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横向传动轴的轮端万向节一般通过中心螺母与轮毂轴紧固连接,中心螺母紧固的效果与轮毂轴承的工作性能密切相关.如果中心螺母的拧紧扭矩过小,则轮毂轴承的轴向预紧力不足,轮毂轴承的寿命可能会缩短;如果中心螺母拧紧扭矩过大,又可能会存在横向传动轴外万向节柄部拉伸过载的风险.阐述了汽车横向传动轴外万向节与轮毂轴连接扭矩的控制方法,实例分析了汽车横向传动轴外万向节与轮毂之间装配时使用扭矩转角控制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车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螺纹连接失效问题,建立螺纹连接失效模型。通过对引起扭矩衰减、磨损压溃、螺纹脱扣及松脱失效的各项关键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提出通过结构设计优化、扭矩优化、零件质量控制及拧紧工艺优化等改善措施进行验证,最终有效保证整车螺纹连接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轮胎螺母拧紧机在应用中出现的无法柔性化对轮胎五个螺母在分度圆不同的情况下同线拧紧问题,在对现场工况和要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后,对轮胎螺母拧紧机的各个组成部分重新进行设计,提出了通过气缸与直线滑轨结合的方式驱动拧紧轴进行五轴自动变径的设计方案,并且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经现场使用表明,该设计方案切实可行,设备运行稳定,可以满足轮胎五个螺母在分度圆不同的情况下同线拧紧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查找某汽车下摆臂与球销座接头处连接失效的问题,对该处进行了受力分析。结果表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该连接处螺栓夹持力不足造成的。通过接头试验和虚拟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改进措施进行了优化,最后采用扭矩转角拧紧工艺消除了该处接头在装配和路试时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法兰盘凸缘螺母处机械结构进行分析,对电动定扭设备拧紧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对法兰盘凸缘螺母在定扭拧紧时的受力情况建立力学模型,得到了重型商用车变速器法兰盘定扭拧紧时的受力情况,从而给出最为经济和稳定的抗反方案,为以后法兰盘定扭推广打下了理论基础,并给出了法兰盘凸缘螺母定扭拧紧时的反力装置模型,简化了法兰盘定扭拧紧的反力装置结构,并降低了法兰盘定扭方案的难度和成本。  相似文献   

6.
1车轮安装的重要性车轮总成的安装在汽车整车装配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相当重要的工作内容。如果车轮总成安装不可靠,拧紧车轮紧固件时扭矩不足或过大,那么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就有可能松脱,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所以,在产品设计技术文件  相似文献   

7.
在零件装配中,人们常采用锁片、销钉、变形螺纹、尼龙嵌入件、自锁螺母或用化学胶粘结法,甚至用多个螺母拧紧等措施来解决螺纹紧固件的松脱问题.实践表明,采用上述措施,由于其无法克服的缺点,如需增加具有特定功能的锁片、工艺或材料,而且其锁紧功能只有一次有效,不能重复使用,特别是不能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正常使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螺纹紧固件的松脱司题长期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通过解决某车型下摆臂和稳定杆连接接头异响问题,分析了造成夹紧力不足的原因,说明设计不合理的拧紧工艺和被连接件的制造误差会影响连接接头的紧固质量。在考虑被连接件-下摆臂的工艺性和制造成本的前提下,为了提高下摆臂设计制造质量对于连接接头的鲁棒性,将装配方法从定扭矩法改为过屈服点的扭矩转角法,解决连接处扭矩衰减失效造成的底盘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9.
EQ6102缸盖螺栓拉长原因分析及装配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EQ6102发动机缸盖螺栓在装配中拉长的原因,采用人工扭矩转角法对缸盖螺栓进行拧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人工扭矩转角拧紧工艺参数、电动组合拧紧机拧紧工艺参数,保证了缸盖螺栓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10.
所谓捣缸,就是击碎发动机缸体的机械事故,在从日本进口的各类厂牌汽车上时有所闻。大致现象是缸体穿孔,活塞破碎,连杆螺母松脱,连杆变形。原因较为复杂,从多数实例分析,大多与自锁螺母的隐患有关。 传统的连杆螺栓和螺母在加工工艺、加工精度、材料质量、润滑条件、拧紧程度等方面都有差异。螺栓实际轴向拉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汽油机静态扭矩衰减检查中发现高压油管接头静态扭矩衰减较大的问题,文章全面分析产生扭矩衰减的相关因素,并结合DOE试验分析手段对静态扭矩衰减进行评价,提出了几种应对方案并研究其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降低拧紧转速,采用分步拧紧法、合理定义安装扭矩以及均匀布置安装点能有效改善高压油管接头的静态扭矩衰减程度,提高高压油管接头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某车型发动机后悬置螺栓松脱和飞轮壳开裂问题,对发动机飞轮壳进行了强度分析,重新计算悬置支脚螺栓装配扭矩,同时对螺栓的摩擦系数、轴向力和支脚表面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支脚表面质量较差导致了螺栓轴向力不足,引发了螺栓松动,进而导致飞轮壳疲劳开裂。因此对支脚表面进行质量整改,经过市场充分验证,故障得以解决,给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拧紧过程中转角、扭矩、轴力关系,从理论计算及实验检测两方面对扭矩法、扭矩转角法和屈服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以某乘用车后桥扭转梁支撑座安装螺栓为研究对象,对现生产图纸中的拧紧工艺进行理论校核和试验验证分析。采用VDI2230紧固件设计标准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并采用SCHATZ螺纹紧固模拟装配试验分析系统进行了实物件的拧紧试验验证分析,探讨了图纸中的原设计拧紧工艺45 N·m+90°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原设计拧紧工艺理论和试验不符合AW11的要求;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满足产品要求的拧紧工艺参数70 N·m+240°,确保其塑性区域扭矩+转角法工艺满足AW11的图纸要求,且螺栓屈服点到螺栓断裂点的角度范围差在3.1%~8.0%之间,满足试验和理论计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理的螺栓拧紧连接方案、正确采用螺栓拧紧工具、有效的螺栓拧紧检验方法是确保线束中每一个螺栓正确拧紧的重要因素。重点对汽车线束中熔断丝盒、中央电器盒中熔断丝、电源线端子的螺栓连接,以及螺栓连接中动态扭矩、静态扭矩以及扭矩的衰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联接技术的机理,对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法两种拧紧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论证了扭矩/转角拧紧工艺在发动机关键螺栓联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汽车转向机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GA3550矿用汽车样车出现的转向梯形臂扭转变形问题,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转向横拉杆模型,计算其固有模态.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汽车转向机构的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研究转向梯形臂在转向过程和车轮反向跳动过程中承受的扭矩,并与多刚体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仿真分析更为准确地反映了转向机构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某新型变速器法兰盘与副箱主轴为花键连接双螺栓紧固结构,螺栓扭矩大,中心距小,很难同时拧紧,采用手持电动拧紧枪顺次反复拧紧;拧紧螺栓时法兰盘会跟着旋转,拧紧时必须考虑防转和防反力方案。文章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原有拧紧结构,工装与电动拧紧枪固定连接,通过可自由滑动的销子来达到防转和防反力的目的,自动适应两颗螺栓的拧紧。  相似文献   

19.
螺栓装配技术中扭矩法与转角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可控螺纹联接技术的机理,对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法两种拧紧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在两种不同拧紧工艺下影响螺纹联接装配的实质——螺栓的轴向预紧力的分布和散差的比较,并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论证了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在发动机关键螺栓联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气缸盖螺栓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柴油机气缸盖螺栓联接的受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与制定气缸盖螺栓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有关的几个重要试验。结合气缸盖螺栓的联接特点制定了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