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CSIs、FIS、WLC、FC综合造价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拟建铁路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法在类似工程数据情况下,对具有类似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根据定额估算指标或建立类似工程数据的线性关系分析模型进行简单估算,对无类似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也往往根据相似工程和专家经验进行比较类推和综合而成,不仅计算工作量大,而且由此造成误差和可靠性不稳定.本文试图依据全生命周期造价WLC和显著性成本CS理论建立预测WLC的显著性成本项目CSIs测算模型进行投资估算,当新建项目没有类似工程条件下,通过模糊聚类FC方法对新建项目的CSIs的进行"类似度"聚类,分解为有类似项目和无类似项目的CSIs,对前者通过模糊聚类FC方法预测造价,对后者则充分利用专家经验,通过模糊推理系统FIS方法预测CSIs造价和显著性因子csf数据,不仅能够简化计算工作量和程序,而且可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CS、WLC、BPNN理论预测铁路工程造价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和设计阶段概预算不准确是目前铁路工程“三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两个阶段中,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项目造价,并且这些影响因素与造价之间呈高度非线性关系,传统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预算方法难以对新建铁路项目造价进行准确计算。本文依据全生命周期造价WLC理论进行拟建项目造价测算和投资、设计方案优化,根据显著性成本CS理论提出显著性成本项目CSIs测算方法简化投资预测程序,并依据BP神经网络在大量已完工程资料中“提取”类似CSIs和显著性因子csf,从非线性角度实现了对项目投资的准确预测,并进行算例分析,从算例可以看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很小,满足投资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从道路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的角度,运用自适应(SOM)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模型与全生命显著性造价(WLCS)结合的预测模型对已完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估算工程造价。建立WLCS模型并分析计算。运用自组织SOM网络对WLCS模型分析结果进行特征抽取,验证其对类似工程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自组织RBF网络对投资估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WLCS应用可以减少造价估算的工作量,SOM网络可以对道路工程的显著性成本项目(CSIs)造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WLCS的SOM-RBF网络模型减少了估价计算量,并提高了估价精度。本研究成果适用于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是一座集大跨、长联和高墩为一体的超长跨海高速铁路桥梁集群,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长大的高速铁路跨海桥梁。项目建设条件复杂,施工条件恶劣,现场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组织及投资控制难度大。为科学合理编制概预算和施工组织方案,控制工程投资,指导设计和施工,需利用数学模型方法开展投资分析及施工组织优化研究。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特点,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FCM,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桥梁跨度等因素将15个桥梁区段聚合为航道桥、深水区引桥、浅滩区引桥等5类。利用显著性成本分析CSIs方法,识别出钢管桩、混凝土箱梁和钢围堰是影响跨海大桥成本的显著项目。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识别出施工用电、钢管桩、混凝土、钢筋、钢桁梁、钢围堰以及大型运输船等7类因素是影响项目造价的敏感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可有效减少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分析段落,降低投资分析难度;利用显著性成本分析可有效识别影响跨海大桥成本的关键部位,为合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降低工程投资提供可靠依据。研究成果可用于识别复杂重点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有效节约工程投资,合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为类似项目提供新的思路和...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使企业在投资高速公路过程中,通过对项目关键阶段的控制和有效的管理办法,达到投资规模和造价的控制,使企业投资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财务收益的目标始终可控。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企业在投资高速公路的管理中,认为投资规模和造价的控制应该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招标、工程实施的施工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控制。包括把握投资项目的介入时机,加强项目的设计、研究工作,严格实行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制度,工程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阐述了企业投资高速公路造价控制的观点和重点控制阶段。研究结论:企业投资高速公路的投资规模、造价的控制,要始终围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财务收益的目标来开展,值得工程经济、技术管理人员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造价全过程管理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静  阮建林 《铁道建筑》2007,(6):101-103
针对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分阶段计价与控制的不足,结合厦门影剧院维修改造工程的工程造价控制实例,阐述在财政性投资项目中所推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造价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建设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因此,研究分析和掌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轨道,是当务之急.研究结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过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环节都缺一不可,只有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才能达到目的.采取系统综合的方法对建设全过程进行控制,杜绝"三超"现象发生,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使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浅谈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韬  赵天宇 《铁道建筑》2006,(12):103-104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始终贯穿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文章介绍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以达到造价本身合理、投入产出合理和实现造价不超预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铁路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铁路发展深入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项目。为进一步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有效控制铁路工程投资,需要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铁路工程实施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此文在分析研究工程量清单对铁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铁路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立铁路四电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模型,对明确质量控制状况和质量管控瓶颈环节,提高铁路四电工程项目质量管控水平,降低质量事故风险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探究铁路四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序质量与工期的紧密联系,分析铁路四电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流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理论,构建铁路四电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LQC模型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从库所平均托肯数、变迁利用率方面给出时间维度下的铁路四电工程全过程质量水平计算方法。以某新建铁路四电工程为例,根据提出的LQC模型得到该实际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及质量瓶颈环节,为相关单位合理配置质量管理资源和瓶颈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铁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地铁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现状的分析,在项目组织集成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分析,合理确定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并以此作为控制地铁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修建山区高速公路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投资风险大。此文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针对某山区高速公路某区段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A、B两种线路走向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全寿命周期(30年分析期)费用计算、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A方案优于B方案,故采用A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理念能对项目所有支付的费用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为政府和企业节约大笔资金,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能源和大型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资金密集型的工程项目,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运营费用,通过对售票服务系统费用的分析,希望能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树立起寿命周期费用理念,使它更好地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EPC合同体系和合同条件特点的基础上,应用项目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复杂性做重点阐述,提出从项目总承包合同谈判、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到收尾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框架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潘永杰 《铁道建筑》2020,(4):115-119
针对高强度螺栓现行施工工序繁杂、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的现状,研发了由数控定扭矩电动扳手和应用系统2部分组成的螺栓连接施工管理系统。系统的实施减少了班前班后标定,实现了对螺栓施工全过程和"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的有效管控,构建了新的施拧流程;工程部、试验室和物资部的任务分工基于系统进行了精准定位,形成了基于业务流程的协同管理机制;升级了螺栓连接施工的管理模式;明确了螺栓连接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组成;给出了施工和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施工原因引起运营期螺栓断裂的发生概率。本文结合算例对施拧流程的施工期成本和运营期成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成本效益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把控海外铁路项目投资规模,避免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施、设备过早或过晚投资,保障合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总结以往各版本《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设计年度划分演变过程,发现造成设计年度定义反复的主要原因,列举出运量调查高低、设计年度划分对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投资的影响,探讨铁路建设工程分期投资的范围和现实意义。以新建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项目(以下简称:蒙内铁路)为例,介绍车站分布初期、近期、远期开关站与分期投资的关系,绘制设计年度与分期投资的关系图,详细列举不同设计年度分期投资的主要内容,有效地防止建设期过早投资造成工程闲置,过晚投资造成前期工程废弃的发生,提出以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为出发点,合理分配建设期及运营期投资计划,加强分期投资控制,提高投资效益,为海外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在基础工程项目建设的准备阶段,较为准确地预测工程方案的工程费用,选择出对不同主体(投资公司和社会)均较经济、合理的方案;真实地反应项目所消耗的“土地资源资产”的价值,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供合理依据。 研究方法:引入投资决策理论和机会成本分析理论,采用动态的工程费用计算方法,考虑工程方案整个比选期限内的全部费用。 研究结论:由于费用计算存在失真,所以同一个方案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其经济性的评价结果是不一致的;引入投资决策理论,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工程方案的工程费用现值;利用机会成本分析理论,可以真实地反应项目所消耗的“土地资源资产”的价值;必须考虑工程方案整个比选期限内的全部费用,并采用动态的费用计算方法,才能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