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深圳面临严峻的土地资源紧缺局面,城市规划建设步入以"二次开发"为主旋律的转型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为破解独立占地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中面临的用地落实难、规划实施难困境,深圳自2013年起全面实施公交首末站配建制度.实践表明,该制度大大增强了场站设施的落地实施,但同时亦暴露出诸多问题,制约着配建制度的顺利实施.本文在简要介绍深圳现行公交首末站配建制度的基础上,从规划体系、规划方法和实施机制三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检讨评估,并结合近三年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期望促进配建制度的持续完善,并为国内其他城市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公共汽(电)车首末站规划建设策略——基于香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首末站是公共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设施用地短缺问题,这将严重制约公交优先发展。首先,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当前内地大城市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其次,剖析香港的成功经验,从规划指引、投资模式、综合开发及配建标准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建设策略和方法,以推动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进程并促进公交优先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城市内公交首末站的数量和规模不足,且由于用地限制,部分现有公交首末站的相应配套设施建设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内桥梁的数量和形式不断增加,然而桥梁下的空间用地却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结合桥梁下空问规划设计城市公交首末站,既可缓解城市公交场站用地紧张的问题,也可同时规范管理桥梁下的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交通衔接是实现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换乘效率,提升公共交通占比及服务效率,创新研究了公交接驳设施设计要点。首先,结合设计规范及广州市公交接驳轨道交通实践经验,确定规划思路,明确规划目标、原则及用地选址方法;其次,根据常规公交换乘客流与服务公交线路数,计算得出常规公交设施(含公交首末站、公交停靠站)的配套规模要求;最后,从设施供需平衡水平、换乘效率等方面构建衔接方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衔接方案对实现衔接轨道交通线路功能定位所起的作用。为后续常规公交衔接设施规划设计及方案评价提供有力的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5.
目前广州市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比重较低,是造成公交站场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加强配建公交站场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土地、资金的不足,同时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考虑住宅小区周边公共交通设施的配置情况和港湾站的运营能力,根据小区的规模,按照高峰小时出行率、广州市常规公交分担率预期等计算提出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标准.同时,对比三种主要公交站场形式,提出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建设形式.  相似文献   

6.
李晓辉  沈锐鹏  张巧巧 《城市交通》2021,19(5):100-104,99
公共汽车首末站是保障公共汽车运营的关键基础要素,是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必须资源投入.受用地供给制约,首末站普遍存在不合理、不永久的问题.佛山市南海区通过推行首末站配建机制为城市首末站建设的用地供给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机制形成了一套由阈值启动、土地出让合同纳入、建设总图把控、竣工验收、产权移交等过程组成的、与土地开发流程紧密结合又互相适应的约束机制,以政府印发管理办法的形式保障了首末站配建机制的有效实施.结合南海区的实践,总结了配建首末站机制实施的关键经验和问题并给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晓辉  沈锐鹏  张巧巧 《城市交通》2021,19(5):100-104,99
公共汽车首末站是保障公共汽车运营的关键基础要素,是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必须资源投入.受用地供给制约,首末站普遍存在不合理、不永久的问题.佛山市南海区通过推行首末站配建机制为城市首末站建设的用地供给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机制形成了一套由阈值启动、土地出让合同纳入、建设总图把控、竣工验收、产权移交等过程组成的、与土地开发流程紧密结合又互相适应的约束机制,以政府印发管理办法的形式保障了首末站配建机制的有效实施.结合南海区的实践,总结了配建首末站机制实施的关键经验和问题并给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常用的公交站场规模测算方法主要是基于人口规模预测公交车辆发展规模,进而根据规范标准及实际工程应用经验确定标准车所需公交站场用地面积,考虑的因素和指标过于单一、笼统,应用存在局限性。在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公交集散客流量规模,考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既有衔接的公交设施(既有公交首末站、中途站)的配置及运营容纳能力,根据公交运营相关统计指标及现有的相关规范标准,提出轨道交通站点配套公交首末站规模测算的技术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衔接规划的实践中,为同类规划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示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而公交场站是常规公交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从国家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来看,对公交场站规划用地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大多数城市均提出了研究实施居住区开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公交场站配建制度,逐步明确了公交场站"综合+配建"的发展新模式。如何转变公交场站建设规划思路与方法,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破解公交场站落实难的发展瓶颈,对城市公交场站的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公交都市发展的目标与趋势下,公交场站的配置具有新的要求.为保障公共交通的发展,落实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公交场站设施的配置标准进行探讨.在公交场站规划相关标准、政策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交场站的配置建议.公交场站配置应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场站分类体系与控制标准,并满足"人"、"车"的使用需求和适应"地"的供给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为评价城市公交首末站的布局优劣、运营状况、服务水平,进而优化规划方案,遵循综合性、实用性、可比性、独立性和相容性的原则,从规划的协调性、运行的有效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10项评价指标。结合工程实际,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指标分级值;提出了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公交首末站的布局、运营状况及社会环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用于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济宁市城区公交发展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济宁公交规划》),于4月18日由市政府发文批准实施。《济宁公交规划》遵循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定位,对公交场站、换乘枢纽站、公交线网、快速公交、公交专用道以及保障公交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做出了详细规划。规划年限近期为2015年,远期为2030年。《济宁公交规划》规划了4个对外交通枢纽,22个城市公交枢纽,10个城乡公交换乘枢纽,32个公交首末站;4处公交停保场,2处公交保养场,1处公交大修厂,6处公交加气站,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发挥市域轨道的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吸引客流,对市域轨道交通衔接规划进行了探讨。首先,研究了市域轨道及站点的功能定位,将站点服务范围细分为5个区,分析各区的客流特征,从而提出规划策略,提供分层次的交通服务;其次,以琎琳站为例,200米范围内结合公交首末站、"P+R"停车场促进交通枢纽的形成,并通过廊道串联轨道站点与周边用地,提供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设置公交停靠站、出租车扬招点、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多样化的衔接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交通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中场站规划建设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站用地是保障公交优先发展的基础争件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以及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场站设施的功能保障。通过对深圳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场站设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公交场站设施建设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为国内其他城市公交场站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或者避免土地高强度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实现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需要在土地开发不同阶段通过政策引导,"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多管齐下,制定交通应对策略。通过对土地高强度开发带来的交通问题剖析,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最终提出建立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完善土地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鼓励大型建筑配建公交首末站,倡导停车共享等策略,引导土地集约开发、资源共享、动静态交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市的公交场站按照功能可分为四类:枢纽站、一般站、首末站及维修保养场。按照"公交都市"要求,到2017年,重庆公交车辆的进场率需达到70%。目前重庆已建成的公交场站可达到65%的车辆进场率,但实际车辆进场率不到30%。究其原因:一是场站周边道路配套建设没有完成,车辆无法入场;二是场站建设功能不完善,与公交需求匹配不够,人性化设计有  相似文献   

17.
赵健强 《城市交通》2010,8(5):18-21
公交方式之间相对独立发展不利于资源节省和乘客快捷换乘。首先对公交系统整合的特点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公交枢纽站作为公交系统整合的重点,其规划和设计已经成为制约或促进公共交通系统快捷、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提出公交枢纽站规划应坚持公交整合、车站上盖物业和人车分流的原则,并针对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乘客和公交枢纽站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规划目标。最后,从布局设计、环境、乘客及运营设施、乘客信息等方面提出公交枢纽站的设计原则,并以公交枢纽站中公共汽车首末站设计为例,通过图示的形式给出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18.
公交场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提供人员办公、车辆停放和维修等服务。在北京公交车停放矛盾突出、建设用地紧张的背景下,机械式立体停车楼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效率高的特点逐步显现,成为从供给侧解决都市停车难的重要手段,实现了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机械式立体停车楼的运作原理和主要特点进行介绍,与平面停车和自走式立体停车楼在空间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成本、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比对,体现了机械式立体停车楼的优势,并以北京二通厂公交立体停车楼项目和回龙观镇公交首末站项目为例,从停车数量、空间利用率、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为北京公交机械式立体停车楼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济南舜华南路公交首末站设计项目为例,探索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公交首末站新理念、新模式、新形态;提出站内候车、双首层进站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满足高效便捷登乘的同时,结合候车空间设置了“公交+”民生服务设施,拓展了场站服务内涵,提升了场站服务品质,引导场站向城市综合服务港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内目前针对中小城市公交场站的研究不足,中小城市场站建设缺乏科学指导,场站用地难以得到保障.结合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特点及场站模式,通过科学的分析计算,确定场站停车坪、建筑用地、场前区及绿化用地规模,探讨与之相符的中小城市公交场站用地指标,对于中小城市场站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