Ⅰ型试验做了详尽剖析,并分析解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国六Ⅰ型试验的的试验内容相较国五Ⅰ型试验的差异点及其污染物排放量如何计算。  相似文献   

4.
国六标准中滑行法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在国五标准迭代法基础上增加了固定运转法,不同滑行法可能导致整车排放和油耗试验中转鼓加载力不同,进而影响整车排放和油耗结果。针对两种驱动形式车辆,分别采用两种滑行方法(固定运转法、迭代法)进行WLTC (Worldwide Light-Duty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工况常温冷启动气体污染物排放和油耗试验,对比结果差异,为后续整车转鼓试验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及欧美等国就儿童约束系统固定装置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并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文重点分析美国、欧洲法规及我国标准中有关儿童约束系统ISOFIX固定装置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指出其主要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六标准的发布,其中Ⅳ型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加严,新增Ⅶ型加油过程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这两项试验主要针对燃油系统,这对燃油系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燃油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大挑战,其中核心零部件碳罐总成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涉及到Ⅳ型和Ⅶ型试验是否合格。文章从碳罐的要求、设计过程、验证过程等方面简述应对国六法规标准的碳罐的设计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7.
部分主要城市在2019年开始执行国六排放标准法规,各大主机厂不断对国六燃油汽车的研发,并逐渐由台架试验往整车实际道路试验发展。文章选择满足国五的轻型车,参考法规要求,主要研究实际道路排放试验中CO、NOx和PN的排放结果。研究发现在RDE实验中,CO主要集中在城市与高速工况下生成,激烈驾驶持续时间越长NOx的排放量越大,而国五轻型车在PN控制方面,还面临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王作函 《商用汽车》2007,(7):104-105
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拉动了柴油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汽车排放标准正从国Ⅱ向国Ⅲ过渡,柴油机技术升级也正处在关键时期。对于柴油机而言,要满足国Ⅲ以及未来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先进的柴油喷射系统是其核心技术,但从目前国内市场看,该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主要供应商有博世、德尔福、电装等。虽然国内有些企业已开发出燃油喷射系统,但都处于试验或准备小批量生产阶段,并不是十分成熟。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乘用车道路滑行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基于轻型车国六标准的道路滑行法(简称国六滑行法)和基于国五标准的道路滑行法(简称国五滑行法)在阻力模型建立、滑行时间计算和试验结果修正等方面的差异,并开展了实车验证。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六滑行法比国五滑行法阻力大。  相似文献   

10.
国Ⅳ摩托车排放标准是与欧洲摩托车排放第Ⅳ阶段标准相对应的,而现在执行的摩托车排放国家标准是等效采用欧Ⅲ摩托车排放标准的。摩托车国Ⅳ排放新标准囊括了所有关于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的试验方法及限值要求,适合L3、L4和L5类车,对Ⅰ型试验和Ⅱ型试验的限值进行了加严修订。  相似文献   

11.
SCR后处理装置作为机动车满足国IV排放标准的关键部件,其耐久性和可靠性对整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参考HJ 451标准中规定的振动试验方法,通过对多种类型的SCR后处理装置进行振动试验,分析和总结了振动失效的主要方式及其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汽车SCR后处理装置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照国六标准GB18352.6-2016,对一辆装备GPF的国六轻型直喷汽油车,采用标准道路循环(SRC)在整车耐久转鼓上运行16万km耐久试验,每间隔1万km里程进行国六I型排放试验。结果表明:随耐久里程增加,PN/PM排放明显降低,其他排放污染物略有上升,CO_2变化不明显。跑行至5万km时,PN排放比0km时下降了两个数量级,并在后续的耐久跑行中趋于稳定。在WLTC排放测试循环的4个速度段中,低速段(Low)对PN排放的贡献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专用汽车》2014,(5):92-92
根据环保部的批复意见并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上海市政府于近日发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实施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通告》(沪府发[2014325号),明确本市从4月30日起实施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 为配套实施机动车国V标准,上海市已经在2013年11月起全面供应了国V的汽柴油。该市实施国V标准的车辆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总质量小于3500kg的轻型汽油车,另一类是公交、环卫、邮政用途的重型柴油车。详细的国V达标车型可以在上海市环保局官网“关注专题”栏目中查询。  相似文献   

14.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国内率先建成了目前国家要求的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22项专项标准的全部试验检测能力。主要设备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进口,主要  相似文献   

15.
依据GB 18352.5-2013Ⅰ型试验循环,对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某汽油轿车分别使用MTF94和BOT303两种手动变速器油的THC、NMHC、CO、NOX和CO2排放特性及油耗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该车使用MTF94和BOT303两种手动变速器油的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油耗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在国内率先建成了目前国家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22项专项标准的全部试验检测能力。主要设备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进口,主要检测能力包括:电动汽车整车、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电磁兼容试验,  相似文献   

17.
从型式认证试验项目和型式认证试验排放限值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汽车排放标准与欧盟汽车排放指令的相关性及不同点.介绍了为满足国Ⅳ阶段排放要求中国汽车产品所采用的排放控制技术.通过试验,分析了中国汽车产品的排放性能现状,从技术上找出差距及补救措施,并对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欧盟市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欧、美相继出台了关于工业车辆环保的EC及EPA分阶段实施的排放标准,这成为了我国内燃叉车准入欧美市场的技术壁垒。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安徽合力的技术中心及相关部门经过主要零部件的选型、整车设计、试验、改进、再试验……,并积极邀请国  相似文献   

19.
两种正面碰撞标准的试验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鹏 《天津汽车》2005,(2):21-25
介绍了两种正面碰撞标准的制订过程,并进行了技术要求的对比。从数百次的正面碰撞试验中,选出比较有典型意义的车型进行两种碰撞标准的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标准下乘员的伤害指标和车身变形情况,从而分析两种正面碰撞标准评价内容。100%RB碰撞试验考核的主要是乘员约束系统,而40%ODB碰撞试验考核的主要是车身结构。  相似文献   

20.
乙醇汽油对车辆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符合国Ⅰ、国Ⅲ、国Ⅴ标准的3辆试验车上,分别燃用国Ⅴ汽油、低芳烃E10、低烯烃E10 3种燃料,进行了NEDC和WLTC工况下的常温冷起动排放试验,重点对颗粒物(PM)排放量和粒子数量(PN)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工况下,燃用乙醇汽油相比普通汽油能大幅降低车辆的PM排放,低芳烃E10对国Ⅰ和国Ⅲ车辆PM降低效果最明显,分别下降19%和35%,低烯烃E10对国Ⅴ车辆PM降低效果最好,下降46%;在WLTC工况下燃用乙醇汽油能大幅降低车辆PN排放,其中低芳烃E10平均降低43%,低烯烃E10平均降低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