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尝试用国外成熟的专业交通运输设备检修软件实现动车组检修管理。整个系统按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制度和全面生产管理的理念设计,建立以设备为核心的完整的检修数据模型和检修管控流程,实现动车组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动车及大部件的构型、检修履历、修程修制、检修工艺、检修计划、检修执行、质检管理、故障管理等业务环节,为可靠性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铁基于多年的运营经验,在广泛收集所辖地铁车辆运营维护的实际"痛点"基础上,通过优化现有检修流程、增加车载于轨旁监测检测设备、引入前沿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等手段,构建了地铁车辆的智能运维系统。智能运维系统可通过健全智能决策系统、工作协调及信息共享,对整个车辆运行过程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并以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为基础,提供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故障和寿命的管理和预测数据,为实现车辆检修由计划修逐步转化为状态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机电设备运维管理信息主要来自海量的纸质资料,过于依赖人力查找和巡检,需要探讨一种现代集成手段有效管理这些信息,本研究引入最新技术,开发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RFID(无线射频技术)技术的机电设备运维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制定设备维护维修计划、任务跟踪、人事管理、服务管理、应急维修管理、远程监控设备等功能,不仅实现了机电设备集成化交付,而且为BIM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做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潜在应用方向和技术可行性。基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供电设备的产品设计阶段、制造阶段和运维阶段的应用场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供电系统,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孪生技术强大的分析处理能力,实现供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寿命可视管控,实现供电系统运维向状态修转变,从而提升供电系统运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修程修制改革影响设备运行质量、维修定额确定、维护模式选择、定岗定编开展,也可促进设备预防维修向预测维修的转变。结合维修规程改革,提出区分轨道线网不同线路所处生命周期设置设备维修规程的改革主线;针对维修模式改革,提出引入在线监测及专业化检测维护设备、引入社会化维修力量和集中维修模式的改革尝试,从维修规程标准统一和维修模式科学先进角度探讨修程修制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6.
龚利  刘波 《中国铁路》2021,(1):67-73
为了实现对机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促进设备安全运行,通过分析机务设备维护管理策略,设计1套基于EAM的机务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包括机务设备信息管理、库存动态管理、维修管理及质量分析等功能.按照故障维修、预防性维修和预见性维修几种可能模式,对铁路机务设备维护管理现状进行探讨,跟踪、管理机务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并给...  相似文献   

7.
周期修和计划修结合的信号设备传统维修模式沿用至我国高铁,需要不断完善优化和创新。提出基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的设备维修新模式的管理模型,在高铁信号设备维护管理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接触网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简称“6C系统”)为高速铁路接触网临时修、综合修、精调精修(三级修)提供数据来源,为保证状态修奠定基础。分析检测监测技术,研究6C系统功能,为6C设备开发、优化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特点和建筑行业的典型应用,在分析铁路行业建设项目特点基础上,提出并分析BIM在铁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建议铁路行业相关单位在国家管理机构的协调下,制定BIM统一发展规划,针对BIM在铁路行业的典型应用,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BIM应用研究和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福建省境内货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货车检修任务量增加迅速。樟林编组站位于福州枢纽,具备良好的扣车条件,在此新建1处货车车辆段将解决整个福建省货车的定期检修工作,而且能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节约运输成本以及货车周转时间。福州东车辆段出入段线下穿既有温福铁路,有利于行车组织、运营安全。总图因地制宜全创新提出存车线(预检预修)与修车库贯通布置方案。充分梳理预检预修与架落车工艺,提出独立设置预检预修设施。论述抛丸除锈设备独立设置、转向架单臂悬挂检修流水线等修车库与联合车库创新设计,福州东(樟林)车辆段设计实现了创新理念和工程实际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铁路旅客服务设备状态监测管理从人工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变,对基于大数据的铁路旅客服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对系统功能、系统架构、业务流程和大数据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实现对旅客服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设备状态评估、设备故障预警及告警和设备检修方案智能辅助决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BOM)是动车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核心数据,动车组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动车组设计、生产、运用和检修阶段.目前动车组BOM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制造阶段,针对运用、检修阶段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以动车组装配部件信息为统一数据源,提出一种多视图BOM模型,设计相应的存储结构和检索算法.该BOM模型及检索算法可适用于动车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各阶段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设备为中心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安全运营的需要,设备维护管理面临巨大压力。提出基于客户关系管理(CRM)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全生命周期维护管理模式,给出了管理模型,阐述了设备全生命周期主要的管理内容。该模式将以设备为中心的维护管理模式转化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维护管理模式,有效地满足了目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维护管理所面临的安全要求高、区域分布广、服务响应快等需求,为提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运维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FSK(频移键控)通信信道的监测数据正负样本量不平衡即故障样本量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C-SVM算法的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对FSK通信信道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该算法能够识别出FSK通信设备的相对异常状态,有效助力FSK通信设备的运维从传统的故障修、计划修转变为智能化的状态修、按需修,提升FSK通信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地铁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5.
动车组技术变更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对动车组源头质量整治等技术变更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模式,满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动车组技术中心、铁路局集团公司、造修企业和监造、验收部门对源头质量等技术变更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要求。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动车组整治实施计划预测应用,共享平台数据交互等技术。采用该系统,对2012-2018年全路动车组源头质量整治项目进行管理,达到了规范过程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现场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服役期的系统修维修策略,以维修对象、维修深度、维修指导理论、维修技术、维修作业地点、维修策略有效期、维修间隔期、维修评价度量、维修作业触发、维修作业时长等为维度,能对地铁列车实施精准维修。通过与传统的计划修、均衡修、全效修、精益修等维修策略的比对发现:系统修取消了架修及大修,能针对故障特性及时响应、动态调整,具有动态性、创新性,覆盖了列车的全服役期。以具体案例为例,介绍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计算及维修间隔期的确定。系统修已在具体线路试行。试行结果显示:试行系统修后,列车的维修评价度量指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陈立 《铁道建筑》2015,(2):118-121
建立周期修和状态修相结合的大型养路机械线路养修模式,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稳定线路质量。本文以武汉局线路养修为例对大机捣固作业前后的线路设备质量进行分析,结合轨道质量指数,建立线路区间状态修基准指标,探讨大机捣固作业状态修的模式,评价大机捣固作业效果。京九线状态修实例验证了其运用效果,可供线路养护维修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新技术情况下,对地铁通信系统设备的维修有新的要求。分析既有的计划预防修存在的局限性,根据现场既有维修手段与设备特点,结合设备状态修、可靠性维修的理念,对既有的计划预防修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维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应答器是中国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设备.针对目前应答器设备应用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详细分析了应答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答器生命周期的应答器数据管理和动态监测系统(BMMS).该系统将极大地提高目前应答器系统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20.
广州铁路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信息系统覆盖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工务、电务、供电专业和大型机械化设备的管理、检修(设备的状态修、大修、高级修、抢修)。简要介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功能、层级结构及子系统间的互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