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建筑物受深基坑开挖影响的显式差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临近重要建筑物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天津地铁营口道车站深基坑开挖的模拟分析可以看出,地表沉降、墙体变位、基坑隆起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临近基坑建筑物沉降变形与其基坑的接近度有明显关系,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安全、环保、质量、工期、效益等因素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亚林  张斌  石鸣  刘建军  汪亦显 《隧道建设》2022,42(Z1):166-173
为研究狭长型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分区开挖是否能作为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的有效控制措施,以佛山地铁3号线叠滘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收集整理其分区开挖时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监测数据,同时建立车站深基坑分区开挖和整体开挖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分区开挖对控制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狭长型基坑开挖对邻近基坑长边中间处的建筑物沉降变形影响显著;通过设隔断墙分区开挖,能充分发挥基坑的空间效应,减小“长边效应”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波  陈飞飞 《路基工程》2023,(1):153-158
以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明挖及工作井段深基坑为背景,针对其复杂的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结合支护方案及周边环境,采用疏干与合理布置降压井对深大基坑进行降水,并实时监测支护结构及周边敏感建筑物位移、沉降。监测数据表明:降水方案效果良好,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指标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4.
李明  吴波  李春芳 《隧道建设》2018,38(Z1):58-66
针对目前多采用不均匀沉降评价基坑工程周边建筑物安全,忽略建筑物完损状况、基础类型等对基坑工程安全的影响问题,首先分析基坑变形及建筑物破损机制,并介绍基于不均匀沉降评价建筑物安全状况的方法; 然后考虑建筑物自身状况、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基坑支护方式等因素,建立基坑周边建筑物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最后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福州地铁2号线上街车站基坑工程周边建筑物安全评价。结果表明: 福州地铁2号线上街车站基坑工程周边建筑物整体处于低风险状态,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仅采用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值对基坑工程周边建筑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可能具有片面性,会导致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不符,而考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降水效果的好坏是深基坑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针对超过60 m的南宁轨道3号线青秀山明暗挖地铁车站工程,进行了现场单井及群井降水试验。结果表明:该砂泥岩地层渗透系数为0.5~0.9 m/d。根据渗透系数最终确定青秀山超大埋深明暗挖地铁车站设降水井67口,观察井3口。降水保证了明挖站厅层及暗挖站台层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北侧邻近新建住宅高楼,南侧毗邻另一个在挖基坑。以该车站基坑开挖为背景,通过分析基坑的实测数据,重点研究基坑在此特殊工况下其南北两侧围护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差异以及建筑物沉降和立柱沉降。分析实测数据可得:北侧围护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均大于南侧,且常常超过变形报警值;北侧坑壁上的主动土压力大于南侧坑壁所受主动土压力,又由于周边卸载导致南侧墙底产生被动土压力,使得其向坑外偏移;北侧坑壁土体最大水平蠕变率和最大地表沉降蠕变率均略大于南侧;周边高楼沉降以及立柱沉降均在报警值以内,其中高楼沉降均匀,而由于南侧的开挖卸载,立柱的隆起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市西路明挖段工程因为其紧邻既有建筑物,居民区人流量大,深基坑具有岩溶、渗流、富水等问题,决定了其施工复杂性。因此该明挖段基坑采取静态爆破代替传统爆破施工,施工反馈表明其具有安全度高、无噪音、无飞石、扬尘少及破碎可定向化等优势,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可为城市岩质地区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某综合管廊深基坑距离长,且位于磁悬浮桥墩位置处,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基坑支护,并采用滑动体力学模型进行设计,施工时对现场进行精确监测,确保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磁悬浮桥墩的安全运营。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能有效控制深基坑变形、磁悬浮桥墩沉降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确保基坑自身、磁悬浮桥墩、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在综合管廊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适用于长距离、高精度要求的综合管廊深基坑。  相似文献   

9.
刘楠  李振 《隧道建设》2012,32(3):328-331
为评估复杂施工条件下航空食品公司生产大楼的安全稳定性,针对铁路明挖车站宽大深基坑分步开挖及基坑开挖完毕后邻近航站楼桩基础的加载对建筑物的影响,通过二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大楼基础的位移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采用旋喷桩咬合形成地下隔离墙对土体进行加固的方案,并验证了该加固方案的有效性,为前期安全评估及制定相应的加固措施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10.
马召林  李元海  李竹 《隧道建设》2012,32(5):719-724
中间柱的稳定性是超深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成败的关键之一,中间柱的沉降监控对结构的安全施工至关重要。以天津站交通枢纽超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为背景,首次采用静力水准量测技术对超深基坑盖挖法中间柱的沉降与隆起进行了远程自动化监测,并通过对监测数据与实际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中间柱沉隆控制基准值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分层开挖阶段进行适当增大的建议,解决了中间柱沉隆的连续远程监测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张帅军  邱浩文 《隧道建设》2008,28(6):724-727
 广州地铁五号线某明挖车站为避让民用房屋,部分地段被迫变更为暗挖施工,结合这一实际情况,简述改暗挖条件下所采取的总体施工顺序和主要施工技术措施。通过比较方案变更后和常规明挖施工方法的不同之处,总结出方案变更后的优缺点,从而为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白廷辉 《隧道建设》2014,34(1):53-59
上海地铁新五线工程建设具有难度大、风险高和工期紧的特点,与运营交叉项目多,建设的边界条件极为苛刻。通过上海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盾构穿越工程及换乘通道和出入口工程实践案例,阐述上海地铁解决工程难题和挑战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广"建设为运营服务"的建设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3.
郑大榕  张存  张辉 《隧道建设》2005,25(5):35-37,44
介绍了在南京地铁二号线向兴路车站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合理支护方案,并选取廉价的SMW围护方式,将盆式基坑划分为常见条状基坑进行开挖,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为今后类似软土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储柯钧 《隧道建设》2008,28(4):452-455
通过对叠合梁受弯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及内力分配效应的介绍,演绎出叠合梁在这类受力时所产生的一个共同效应,并将叠合梁这一效应引入到地铁明挖车站深基坑设计计算中来,然后再结合沈阳地铁二号线工业展览馆站的实例,详细分析和阐述这一效应在地铁深基坑计算过程中的应用,从而给相关专业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喜凤  刘岭  黄腾 《隧道建设》2013,33(6):462-468
紧邻大型深基坑的地铁隧道因影响因素极其复杂,难以准确预测其沉降变形,以致无法较早判定隧道的安全状况,亦无法根据其变形信息及时、有效地指导基坑施工。针对这一问题,立足TSP基本蚁群算法模型,结合地铁隧道沉降变形实际,在确定模型路径选择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构建信息函数和启发函数,确立信息素更新机制以及蚂蚁搜索机制,最终建立了地铁隧道沉降预测的蚁群算法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为运营中的地铁隧道特别是紧邻大型基坑的地铁隧道沉降预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胡建国  陈宏 《隧道建设》2007,27(1):34-36
广州地铁五号线火车站站周边环境复杂,外部控制条件较多,通过对其控制条件的分析,使本站的建筑结构方案的选择打破了地铁车站常规模式。车站的结构形式比较适合于周围的建筑条件,便于旅客的换乘,在某些方面具有独一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张金夫  郝小苏  宋林 《隧道建设》2016,36(8):982-987
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沿厦门岛内繁忙干道兴湖路布设,结构形式多样,安全风险较高。对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中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深大明挖基坑、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等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1)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埋深小、跨度大、地质软弱、保持地面交通,控制沉降是施工的关键技术所在。从三导洞工况理论分析看,设计支护和开挖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施工中还应结合实际优化具体支护参数,注重受力体系转换环节,加强监控量测,用信息化指导施工。2)深大明挖基坑,关键是要确保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受控,结构安全,基坑防水有效,保证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尤其要注重复合地层组合式围护体系的整体稳定。3)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中要采取防既有地铁轨道上浮的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地铁轨道监控量测,制定好轨道调整预案,保证地铁轨道线型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有限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同一地下空间多个项目共建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上海地铁14号线龙居路站与东西通道共建项目为例,研究了地下三层车站与市政地道在复杂周边环境、复杂共建节点、大基坑深度条件下的若干设计难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似工程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苏明  石达强 《隧道建设》2011,31(6):743-748
以某盖挖顺作地铁车站施工为例,对车站在复杂环境条件(站桥合一、先桥后站、地下管线密集、周边建筑邻近)下基坑开挖出土方案、钢管柱连接方案、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拆除方案等几项关键工序进行比选,介绍了各备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方案优化,最终选择了"出土孔上配龙门吊+局部坡道"开挖出土方案、钢管柱现场法兰连接方案及金刚石绳锯切割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方案,保证了车站的安全、质量和工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