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15-后插16
西安是我国的十三朝古都,故称长安.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与历史,有着丰富的传统人文特色与传统艺术元素,这些都为现代建筑与艺术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西安地铁也得以快速发展,并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服务设施.西安地铁为西安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推动了西安商贸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西安地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民生大事,西安地铁车站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规划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地铁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最基本功能的同时,也成了汇聚人流的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如何对地铁站进行装饰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纵观当前国内各大城市的地铁站装饰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走现代化、科技化的设计路线,另一种是走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路线。本文将以“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站装饰设计的再创作研究”为题进行具体分析。1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站装饰设计的方式1)选取某条线路,对所有车站进行一体化设计针对某一条地铁线路赋予设计主题,对线路内的每座地铁站则按照一站一景的设计原则,赋予特殊的意义。如此,地铁线路内的每座车站既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也为乘客展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种装饰设计方式最典型的当属西安地铁和成都地铁。  相似文献   

3.
<正>地铁是市民出行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一些城市的地铁线网四通八达,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每个城市的地铁车站在有效满足客运功能需求的同时,也会利用多元化的装饰设计,为乘客们带来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视觉盛宴。在地铁车站的装饰设计中,不同美术元素符号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美术元素符号的简要介绍,分析美术元素符号在地铁车站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原则,期冀为地铁车站装饰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从建构徽州文化元素的基础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和现状分析,对徽州文化元素在合肥地铁车站空间的表达与应用进行了解析,提炼出了徽州文化中容易表述和识别的元素符号。归纳了合肥地铁车站空间的基本功能信息和艺术设计信息,总结出了徽州文化元素在合肥地铁车站出入口和内部空间的表达和应用方式,展望了徽州文化元素在未来合肥地铁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21日上午,西安地铁"丝绸之路文明号"文化专列正式与广大乘客见面。为充分发挥地铁城市形象窗口作用,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部署,根据年初地铁办党委提出的开展以"您乘西安地铁出行,我讲丝绸之路文明"为主题的西安地铁公共文化建设活动部署,西安地铁于9月21日世界和平日推出"丝绸之路文明号"专列,诠释了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核心精神,用文化元素服务地铁运营需求,承载丝路文明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政策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北关车站防水设计与施工,从车站主体、特殊部位的防水施工两方面详细地叙述了车站防水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以佛山地铁3号线美旗站深厚软土基坑工程施工为研究对象,收集和统计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与支撑内力变化情况,并将统计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围护结构受力变形与理论值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针对现场连续墙开裂问题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合理调整设计施工方案,实现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切实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结合现场施工配合抢险经历,对地铁车站软土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深厚软土区域地铁地下车站建设技术,推动地铁地下围护结构形式选取合理化,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地铁车站深软土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的传播中心,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以郑州为中心传播区域的中原文化,不仅为郑州以及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而且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郑州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怀相融合为设计理念,通过图片、绘画、雕刻等视觉符号,多维度展示了中原文化的内涵,使乘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FLAC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西安是西北黄土地区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开挖平面尺寸大、基坑暴露时间长、基坑变形控制等级高,西安又处于特殊的黄土地区,基坑壁岩土体主要为黄土及黄土状土,上部具有湿陷性,与国内外已开挖建成的地铁车站的城市的地质差异较大,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急需开展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为西安地铁其它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帮助。研究结论:以西安地铁2号线北大街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了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FLAC模拟计算模型,制定了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分析了围护桩的变形、钢支撑轴力变化和锚索受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桩体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的直接反映,而钢支撑和锚索对深基坑变形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铁车站与城市关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指出在轨道交通网络化的今天,车站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而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基本交通功能外,更要与城市设计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林力澜 《铁道勘察》2024,(1):144-150
为研究轨道交通高架车站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协调性,建筑形态的美观性,运用总结归纳法和项目分析法进行深入研究。(1)车站选型:应充分考虑车站及区间对城市景观视觉影响;(2)地域文化艺术性:应突出地域文化独特性,并与交通建筑性质紧密联系;(3)车站轻量化:应尽量减小车站实际体量,从而达到视觉上轻巧舒展;(4)体现交通建筑属性: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同时具备交通建筑的可识别性。研究表明,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芜湖1号线、2号线一期轨道交通高架车站景观设计,采用“分段一致,一线一色”的设计理念,运用芜湖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车站景观,与城市历史文化产生呼应;从长度、宽度、高度3个维度控制车站体量达到车站轻量化,减小车站规模;建筑形态、色彩、材料在满足车站功能的前提下,选用最简单的建筑形态,摒弃多余装饰;车站功能空间组合优化可为运营管理提供最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车站建筑功能的分析,着重阐述了由地铁车站站址环境边界条件的不同导致建筑布置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提出了设计思路和设计观点,突破和拓展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可供其他类似的地铁车站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宏 《中国铁路》2012,(4):99-102
针对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标准优化、标准化设计、换乘站设计、附属工程设计和车站空间开发进行研究;在吸取我国已建和在建地铁车站成功经验同时,完善以往地铁建筑设计中的不足,使车站建筑设计达到标准化、统一化,并在提高车站服务标准的同时降低工程投资;提出结合城市规划及经济条件,探索车站开发和设计模式,提前策划沿线车站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西安地铁1、2号线车站装饰装修工程为例,从施工周期、材料组织、质量要求、变更签证、安全管理5个方面总结工程施工特点,归纳整体工期策划、总承包管理模式、设计单位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谭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21-后插2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不仅担负着乘客进出站、购票、乘车、换乘和休息等多种职能,而且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重要展示场所.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装饰问题尤为重要.合理、整洁且优雅的车站公共空间设计和匠心独运的公共空间装饰,既能使乘客拥有良好的乘车体验,同时也能使乘客欣赏和领略到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经济特色.尤其是对于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国际商务人士和外来游客而言,每次的乘坐过程都是一次有意义的游览,会对这个城市留下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呼志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后插33-后插34
一个城市聚集了各种人、各种文化、各种艺术作品.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下发展速度都是不同的,但有一个内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在文脉传承中体现着中国自信.国内一些城市为了全面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往往采用一站一景一故事的形式,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中融入美术创作,也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带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运用现实...  相似文献   

17.
褚冠男 《铁道勘察》2020,(1):12-18,102
京张高铁是继京沪杭铁、青藏铁路之后又一个划时代里程碑式的项目,同时也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及文化意义。阐述京张高铁工程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奥运文化、冰雪文化等元素融合形成的"京张高铁文化",从文化共性、个性两个角度出发,对"天地合德,百年京张"的京张高铁文化主题及"人字纹、苏州码子、山水视界、五行五色"文化元素、一站一景等进行探讨。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文化设计应体现时代特征,适应时代要求,展现时代风貌,建筑文化应符合地域自然环境并恰如其分地表达地域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京张高铁文化设计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达到了传承历史文化、提炼新京张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西安地铁5号线二期高架车站设计选型,通过对岛式车站和侧式车站设计介绍,对2种型式的车站客流特点、站台至站厅提升设备布置、车站的管理与使用、与区间的衔接、高架车站的景观、环境及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侧式车站型式更适合西安地铁5号线二期高架车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用好客流预测的结果对线路、车站、各系统的规模影响很大。通过西安地铁3号线规模设计实践,从全线路列车编组、线路两端车站、一般车站和换乘车站的规模设计等方面分析研究如何用好客流预测的成果,提出建议:设计时应注重敏感性分析结果在列车编组规模设计中的应用;对线路末端车站周边土地发展潜力要作充分估计;车站的规模设计要注重车站自身高峰小时客流;换乘车站的规模设计需综合考虑换乘客流的方向不均衡性及与进站客流的关系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国内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主题文化塑造方面仍有不足。阐述了地铁公共艺术主题文化的重要性并以地铁公共艺术的主题文化建设较为成功的台湾高雄为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美丽岛站和中央公园站的设计目标、设计构想、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及公共设计内容,作为国内地铁车站通过设计提升公共艺术主题的借鉴与启示。即:展示主题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国际大师巨作,结合地域特色;站体与周边整体设计,公共艺术实现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