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汽车乘员舱的储物空间是消费者选车的主要因素,储物空间的布置直接影响驾驶员日常行车的舒适性与方便性.文章分析了人机工程学在储物空间布置设计上的应用,横向比较了4款紧凑型轿车的储物能力.通过对储物空间形式的加权得分后发现,欧系车比较注重储物空间,日系车空间利用较好,但实用性欠缺,这也直接影响了其销量.设计师在进行汽车乘员舱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储物空间的功能丰富性与使用方便性,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及汽车的整体品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知识的普及,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不再简单将注意力集中在外观及动力方面上,由于储物空间直接影响到驾驶员日常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适性,汽车乘员舱的储物盒空间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选车的主要选择要素。2004年,仅有4%的车主把汽车内部空间作为首要购车因素,到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12%[1]。合理地设计储物空间可以很好地增加空间利用率,方便有序地存放各种常用杂物,在空间规划方面可以有效的达到空间放大的效果,提高汽车的整体品位。文章针对副仪表板储物空间的设计趋势和布置趋势进行研究,总结出针对各种不同规格的副仪表板最优的设计要素和布置方法,为副仪表板储物空间设计提供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汽车储物空间对于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性,分析了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储物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新时代汽车储物空间的设计趋势,最后阐述了汽车储物空间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保证较大尺寸车型的乘员舱舒适性,通常会增加一套顶蒸风管系统。由于顶蒸风管布置受到顶棚的空间限制,出风口位置风管方向与风口方向互为垂直的结构,风口位置会形成较大的风口空腔,气流进入空腔后容易形成涡流,会出现风口出风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乘员舱舒适性。应用CFD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风口的风速分布,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出风均匀性,通过优化风管出风口结构,即在风口位置风管内壁设计凸台结构,达到提升风口出风均匀性的目的,进而改善乘员舱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汽车储物空间对于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性,分析了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储物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新时代汽车储物空间的设计趋势,最后阐述了汽车储物空间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6.
两厢车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比如样子好看、驾驶灵活、停车方便等等。车与人一样,是有气质的,由内而外散发出来打动人心。两厢车的前部与三厢车没有区别,作用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汽车将乘员舱近似等高度向后延伸,把后行李舱和乘员舱合为一体,使其减少为发动机舱和乘员舱两"厢"。由于两厢式汽车也有独立的前发动机舱,与三厢式汽车一样,它也具有良好的正面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23,(3):40-41
<正>由于新增“三电”热管理、乘员舱制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较传统燃油车更加复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由于增加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及乘员舱PTC或热泵制热系统,其复杂程度、单车价值量远超传统燃油车。国内热管理龙头有望凭借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快速配套实现技术追赶和规模上量。  相似文献   

8.
<正>一、前言随着乘客对汽车内部的储物空间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且合理的利用汽车内部空间是汽车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及解决的问题。目前,后备箱储物盒作为一个能合理分配空间的附件,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欢迎。后备箱储物盒是指放置在汽车后备箱中的储物盒,将物品放置在储物盒内,使后备箱整洁,后备箱空间得到有效利  相似文献   

9.
在各种汽车碰撞事故中,造成乘员伤害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生存空间丧失(乘员舱外部结构侵入或乘员舱变形,导致乘员生存空间丧失,使乘员受到挤压或撞击):二次碰撞(碰撞中。在乘员生存空间未丧失的情况下。乘员与汽车内部结构发生碰撞或被抛出车外);碰撞后不能快速逃出或被救援也会使伤害加重:碰撞火灾(如果汽车碰撞后燃油系统发生泄漏,就可能导致火灾,造成对乘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人机空间布置对汽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人体驾乘姿态是汽车人机空间布置的依据。文章设计试验,扫描得到500样本分别在8辆车中的驾乘姿态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驾驶员座椅适宜线方程与中国人体2D模板,基于标杆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方程及模板精度较高,符合中国人体驾乘特征。该研究为汽车人机空间布置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发适合中国人驾乘的车辆提供支撑,对建立中国汽车人机设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汽MAZDA6车采用前照灯自动调平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汽车的状态自动调节前照灯光轴方向,从而保证可见空间范围,并防止在汽车变速或乘员、货物条件(质量)变化时出现盲点。前照灯自动调平系统的元件布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车内乘员保护,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汽车仪表板及结构部件设计,文章通过分析汽车内部凸出物标准有关技术要求,探讨了相关试验方法,通过不同试验方法对比得出了试验设备与实际测量碰撞点空间位置重合法,能更好地模拟乘员在事故中的碰撞;该方法能更好地考核乘员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同时能更好地验证仪表板及其结构部件的质量。因此,建议试验机构或生产厂家应按照该方法进行汽车内部凸出物静态吸能试验。  相似文献   

13.
AK:雅力士车内有小的储物空间,非常灵活、实用,是否表明特别强调车的实用性?铃木敏夫:驾驶席和副座前后或者周边,都有很多非常实用的放东西的小盒或者储物空间。我们考虑到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他们希望把自己带的诸多东西都能够井然有序地搁放起来。根据这种要求我们做了精心的安排。大家知道,尤其是在仪表盘附近,这些地方如果不是一开始就对储物空间有一个很好的设计的话,等整体设计出来以后,再想追加一些储物的小盒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需求,尽量把有限的空间很好地利用起来。比如放置杯盘的空间都会预先设计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特种车辆(医疗救护车、押款车、押解车、监控车等)需求的日益增多,这些车辆驾驶舱和乘员舱隔离设置,分工明确,乘员舱有时还要添加许多医药箱、可折叠担架、抢救设备、押款隔离笼等设备、设施,空间局限性大,传统空调那种驾驶室和乘客区分别吊装一台蒸发器制冷的布局形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文章提出的一种新型内置车用蒸发器,在保证制冷量需求的同时,实现一机多用,双向出风,节约车内空间。  相似文献   

15.
论文针对纯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在造型和布置上的差异化特点带来的车身正碰框架中的设计难点和痛点,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且有效的主体铝制量产正碰车身框架结构设计方法,此方法专门针对纯电动布置进行实体建模和正碰工况下的拓补优化设计,制定正碰主体铝材料结构设计方案,以实现吸能效率的提升,保障乘员舱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兼顾轻量化和共线约束。基于CAE和试验验证结果,此设计车身各正碰指标均满足C-NCAP五星碰撞结构要求,比对ODB下的整车乘员伤害得分也满足相关要求,说明其可行有效性,为同类型车型的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行人保护计算机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被动安全性分为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和对车外行人的保护两个方面。对车内乘员保护是汽车被动安全的最基础部分,但随着车外行人伤害的增加,行人保护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行人保护计划在欧洲开始执行后,其影响力迅速向世界各地展开,并逐渐被所有汽车制造商重视,进而促使汽车制造商在车辆被动安全性、车辆总布置和造型上进行新的设计。本文着重阐述了奇瑞公司某车型在车辆开发初期利用计算机进行EuroNCAP行人保护模拟分析的运用,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果来指导设计,在大大降低了开发费用的同时增强了奇瑞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17.
车饰美容通常是对汽车内部空间的美容护理.而汽车内装饰大多数由塑料、人造纤维、皮革、橡胶等材料制成。这些饰件在使用过程中难免被脏污和性能退化。例如。塑料件在风吹日晒的情况下会氧化而失去光泽。皮革件用久后易出现磨损、老化、褪色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和美观。缩短其使用寿命。汽车美容时一般人只注重汽车的外表美容。而忽视车饰的美容护理.特别是驾乘员舱。  相似文献   

18.
以CIASI保险指数的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和车顶抗压为例,对如何提高乘员舱耐撞性强度和车身轻量化进行研究。将有限元整车碰撞模型解耦成乘员舱简易模型,对乘员舱简易模型主要结构件进行DOE试验设计并构建Kriging近似代理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乘员舱强度和车身质量进行多目标确定性和可靠性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乘员舱强度提高10.18%,并且相比初始设计减重10.0%,为对应保险指数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智能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新的碰撞安全场景。本文重点研究智能汽车车内不同乘员姿态、车内布置结构变化以及AEB系统作用等因素带来的碰撞安全场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法深入分析不同场景下车内乘员及车外行人伤害情况。结果表明:驾乘人员多样化的乘坐姿态使得碰撞工况中的乘员损伤的潜在风险增大,车内大屏等新型内饰会加剧碰撞工况中乘员伤害,AEB作用后能够降低车外行人伤害,但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乘员的损伤风险。可见,汽车智能化发展增加了碰撞场景的复杂性,对车辆乘员保护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汽车与公路护栏碰撞事故中,护栏不仅有拦截、导向作用,还要有良好的缓冲吸能特性,以减小由于乘坐空间过度变形以及人与车内物体二次碰撞对乘员的伤害。通过实车与钢索护栏的碰撞试验,研究了护栏、汽车和乘员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钢索护栏完全符合要求,可为高速公路护栏的设计、施工以及在不同地点的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