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路面雷达与落锤式弯沉仪配合进行路面检测的方法,在分析阐述美国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比中美两国道路情况,结合中国道路与规范体系的具体特点,提出在我国应用路面雷达与落锤式弯沉仪配合检测方法上存在的差异。针对中国道路实际的结构形式与道路评价体系,提出适合中国的检测方法,对道路病害种类及位置的准确判定,提高道路无损检测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落锤式弯沉仪对路面进行弯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大规模路面普查.  相似文献   

3.
在路基,路面工程验收中人们常常发现:同一碾压层在相同碾压条件下通过弯沉指标总比通过压实度指标容易得多,两种指标同时用于检验路基,路面的碾压质量,为什么会差异甚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建议建立一套专用于计算施工检验弯沉的数学公式来进一步完善道路工程的质量验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种典型的路面弯沉检测设备的使用性能,弯沉检测中的注意事项,采集数据蕴涵信息的描述,总结了3种检测设备弯沉测试的关键所在。通过几段试验路的现场比对试验,给出了3种弯沉检测设备检测数据之间相互转换的推荐公式,从而为新型、自动化的弯沉检测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路在路面的结构弯沉值的计算,控制和检测分析方法,以及通过对路基路面结构进行了分层弯沉检测,发现反常的质量问题,进而再处理,以提高路基路面质量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面的回弹弯沉特性是判断公路建设质量和路用性能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云南省公路科学研究所研制开发的WCX-21路面弯沉自动检测系统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实用、可靠、高效、安全的特点,适用于对在用公路的定期、大面积的弯沉检测。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3种典型的路面弯沉检测设备的使用性能,弯沉检测中的注意事项,采集数据蕴涵信息的描述,总结了3种检测设备弯沉测试的关键所在。通过几段试验路的现场比对试验,给出了3种弯沉检测设备检测数据之间相互转换的推荐公式,从而为新型、自动化的弯沉检测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阐述目前国内外FWD(落锤式弯沉仪)在公路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检测原理,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FWD弯沉仪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并对将来在公路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利于FWD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FWD实测弯沉盆评定路面结构的刚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评定思想理论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了现行评定方法的不足,继而提出了改进的连续迭代法,较好地解决了评定结果的唯一性问题,并应用四条试验路上的FWD(落狂式弯沉仪)实测弯沉数据,对评定模型进行了实际检验。  相似文献   

11.
12.
何杨 《交通标准化》2014,(14):48-50
针对国道218现有交通安全设施中存在的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交通渠化不够、混合交通现象严重等问题,分析了道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交通标志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促进我国道路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13.
1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白色和黄色道路标线的使用性能,如在日光和路灯下的反光,辆前灯照射下的逆反射,颜色和防滑性等.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威胁着每个交通参与者,而相关部门对交通事故成因的分析统计中,很少提及道路因素。为此,通过对道路因素引发交通事故的影响分析,以引起有关部门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研究治理措施时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兼备了都市发展区跨江通道连接线及江北副城的重要城市主骨架道路的功能,是区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该工程的建设规模、功能定位及总体设计,可供同类道路设计、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干道主路及辅路的指路标志存在的诸多问题,参照国内最新指路标志设计标准,以成都至双流县机场的机场路段为研究对象,结合成都市2014年起实施的地方性指路标志设计标准,对现有指路标志进行改进与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指路标志弥补了原标志的不足,强调道路情况复杂时重要道路信息的选取,将主路指路标志中箭头外的道路信息统一为相交道路的路名,辅路标志信息突出表达"火车南站"这一目的地,同时将主干路与支路信息分层处理,并在临近"机场立交"的最后一个交叉口添加机场立交的告知信息等,可为类似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车辆与道路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只考虑路面不平整度对车辆动载荷的影响,而且应考虑行驶工况对车辆动荷载的影响.针对车-路耦合作用的特点,运用ADAMS/Car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重型卡车的多自由度仿真模型和3D弯坡路面模型,通过分析弯坡路面和平直路面下车辆对路面的动载荷作用.表明,弯坡路面的疲劳破坏程度比平直路面的大.  相似文献   

18.
旅游公路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沈棋路"为例,围绕"畅安舒美"这一理念,提出了景区旅游公路设计的一些技术指标问题和安保工程设计及生态环境保护构想。  相似文献   

19.
20.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同时又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历史等方面与我国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许多差别.从交通方面看,日本的发展水平很高,可供我国学习借鉴.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日本的道路交通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