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北京轨道交通生产业务云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开展线网级设备运行状态监视体系研究,分析提出线网级数据共享平台及线网级设备集中监视平台系统架构及建设方案,利用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数据接口标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设备系统海量数据的采集与交互,通过统一的线网级设备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展示和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积累运维数据资产。研究成果可支撑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的“一网统管”,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线网级的智慧化管理,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化运营的背景下,分析目前信号维护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信号系统线网智能运维平台设计建议。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情况,打破各线路间信号维护支持系统信息壁垒,从线网资源共享及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重点对信号系统线网智能运维平台功能需求、运维场景、整体架构、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对线网信号系统设备运维信息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统计、数据挖掘及展示进行总体分析,给出信号系统线网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架构和建设方式。该系统利用云计算的高效和弹性来部署建设,采用线网-车站二层管理模式,降低了线网和线路服务器等的硬件部署成本和维护成本。通过将能源管理系统内部使用的业务应用转换为基于云平台的能源管理应用软件,能源管理系统可获取云平台提供的共享数据,并将经过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云平台中,以服务于云平台上其他业务,实现了数据资源的逻辑统一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围绕大数据分析处理的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建设方案,扩充了数据接口平台的功能,详细阐述了数据中心的混合架构建设方案,提出了基于实时流处理技术的实时线网监察方案。线网指挥中心的功能向以大数据为中心的转移,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可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普遍采用三级(线网—线路—车站)调度指挥体系,结合中等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调度指挥需求,研究基于云平台和数据共享模式的线网及线路层融合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两级架构下的调度流程、数据共享方案及存在的问题。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与城市轨道交通具体需求进行融合,优化调度指挥架构,打破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及信号系统的专业壁垒,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打造基于云平台开放式的线网调度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需求。基于线网指挥中心的职能定位,分析了线网监控与线网应急的关系、线网指挥中心与线路控制中心的关系以及线网指挥中心与企业信息中心的关系。阐述了线网指挥中心的指标统计分析、应急指挥、信息发布、线网运输策划及基于大数据的拓展等关键业务内容。从平台基本构成及接口设计等角度论述了线网指挥中心系统平台建设方案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业务的数据内容与特点,提出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线网运营调度大数据服务平台架构方案,创建以运营、调度、评估、安全为主题要素的数据资源目录,实现专业数据主题式访问服务。介绍客流指标统计分析、客流监视预警等典型应用场景,为运营管理和科学制定调度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基于线网数据中心建设的平台已经逐步取代以往单一的网格级别的综合监控系统.针对大数据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需求、应用思路、应用方法和业务场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智能决策分析,助力城轨线网协同指挥,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快速推进网络化运营。文章以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业务流程为主线,建立基于混合式大数据架构、标准化接口的跨平台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指挥中心智能调度系统(简称:智能调度系统),初步完成线网运营指挥、线网应急指挥、线网乘客服务、线网辅助决策等主要应用功能设计;通过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级运营调度指挥与应急管理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支持轨道交通线网日常运营调度指挥与应急响应业务的高效协同,提升轨道交通线网协调运营决策及评估分析能力,有助于引导轨道交通行业线网指挥中心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促进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铁路已积累、沉淀了大量数据。数据量大、结构复杂、来源多样的铁路大数据需要一种新的架构模式进行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为适应铁路大数据发展的需要,对铁路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架构研究与设计,将大数据技术与不同数据源的特点相结合,使平台既能对现有业务进行快速响应,又能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价值深挖。为满足复杂大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城市轨道交通逐步朝着智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中会产生大量数据,为促进数据的汇聚、融合和共享应用,需构建作为智慧城轨发展基础平台与数字底座的智慧城轨云脑平台。文章在分析建设智慧城轨云脑平台必要性的基础上,确定智慧城轨云脑平台总体方案设计思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平台总体架构和功能设计,最后对平台在车站、线路、线网3个层面的业务应用进行阐述,以期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实现快速流畅的数据交互、全面真实的数据分析、科学精准的决策施策,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绿色、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地铁线网指挥中心平台以综合监视系统为核心,以数据应用系统、运营执行系统为协同管理。由于关联的设备系统多、业务复杂,海量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并发性、准确性要求高,线网指挥中心平台的数据通信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基于Protocol Buffer通信协议,设计和实现了基于gRPC分布式数据通信的地铁线网指挥中心平台系统架构。远程过程调用gRPC机制是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新型机制,在网络化运营模式下通过采集大量的设备数据、业务系统数据,可实现平台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业务系统间的高内聚、松耦合通信,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全自动运行和智慧城轨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信息网络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对各应用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等)在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下的网络需求和网络架构等开展研究。研究结论:(1)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下线网和线路的骨干传输网推荐采用OTN技术组网;(2)分别承载于云平台安全生产网、内部管理网和外部服务网络上的各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可划分为线网级平台、骨干传输网和车站级平台三层架构;(3)本研究成果可为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网络技术架构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云平台应用架构、提供业务种类、承载业务划分,对轨道交通云平台建设方案给出可行的建设思路.结合线网控制中心云建设,提出业务需立足于网络层面,对各线路与各专业系统及各个建设与资源运作项目的管理业务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协调,把各业务统一到网络层面上进行分析应用,替代传统上各系统间的接口关系,更好的为网络化建设提供支撑;同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云平台的承载业务方面,举例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云建设的作用,为各系统业务整合提供了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各业务统一到网络层面进行处理,替代了各系统间传统的接口关系,更好地为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支撑,并对网络化建设时各方面需重点研究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云平台的承载业务方面,举例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云建设的作用,为各系统业务整合提供了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各业务统一到网络层面进行处理,替代了各系统间传统的接口关系,更好地为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支撑,并对网络化建设时各方面需重点研究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对交通大数据平台架构进行研究搭建,可支撑PB级的异构数据管理及复杂交通业务处理,平台提供开发API,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查询、计算分析;提供类SQL查询功能,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方便的查询;通过虚拟化资源管理和Hadoop分布式并行计算,实现基于Hadoop进行原型搭建的交通大数据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心建设中实时监控软件与业务应用软件无法很好融合的问题,对线网实时监控基础平台软件与业务应用基础平台软件,以及二者的无缝衔接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成都地铁线网中心的实例运营结果表明:采用该无缝衔接方案能实现线网中心"业务多元、指挥统一"的需求,更好地将运营调度系统与管理系统集于一身.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安全保障平台是建立在各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基础上,提供高层指挥、管理的平台.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安全保障平台需要完成的功能入手,给出了平台体系架构和软件架构的设计,并对平台数据中心的实时性要求做了技术上的论述,最后给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安全保障平台部分功能的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出发,阐述在线网运营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的要求,探讨城轨云架构作为基础平台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云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共享以及智能运维4个主要构成模块的功能与要求;重点探讨云平台作为城轨云架构的关键技术,其功能要求与技术选择将直接影响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重点关注云平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能力,以统一服务“线网全业务、城轨多制式”为目标,构建一个开放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