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对我国大中型客车面临的挑战、大中型客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客车工业将面临的国际冲击,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客车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根据我国历年大中型客车保有量情况,对1994 ̄2000年我国大中型客车的保有量和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对我国公路客车市场、城市客车市场、旅游出租客车市场、特种客车市场等,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发展我国大中型客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路智军 《驾驶园》2009,(5):40-40
4月8日,2009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国内主流客车制造商海格客车携手欧洲豪门瑞典斯堪尼亚联合参展,一举推出海格高档双层客车KLQ6147S、海格特大型城市客车KLQ6140GQ、城郊客车KLQ6129GQ1、全承载新型高档客运客车KLQ6125A、新型豪华旅游客车KL06125Q和斯堪尼亚海格A50、A30七大系列新款客车。  相似文献   

3.
客车向来被分为四个大类,即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公交客车和团体客车,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应该再加上农村客车才显得更加完善。因为农村客车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上述分类所不能完全涵盖的,农村客车有属于自己的标准,有相对独立的市场空间,有特征明确的乘客群体,所以,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09,(4):20-20
第七届国际客车与零部件博览会上,苏州金龙共推出城郊客车海格KLQ6129GQ1.氢燃料电池客车KLQ6129GQH2、12m低地板城市客车KLQ6121GQ和KLQ6895G城市客车4款公交产品。并在同期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客车大赛上,力夺CIBC客车金奖,获得了C18C最佳客车制造商奖、CIBC新能源绿色客车奖、客车安全技术奖、迎亚运\迎大运广东客车运营企业优秀供应商奖五大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5.
4月8B,2009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国内主流客车制造商海格客车携手欧洲豪门瑞典斯堪尼亚联合参展,一举推出海格高档双层客车KLQ6147S、海格特大型城市客车KLQ6140GQ、城郊客车KLQ6129GQ1、全承载新型高档客运客车KLQ6125A、新型豪华旅游客车KLQ6125Q和斯堪尼亚海格A50、A30七大系列新款客车。并在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2009世界客车联盟年度大奖中共荣获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年度最豪华客车,年度最佳长途城市巴士奖,年度最佳客车安全装备奖四项大奖。  相似文献   

6.
客车按其用途和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城市客车与旅游客车两大类型。欧洲作为世界商用车的中心,不仅诞生世界上第一辆客车,而且拥有庞大的、成熟的、数量众多的客车制造企业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比较著名的客车及客车底盘研发和生产企业有:德国的戴·克、NEOMAN、法国的Irisbus、瑞典的沃  相似文献   

7.
我国客车工业目前已基本上形成大、中、轻、微型齐全,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从1998年以来,客车产量一直保持较快持续增长的态势。客车不同于轿车不属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因而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各国汽车生产企业都不投巨资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生产。客车市场的多品种、少批量、定制化、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决定了客车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使我国客车具有低成本的优  相似文献   

8.
我国客车安全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我国客车安全事故已经成为严重的安全问题。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技术在客车中的广泛运用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的伤害。安全客车可以大幅提升综合交通安全指标。在客车安全中尚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如客车安全相关法规、客车车体结构、客车CAE工作和安全车身的制作等。因为客车安全问题严重,故安全客车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设计要求、客车结构和底盘设计等方面将德国超低地板城市客车与标准城市客车加以分析比较,阐述了超低地板城市客车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0家主流客车企业(占据客车市场98%以上份额)共计销售客车260259辆,比2013年的253473辆增长了2.68%。特点一:2014年增长乏力近5年来,2013年客车市场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2014年的增长处于次低,客车市场市场整体处于较为低迷萎缩态势,是2014年客车市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图1)。特点二:各细分市场发展不平衡新能源客车市场一枝独秀,公交客车(含新能源客车)是拉动客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座位客车是抑制客车市场增长的最大因素,校车市场增长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9日,中通客车生产的第一辆电动公交客车顺利下线,聊城市市委、市政府联合中通客车公司在中通客车总部举行了盛大的山东、走向全国”的总体战略,以“官、产、学、研”相结合方式,通过吸收并消化HEV客车各项核心技术。进行产品优化,尽快实现产品型式认证和示范运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四部整车参展,赢得三项大奖 4月22~24日,2009北京道路运输车辆展隆重举办。中通客车选派了LCK6140HD、LCK6129HB公路客车、LCK6120GT公交客车以及LGK6128EV纯电动客车参展。其中,LGK6140HD、LOK6129HB共同获得“最佳公路客车奖”、LCK6120QT荣获“最佳公交客车奖”,而“最佳新能源客车奖”则由曾经作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用车的LOK6128EV摘取。  相似文献   

13.
《驾驶园》2011,(4):47-49
海格增程式电动客车大幅降成本海格客车此次参展的3款车型分别为增程式电动客车、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客车、经典8.5米城市客车。增程式电动客车与纯电动客车一样有着电机单独驱动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公交车低速大扭矩行驶的要求,其能量源不仅来自于电池,也可以来自于发电机组。增程式电动客车的电池容量只需纯电动车的30%-40%左右,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颜祥 《城市车辆》2004,(4):44-45
客车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将安全理念深刻贯彻于客车设计、客车结构等各方面工作当中,以保证客运安全,为客车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大型客车生产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有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其中欧洲的大型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世界首位,中国客车企业引进客车技术也集中在欧日两大系列。全球比较著名的客车及客车底盘生产企业有:德国的奔驰、曼、凯斯鲍尔、尼奥普兰;法国的雷诺;意大利的依维柯(菲亚特集团);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匈牙利的伊卡露斯和日本的五十铃、日产柴和日野等。由于客车行业具有产量低、品种多的特点,所以自动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德国的大型客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文风 《城市车辆》2005,(5):10-10
第二届客车大赛上,安凯新推出的13、7朱WK87的豪华卧铺客车和欧Ⅲ环保型公交、旅游客车,首次在北京亮相,受到大赛组委会一致好评以及参观代表的青睐。经大赛专家组评审,安凯参赛的新型客车在大赛中捧金银,其中15.7米公路豪华卧铺客车取“中国客车金奖”.S31505年新款客车获得“中国客车节油奖”.这是安凯客车又一次在汽车产品大赛中获得多项大奖。  相似文献   

17.
一、客车市场概述 根据国家关于客车工业“十五”规划,未来五年内国家将重点发展绿色环保的城市公交客车、低地板公交客车、高速公路用大中型客车和适当发展高档旅游客车,对于商用轻型客车,国家强令禁止农用客车上路;以上政策结合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可以预计,未来客车工业的发展将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有关资料显示,到2005年: ●豪华高档大中型客车(价格在120  相似文献   

18.
品牌汽车     
《驾驶园》2008,(4)
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作为中国客车行业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八年来务实而持续地为中国客车业会聚良机、创造价值,不遗余力地推进中国客车和客运行业繁荣发展,助力中国客车阔步前行。作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的福田汽车此次携旗下自主品牌欧V客车参展,自然吸引了众多媒体、经销商、客户的广泛关注。参展当天,欧V客车展厅客商云集,热闹非凡,通过现场参观、试乘,客车行业业内人士、各地经销商、客户对参展的BJ6125豪华客车赞不绝口,对福田汽车精湛造车工艺、研发技术、生产能力给予高度评价,称赞福田欧V客车是民族品牌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的客车行业现状可以看到,中国市场上有纯囤产的客车、引进技术生产的国产客车、采用进口总成开发的国产客车、采用进口底盘开发的国产客车以及纯进口客车等几种类型。大部分国产客车底盘为自主生产或引进技术生产,车身一般为半承载式。而大部分国产客车经常会发生客车共振现象.客车发生共振后,乘座极不舒适,不仅如此,严重时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解决客车共振已成为众多客车生产企业的重大课题。在此仅以国产客车为例对客车共振进行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28日,第六届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江淮汽车集团客车板块全新亮相。安凯“尊荣400”豪华大型客车和江淮HK6893K中型高档客车,受到与会的国际客车专家与学的一致好评,经过专家组历时2天公开、公正的现场评审和现场试驾测试,安凯“尊荣400”荣获“BAAV2006最佳大型豪华客车奖”,江淮HK6893K客车获得“BAAV2006最佳中型客车奖”。这是安凯和江淮客车公司继2005年7月在全国客车大赛中获金奖后,再一次获得世界级客车大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