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韩两国海事调查合作会议于2005年11月24-25日在韩国首尔举行,蹦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徐国毅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一行4人出席了本次海事调查合作会议。会上中、韩双方就海事调查合作的有关方面交换了意见,并在海上事故信息交换、事故联合调查、调查人员互派等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
综合编译自HME新闻发布和组团厂商信息反馈:2008年6月9日-13日,由荷兰船用设备商协公(HME)和荷兰国际商务与合作机构(EVD)联合组织、<船舶工程>和<机电设备>杂志社合作承办的荷兰船用设备商贸易代表团以武汉进行了成功的海事访问活动.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程》2009,31(2)
作为2008年荷兰海事代表团成功赴武汉的成果之一.中国的相关企业希望组织一次中国海事代表团赴荷兰进行交流回访。2009年6月1日至7日荷兰海事企业将热忱欢迎中国企业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动态     
<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9年国际海事履约及会议培训班在邕举办10月21日-24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南宁举办国际海事履约及会议培训班。本次培训内容涵盖了2019年海事国际合作整体情况、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及下设分委会改革方案、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方案、海事调查国际合作机制及成果,NCSR6、ITU、IMSO会议情况及下一步工作等内容。本次培训是海事系统研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发生涉台海上事故后,由于政治因素影响及法律依据不同,无法及时进行充分、全面的调查,导致事故原因不清、责任不明,甚至影响两岸民众的和谐气氛。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促进海峡两岸海事调查合作,通过对两岸海事调查处理规定、涉台海事调查处理现状的分析,探讨利用国际公约的安全调查合作理念建立两岸海事调查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韩国作为我国邻邦,多年来与我国海事调查合作较多,然而不同于我国的海事调查体制,韩国有着其独具特色的海难审判制度。本文将对韩国的海难审判法院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海事调查官的管理以及IMO对于海事调查的要求进行分析,并与我国海事调查体制进行对比,从而找到值得我国海事调查体制借鉴的地方,给出几点建议,旨在完善我国海事调查体系,提高海事调查质量。  相似文献   

7.
吕航 《中国船检》2004,(6):52-55
5月22日至6月3日,我国目前最大的海事执法船“海巡21”轮,应日本海上保安厅邀请,载着以中国海事局副局长何建中为团长的中国海事局代表团,参加了“2004年度日本海上保安厅检阅式及综合演练”。“海巡21”轮安全航行2200多海里,参加了一次预演和二次正式检阅及综合演练,成功地举办了招待会;我海事局代表团在航行安全、外事拜访、互访交流和参与演练四个环节,锻炼了队伍,加强了对外交流,在日本社会公众和同行面前充分地展现中国海事的实力和整体形象。那么,我国海事海巡船第一次跨出国门出访并演练,在国际合作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同时,是否也在各方面体验到了两国海事机构的各自优势和差异?5  相似文献   

8.
正4月3日至5日,国际劳工组织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召开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专门三方委员会(STC)工作组会议,共有来自政府组、船东组、海员组以及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组织的130余名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政府派出6名海事劳工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团长由广东海事局副局长、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船员分委会副主任杨文担任,代表团专家成员分别来自于交通  相似文献   

9.
以2008年5月在IMO第84次海安会上通过的<海上事故或事件安全调查国际标准和推荐做法规则>为背景,从安全调查制度与我国海事调查制度的差异入手,对我国海事调查的法规建设、海事调查机构的调整、海事调查国际合作以及调查报告和安全管理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为我国海事调查尽快与国际上接轨提供一点微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图片报道     
《珠江水运》2006,(11):F0003-F0003
10月13日,广州港务局与洛杉矶港务局在广州签订了广州港与洛杉矶港《关于大气质量项目合作意向书》,图为广州港务局局长常敏与洛杉矶港务局局长杰拉婷·科纳兹在签字仪式上。(刘义发)10月24日至25日,广东海事局和香港海事处首次联合举办粤港海事调查处理业务研讨会,与会双方期望在海事调查方面加强合作与沟通。(陈智雄)  相似文献   

11.
水上交通事故安全调查独立性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的水上交通事故安全调查是目前世界海事组织推荐的一种事故调查模式。结合我国海事调查的实际情况,从法学理论到海事执法实践,从国际公约要求到社会安全需求等方面说明了事故安全调查独立性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这种海事调查模式的综合分析,论述了独立性事故安全调查与国际合作调查的关系,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2月1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人的因素、培训和值班分委会第4次会议(HTW4)上,中国政府代表团作了题为"海事事故经验教训运用到船员教育培训的实践"的经验介绍。来自英国、加拿大、日本、印度、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等40多个国家和行业组织的参会人员参加了此次经验交流。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广东海事局局长陈毕伍主持了报告会,并代表中国政府代表团向参加报告的各国代表致以中国农历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15日至19日,第16届国际海事调查官论坛(MAIIF)在北京举行。MAIIF是各国政府海事调查主管部门间研究、探讨国际海事调查合作、分析事故原因并向国际海事组织提出修改有关海上事故调查章程的会议。这是MAIIF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9名代表参加本届会议,会议由来自美国海岸警卫队的Doug Rabe先生(MAIIF主席)主持。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宴请了会议主席以及与会各国代表。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相似文献   

14.
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调查实验室”合作建设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该实验室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批准成立的海事调查技术分析、鉴定的专业性机构,由上海海事局、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决定共同建设和运作,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12,(11):62-62
第十五届亚洲海事调查官会议(MAIFA15)在上海顺利召开 2012年10月23日,第十五届亚洲海事调查官会议在上海拉开帷幕,参加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印尼及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会议由中国海事局主办、上海海事局承办,历时两天,旨在商讨亚洲海事调查合作、交流经验与技术,  相似文献   

16.
7月14日,当地时间10时(北京时间11时),经过8天的航行,"海巡01"轮抵达雅加达,拉开了与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东南亚三国海事安全管理的交流序幕。访问期间,"海巡01"轮代表团参观了印尼海岸警卫队总部,与印尼海事局进行专业交流,并举行了海上联合搜救综合演习。此次出访,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印尼海事磋商机制的建设,增进双方了解互信,加深两国在海事领域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地区海上安全、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1 0月 2 8日至 3 0日 ,应南通市的邀请 ,以加拿大里穆斯基市副市长为团长的里穆斯基市友好经济代表团一行 1 0人抵达南通市访问。加拿大魁北克海事学院院长基坦·波伊文先生随团对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考察访问。波伊文院长向南通航院的领导介绍了魁北克海事学院的基本情况 ,并参观了南通航院的操船模拟中心、轮机模拟中心、多媒体教学中心、天象馆等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实习设备 ,他对南通航院的办学条件与实力极为称赞 ,在下午的合作项目洽谈中 ,双方就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热诚友好的会谈 ,着重就加强航海职业技术教…  相似文献   

18.
8月29日,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议。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常驻代表吴海龙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先生递交了中国政府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约文书,标志着中国政府批准加入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该公约将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生效。那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什么呢?下面通过一张图帮您看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相似文献   

19.
动态     
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希腊海岸警备队举行海事合作双边会谈9月23日至24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宏印一行应邀与希腊海岸警备队举行了会谈,就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和希腊共和国海岸警备队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事培训和便利运输合作意向书》下的海事合作事项开展了具体磋商。通过会谈,双方确定了联络和信息通报机制,就下一步拟开展的具体合作内容和方式取得了共识,并制定了针对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不断深入,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出国团组和出访人数逐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在世界海事界地位明显提升。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如,中国-东盟、中韩、中日、中澳、港澳海事合作以及举办国际海事会议等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国际海运界的地位明显提升。国际海事组织现在非常重视中国,遇到重大问题时,秘书长会事先了解中国的态度,听取中国的意见。世界航运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