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各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分担率可用于判断地区运输结构与运输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首先,建立运输方式选择中考虑的影响因素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其次,基于经济学中效用值与效用函数理论,确定影响因素指标的相对效用值,进而根据指标权重和相对效用值确定不同运输方式的效用函数值。再次,采用Influ-Logit模型对地区理想状态下的货运量分担率进行预测,同时根据实际数据确定实际货运量分担率,进而求出货运需求满足率。最后,结合《四川统计年鉴—2015》中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数据,运用上述方法计算该省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输的货运量分担率,结果依次为21.75%,33.56%,23.39%,23.81%,对应的货运需求满足率分别为20.87%,268.56%,22.66%,0.13%,可知四川省运输结构与运输资源分配不合理,仍有较大的改善与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货物运输发展格局,在考虑货主选择货物运输方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运输能力、运输时间、运输费用、服务水平4个因素作为效用函数的构成变量,然后利用AHP法赋权,最后通过改进Influ-Logit模型来预测中老运输通道内公路及铁路货流分担率。预测结果显示:中老铁路开通后,公路与铁路的货运分担率分别为53.1%和46.9%,中老铁路运输相比公路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区域市场的货运量分担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际交通方式合理规划问题,对交通方式分担率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非集计理论与随机效用理论建立效用函数,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效用函数权重,并考虑不同收入出行者对权重的影响;其次,考虑不同交通方式间存在相关性,用相对效用代替绝对效用,建立了改进的巢式Logit模型;最后,结合分担率模型和武汉至咸宁旅客的调查结果,计算各交通方式的分担率。通过计算结果与巢式Logit模型及实际客运分担率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今后城际交通方式的划分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未来"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背景下的时速250 km以上货运动车组货运产品设计问题,首先采用不等权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全国货运量及发展趋势;其次构建各货运方式货运量-平均运距、分担率-平均运距的拟合曲线及表达式,确认铁路货运优势平均运距及区间最高分担率;再次,定位货运动车组货运产品为铁路高端货运市场;在此基础上结合其特点对其货物品类,明确分担率及未来需求;最后从产品属性定位出发,建立效益最优化与综合评价模型,结合铁路货运产品谱系,设计出以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为主的货运动车组货运产品谱系.  相似文献   

5.
管理部门和学界高度重视货运结构优化问题,因为过高的公路货运量导致货运碳排放居高不下,不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除货运结构外,货运碳排放受诸多因素影响,但研究者大多仅关注部分重点因素影响,对于货运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效应缺乏准确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自上而下”法测算1999—2019年中国货运碳排放量,并构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变量(如人均GDP)与货运特征变量(如货运分担率)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通过调整不同货运方式使用费用,模拟2030年不同政策刺激情景下货运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1999— 2019年,社会经济变量对货运碳排放增长的年均贡献度为73%,显著高于货运特征变量;公路、铁路和水路货运分担率变化对货运碳排放增长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1.81%、-0.01%和-0.26%;2030 年公路货运量全部转为铁路或水路货运量的极端情景,难以实现单位GDP货运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5%的标准;增加高碳货运方式使用费用的碳减排效应比降低低碳货运方式使用费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路、民航等运输量统计都能够获得属地区域运输量,但公路运输量统计调查得到的是工具运输量,难以获得属地公路运输量,运输量统计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脱节.为了研究属地运输量,以2013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为契机,有效利用全国各省专项调查数据,以辽宁省为例,探索分析公路属地客运量和属地货运量,并比较工具运输量与属地运输量的区别,进行流量流向分析.属地客运量与工具客运量基本相同,市级属地客运量与工具客运量的比值在0.91~1.15之间;属地货运量与工具货运量差异相对较大,市级属地货运量与工具货运量比值在0.70~1.68之间.在公路属地运输量基础上,进一步综合铁路、民航、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数据,可形成完整的区域综合运输量数据,进而深入分析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从而为有效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运用Logit模型对高速客流分担率的估计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运用Logit模型对高速铁路与航空客流之间的分担率进行估计,并采用运输产品效用函数值代替传统的用多无线性回归求解的特征函数值,得到了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估理论建立了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的运用有利于促进货运企业运输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NL模型的昌九客运交通方式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客运通道内的交通方式合理规划问题,对南昌至九江运输通道内的客运交通方式分担率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德尔菲法确定影响出行方式的主要因素并依此建立效用函数和巢式logit模型;其次,运用TransCAD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标定,并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和分担率模型,计算昌九客运通道内4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计算结果与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模型的适用性,并通过分析未来客运通道内旅客出行选择的偏好,给交通行业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客运枢纽的形成机理,从运输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建立以城市为节点的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能够反映指标本身效用值的原理,确定各指标权值,克服了不同指标间权重确定主观性大的问题,并结合传统的模糊评判法对综合客运枢纽进行评价,从而为综合客运枢纽初始布局提供依据.以江苏省综合客运枢纽布局研究为例,对评价指标体...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2.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如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处置意见,及处置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