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y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 PMC)的face-head区域皮质厚度变化特点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对同时行头颅MRI扫描的105例ALS患者回顾性分析,PMC区A4hf(face-head)区域作为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分为延髓受累和未受累两组,分析临床特点和ROI区域的皮质厚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根据患者延髓麻痹症状、神经系统查体和舌肌肌电图,将延髓受累ALS分为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 LMN)、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 UMN)和LMN+UMN共3组,分析延髓亚组评分和ROI皮质厚度在3组间的差异;将起病年龄、体质量指数、诊断延迟时间、延髓亚组评分和ROI皮质厚度纳入生存分析。结果 (1)延髓受累组ROI皮质厚度明显小于延髓未受累组(-0.198±0.87 vs. 0.235±0.95,P=0.017);(2)延髓亚组评分和ROI皮质厚度在LMN...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找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 UMN)损害的证据对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至关重要,拟通过精细的运动皮层厚度客观、敏感评价UMN损害并进行早期和精确诊断。方法 纳入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ALS患者108例,同时招募健康对照90人。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扫描。纳入的ALS患者首先进行临床资料登记,然后评估延髓、颈髓、胸髓和腰骶髓4个体区是否存在UMN损害。结果 ALS组双侧头面部-延髓区和上肢区的皮质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整体UMN损害阳性组的双侧头面部-延髓区和上肢区的运动皮质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双侧头面部-延髓区的运动皮质厚度在相对应的延髓体区UMN损害阳性组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双侧上肢区的运动皮质厚度在相对应的上肢体区UMN损害阳性组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将运动皮层厚度变薄作为A...  相似文献   

3.
26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杨志尚,王明珠(西安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710061)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以移行细胞癌最常见,良性肿瘤主要为输尿管息肉[1]。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约占泌尿系肿瘤的1%,预后较差[2],但随着检查手段的改...  相似文献   

4.
成人急性白血病100例实验室观察梁长安,葛亚男(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西安710061)急性白血病出血倾向占60%,临床上15%~20%的患者因出血死亡,也有临床上无出血表现,而实验室却有明显异常,它将是影响治疗及预后的一大隐患。为了及时发现及处理...  相似文献   

5.
应用显微解剖方法观察了30例儿童脑延髓外部各群动脉的组成,并用透明法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了8例延髓内部各群动脉的形态特征、供应范围及其与外部动脉群的关系。延髓外部动脉分为前正中群、前外侧群、外侧群和后群。外部动脉穿入脑实质延续为内部相应的各群动脉。前正中群动脉供应中缝两侧包括舌下神经核、部分锥体束等结构。前外侧群动脉供应锥体束和下橄榄核。外侧群动脉供应延髓网状结构、脊丘束和迷走神经背核等。后群动脉至延髓上部逐渐消失,主要供应薄、楔束核等。  相似文献   

6.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严重的视器官疾患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色觉丧失,卒至全盲。其原因不外单纯性(原发性),萎缩和继发性视神经炎后萎缩。前者多由脑脊髓疾患、如脊髓痨,进行性麻痺,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引起;后者多由全身感染,如伤寒、流感、  相似文献   

7.
23例胃及小肠出血的病因分析张宽学,马双余,刘贤宁,张晓辉(西安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710004)胃及小肠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胃出血的病因多能及时明确诊断,而小肠出血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作者报告分析了我院198...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药理学角度介绍了ACEI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常用剂量,特点,副作用及禁忌症,可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及临床医师选用。  相似文献   

9.
高度近视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32例分析张德秀,史传衣,张林0(西安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西安710061)高度近视(highmyopia,HM)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时患有慢性单纯性青光眼(Chronicsimpleglaucoma,CSG),由于HM的某些特...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二个年龄组分析探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方法对老年组38例,非老年组32例进行临床分析,比较 ,结论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高于中青年,头痛症状发生少,意识障碍多见,并发病多,死亡率高,复发低,一旦发生,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40例自发性脑内灶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宋锦宁,谢昌厚,刘守勋(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710061)自发性脑内灶性出血病因复杂,诊治困难,本文就资料完整的4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2例,女18例,年龄16~67岁。均无高血压病史。其中19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胆囊癌诊治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由于原发性胆囊癌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发现的胆囊癌多属中晚期,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本文就原发性胆囊癌诊治的有关文献,结合本单位50年来945例原发性胆囊癌诊治的临床资料,在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影像学诊断、分子生物学研究、治疗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目前对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依然困难,继续深入开展对胆囊癌致病高危因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胆囊癌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然是原发性胆囊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肿瘤的基因治疗正逐渐发展成为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一种新方法,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00例肝外胆管癌的治疗石景森,马庆久,刘绍诰(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西安710061)原发性肝外胆管癌比较少见,国内外文献报告发病率在0.1%~0.5%[1]。本文报告我院1978年至1989年收治的100例胆管癌的治疗。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单纯性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进行锻炼,对实验对象身体各项指标的前后变化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训练12周以后,男生平均体重降低8.38kg,女生体重平均降低8.11kg男女生脉搏血压也都表现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有所提高。结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体重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过剩的能量消耗,还可以改善血管功能,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具有方法简单,效果明显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正> 1803年Otto初次在文献上作了血友病的描述;1839年Schonlein将其命名为血友病(Hemophilia)。血管性血友病(Angiohemophilia)又称血管性假血友病、体质性血小板病(Constitutional thrombapothy)及原发性出血时间延长等,1926年Von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临床或病理确诊的98例原发性肝癌及269例非原发性肝癌疾患的血清AFP放射免疫测定结果。阳性率(>25ng/ml)分别为76.53%及28.25%原发性肝癌组AFP含量多呈高水平>400ng/ml升高,动态检测呈进行性升高或持续高水平。非原发性肝癌组则以低水平(25—200ng/ml)升高为主,超过肝癌阈值的(占7.81%)则多为一时性或在1—2个月内即恢复正常。AFP浓度的这种变化规律有助于两者的鉴别。并分析了原发性肝癌的AFP假阴性及非肝癌疾患的AFP呈高水平升高的可能因素,提出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综合分析及加强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2例经磁共振确诊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分析,旨在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MRI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结果表明:40岁以下发病最多,病灶多分布于颞顶叶,大畸形较小畸形易再出血。畸形血管团MRI表现:多数T1、T2加权像为纡曲成团的低或黑信号区(流空效应)。做MRI时间宜在畸形破裂后2月。年青患者有头疼及癫痫史尤其有颅内非外伤性出血史者须常规做MRI。  相似文献   

18.
对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皮下泵行双介入治疗,即对肝动脉栓塞化疗和门静脉灌注化疗,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临床结果表明:无论在临床症状改善,肿瘤缩小程度,治疗的有效还是延长生存期方面,栓塞组均比化疗组显著,而肝癌切除后局部预防组对肝癌复发的预防比周围预防组疗效显著,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提供了一条治疗肝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单纯手震颤的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脑内灰质体积变化。方法选取l7例临床确诊的,年龄小于55岁的单纯手震颤ET患者及17名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行全脑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ast spoiled gradient echo,3DFSPGR)序列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分析方法,对ET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脑内灰质体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T患者脑内可见双侧小脑半球前叶、枕叶、颞叶及中央前回体积增大以及左侧顶叶体积缩小(Puncorrected<0.005);进一步的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测定发现左侧丘脑、中脑及延髓体积膨大,桥脑体积缩小(Puncorrected<0.005)。结论应用VBM方法对于单纯手震颤ET患者磁共振图像分析,能够客观揭示其脑内独特的灰质体积改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ET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结节6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已知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因甲状腺结节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5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79.45%)。其中30例为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囊性变或腺瘤样增生。恶性肿瘤7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6例(8.82%),甲状腺髓样癌1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多在30-50岁,均为查体发现。7例恶性肿瘤B超均为低回声实性单结节,6例扫描冷结节。其余病例分别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舌管囊肿、桥本氏病。结论本组甲状腺结节手术病例以良性疾病,尤其结节性甲状腺肿占多数。B超为低回声实性单发结节且扫描为冷结节者恶性可能性大。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病例,临床应结合多种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以减少良性结节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