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低速磁浮列车为平台基础,进行磁浮列车制动系统方案设计,综合对比分析几种制动系统特点,确定采用电液混合制动控制方式,优先电制动,机械制动执行机构由液压制动进行控制,文章系统地研究了液压制动系统组成、设计原理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概述了轨道车辆液压制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总结了液压管路的装配工艺、质量控制、清洗保压方法,以量化的方式控制制动系统的装配质量,有利于提升制动系统装配的一致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北京机场线液压制动夹钳的结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对液压制动夹钳主要部件进行力学性能理论分析和计算,并针对北京机场线原车液压制动夹钳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设计优化。改进后的国产液压制动夹钳顺利通过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疲劳试验,并在北京机场线车辆成功进行装车试验,为北京机场线国产制动系统的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为机场线车辆液压制动夹钳的运用维护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介绍了低地板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控制原理,并描述了组成液压制动系统的主要设备的功能、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目前国外低地板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的两种典型选型方案的阐述及分析,提出了低地板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的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液压制动系统的管路原理及系统组成,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以用于管路的设计选型,同时,对液压制动系统注油试验的过程与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长春轻轨车辆的液压制动设计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春轻轨列车由两辆动车和一辆拖车组成,其补充制动系统采用德国H&K的液压制动系统。介绍了该液压制动系统中制动电子控制单元的结构组成、功能及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7.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原来的风制动系统满足不了自运行制动模式的要求,通过对闭式液压走行传动系统的理论分析,进一步探讨有关液压制动的理论依据,从而使液压制动在闭式液压走行传动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结合160 km/h磁浮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使用特点,阐述了液压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其中的系统原理和管路设计,研究制动施加和缓解状态下油量的变化关系,分析闸片无磨耗与全磨耗状态下对制动响应时间的影响。AMESim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减少制动用油量和缩短制动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
制动滑行控制一般分为空气制动滑行和电制动滑行两种控制方式,这两种控制方式相互配合,完成制动滑行的调整。在制动过程中,一般首先进行电制动滑行的调整,然后再进行空气制动滑行的调整。如果防滑控制出现故障,直接的结果就是列车制动距离过长,严重时可能导致擦轮。优化了两种滑行方式的触发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改善了列车的运营品质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国产化低地板车制动系统的参数、组成和原理,本系统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由电气指令直接控制液压基础制动装置,简化了制动系统,节省了车底空间,解决了低地板轻轨车辆底部空间小,无法容纳空气制动装置的问题,满足低地板轻轨车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CBTC的车载ATP安全制动曲线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颖  王长林 《铁道学报》2011,33(8):69-72
车载ATP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系统,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安全制动曲线计算模型。根据IEEE 1474.1TM标准的规定[1],车载ATP安全制动曲线由GEBR制动曲线和ATP紧急制动触发曲线组成。GEBR制动曲线是根据GEBR计算得出的,而ATP紧急制动触发曲线则是根据GEBR制动曲线计算出来的。针对该问题,本文分析了各种影响列车制动距离的因素和GEBR制动曲线与ATP紧急制动触发曲线的关系,建立了CBTC车载ATP安全制动曲线的计算模型。仿真证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满足IEEE 1474.1TM基于CBTC的车载ATP安全制动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由于地板面低,车辆底部安装空间有限,通常采用紧凑性更好的的液压制动系统。文章阐述了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其制动配置方案和功能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3.
低地板轻轨车辆制动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低地板轻轨车辆采用的制动技术,并阐述其工作原理和联合作用模式。具体说明了制动系统组成,以及采用的两级液压制动装置与比例控制液压制动装置。分析总结了低地板轻轨车辆制动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CRH380BL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工作原理,详细阐述停放制动、常用制动、紧急制动3种制动指令的触发及复位。  相似文献   

15.
简述既有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中各种辅助缓解装置的工作原理,并从结构、成本、可操作性及可维修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中辅助缓解装置的设计及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代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使用特点,阐述了液压制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其中的油源系统,研究其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关键部件的计算模型,为关键部件的设计、选型提供了有效依据。通过集成各部件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液压制动油源系统的正向设计参数化计算方法。经试验验证,该设计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指导产品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运行中的列车降低速度、停车,机车和车辆都装备制动机构。当前国外开行高速客运和重载货运,促使列车制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司机的操纵技术、微机程序控制、各种管系和控制阀门外,这里着重介绍高速列车的基础制动机构的进展。 国外高速列车的制动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系统:1、动力制动系统。如电阻制动、再生制动,它是利用列车的运行惯性使牵引动力装置发生反扭矩实现制动。2、用其它能量,加压缩空气、液压、电能等的制动系统中的踏面制动、盘形制动、涡电流制动。 机车车辆机构部分统称基础制动;从制止车轮旋转的制动方式分为粘着制动与非粘着制动。它们的分类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中低速磁浮车的摩擦制动系统是由制动风缸、液压制动夹钳和EP电磁控制阀组成的一个复杂电—气—液传动系统。论述了空气制动系统面向对象仿真原理:将所有气动/液压元件分解为两种气动/液压基本单元——容性单元和阻性单元的组合,然后将容性单元和阻性单元交替连接以求解方程。使用DSHplus软件建立了中低速磁浮车的摩擦制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其中中继阀、电空转换阀和增压缸等反映实际元件的物理结构。仿真分析了中低速磁浮车在紧急制动、常用制动和缓解等过程中各部件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RM80清筛机走行装置液压系统的补油冲洗、先导操纵、卸荷、换挡控制和液压制动等回路的分析,证明了变量泵-变量马达闭式液压系统的先进性,并为其他液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干线和既有线路提速车的制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日本提速车辆的制动系统、高性能的防滑装置、混合型磁轨制动、轻型液压制动、碳/碳复合材料制肋及改进的新干线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