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铁道车辆部件一旦发生故障,会引发车辆不能继续运行,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为了防范这类事故的发生,文中介绍了一种通过振动对车辆设备进行状态监测的方法,通过在车辆部件上安装传感器,利用振动分析和机器示教进行异常检测,并利用倍频带分析进行简易诊断,该方法利用平板电脑振动仪,改变了传统检测中手写数据的操作弊端,并通过其控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限元法创建了铁道车辆振动分析模型,可以再现车辆在30Hz内的振动响应,为在车辆设计阶段确认和改进车辆乘坐舒适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大幅度提高铁道车辆垂向振动舒适度,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利用轴减振器与空气弹簧(节流控制阀内置型空气弹簧)的阻尼控制,开发出一种新装置,用于降低车体的一阶弯曲模式与刚体模式的振动。试制的装置装备将用于新干线的车辆上,该装置在车辆试验台上进行激振试验,确认其减振效果。根据该实验结果,制作出可供装车并可运行的装置如图1所示,将其装备在新干线车辆上,实施现车运行试验。  相似文献   

4.
铁路是对地上设备依赖性很强的交通工具,而汽车作为移动体独立性很强,被称为灵活的交通工具。但是,近年来铁路开始采用蓄电池车辆,同时装用列车安全行车装置。而汽车领域也出现了电动汽车并装用导航设备等。汽车技术与铁路技术正在相互融合。文章对比了电气化铁道车辆和汽车的技术特点,对未来的电气化铁道车辆在电力供给和运行安全方面的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通常情况下,为提高铁道车辆垂向振动舒适度,一般认为减轻(与车体一阶弯曲振动频率类似)频率接近48 Hz范围的弹性振动是有效的方法。但是,利用一些对策降低了弹性振动的车辆,以及在轨道很不平顺的线路区间运行的车辆在多数情形下,车体刚  相似文献   

6.
阐述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铁道综研)对新干线和窄轨线路提速和改进乘坐舒适度的技术开发;新型车辆系统,牵引和制动系统及车辆修理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在铁道车辆技术方面的5项课题中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导向转向架、客车车厢内的降噪技术、车辆的动力学仿真、永磁同步电动机、车辆技术开发过程中用于闭环仿真的硬件等。其中前景看好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预测铁道车辆运行时的转动噪音,必须掌握轨道以及车轮的振动特性。首先,通过冲击激振试验掌握车轮在设定位置的振动特性,然后在实际运行的铁道车辆车轮上临时安装加速度计(见图1),掌握旋转车轮的振动特性,并与冲击激振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基于车载方式进行接触网几何参数高精度测量必须进行车辆振动补偿。采用结构光立体视觉技术,研究基于2个激光二维传感器的车辆振动补偿方法。运用激光二维传感器扫描钢轨获得钢轨内侧轮廓的二维位移数据,经过空间坐标变换、数据预处理、钢轨特征提取和补偿参数计算4个环节,实现车辆相对钢轨平面的空间姿态参数的光学非接触式测量。基于车辆振动补偿方法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装置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和既有运营线路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车体振动补偿准确有效,检测装置可准确测量拉出值和导高等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数据重复性良好,在运营线路接触网周期性动态巡检中有效检出了拉出值等接触网几何参数超限。  相似文献   

10.
RTRI详细方程式是对侧风下铁道车辆倾覆进行静态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用静力替代车体的惯性振动力.然而,由于车体的横向振动是一种动态现象,横向振动对倾覆的影响很可能取决于振动振幅和振动频率.为此,用数值模拟检测了横向振动与轮载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将其与线路运行试验所得数据相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铁道车辆在刚性及弹性轨道模型上的振动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对铁路车辆在实际弹性轨道基础上的垂向振动形态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假想的刚性轨道基础上车辆振动模型的计算结果加以综合对比,从而探明传统车辆振动模型与车辆-轨道耦合振动模型分析结果之差异,指出传统模型的适用范围,使铁道车辆振动分析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材料技术的进步可惠及铁路行业的诸多领域,如铁道车辆和轨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铁路环境如噪声和振动的评估及控制方法、结构物的维护保养技术的创新、铁道车辆能耗的降低等。本文综述了这些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研发动向。  相似文献   

13.
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正在研发利用空气阻力的制动装置,其在地震等紧急情况下可作为缩短高速列车停车距离的补充装置。介绍了关于铁道车辆空气制动的技术动向,阐述了新开发的小型空气制动装置的特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铁道车辆用新的垂直振动控制方法,即利用新开发的一系弹簧悬挂衰减控制装置,改善乘车舒适度评价指标LT值达3.2 dB,实现了体感水平的乘车舒适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某高速动车组列车异常颤动的实际问题。从试验、研发设计的角度出发,测试车轮踏面磨耗、多边形,悬挂系统振动传递,分析车下设备振动情况,车体和设备、座椅之间的模态匹配等对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全面阐述了车辆异常振动的分析解决方法、思路。通过试验测试数据寻找车辆异常振动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多工况下车体的模态振动以及车体与车下吊挂设备、座椅的耦合模态振动,探讨修改座椅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消除颤振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指导车辆结构优化和运用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JR西日本旅客铁道股份有限公司为构筑铁道车辆的新维修体系,正在开发受电弓滑板踏面损伤、踏面形状、闸瓦、制动闸片等的地面状态监测技术。此次重新评价了于1997年开发的车轮踏面形状测定装置的测定精度等,实施了新一轮开发,旨在提高上述装置在车辆检修基地的运用效果。在JR西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上海地铁11号线设备电气连接器卡扣出现断裂的问题,开展地铁车辆实际线路运行的振动测试,结合GB/T 21563—2018标准从振动加速度有效值、振动冲击加速度峰值、振动频谱和不同车次等方面进行设备连接器的振动特性分析,并与沈阳、北京和广州等地铁线路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铁11号线设备电气连接器各测点在3个方向的振动都明显大于沈阳地铁2号线、北京地铁房山线和广州地铁2号线,与线路条件、速度等级直接相关;上海地铁11号线设备电气连接器各测点的纵向振动加速度均超过标准值,横向与纵向振动冲击加速度峰值超过标准值,电气连接器的断裂故障与振动过大有关;采用提升连接卡扣在纵向方向的紧固度和调整卡扣为实心结构的改进措施,可以解决设备电气连接器卡扣断裂问题。利用振动测试的分析方法可为地铁车辆设备的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用金属中最轻量、比强高、可实现再生利用的镁合金正在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阻燃性镁合金改善了普通镁合金易燃的特性。它作为能实现更安全使用的材料有望被应用于高速铁道车辆等运输装备作为进一步轻量化的手段。本文着重介绍阻燃性镁合金作为铁道车辆结构构件用的必要的挤压加工相关技术以及焊接接合技术等要素技术。  相似文献   

19.
将高强度球墨铸铁(FCD900)应用于铁道车辆用齿轮装置,具有降低齿轮振动与噪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利用压电元件与支路在减轻铁道车辆车体弯曲振动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车体模型,通过激振试验确认了减振效果,并指出了今后实用化中需要解决的有关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