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区道路损毁度遥感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满足地震发生后灾区交通设施损毁程度快速评价的需要,提出并建立了基于低空遥感影像的道路损毁度遥感评估模型.以低空遥感平台获取的地震灾区大比例尺真彩色遥感影像为信息源,提取灾区道路、桥梁和隧道洞口等交通构筑物的空间信息以及滑坡、崩塌、堰塞湖等灾害体的空间分布信息,形成崩塌、滑坡灾害分布和道路设施空间分布专题图.以道路设施与灾害体是否形成空间耦合作为道路损毁与否的判据,由灾害个体对道路设施结构破坏的严重程度生成道路受损系数,由单个受损段道路的长度生成规模系数,建立了灾区道路损毁程度遥感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都—汶路白沙至夏家坪段道路损毁程度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无人飞机多次试飞试验和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无人飞机在交通信息采集、处理与应用中的可能性及主要挑战,从不同角度展望了无人飞机在交通规划与仿真、道路监控、应急调度和城市交通拥堵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无人飞机可以弥补现有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不足,是有效采集连续交通信息的新手段;随着动态交通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从无人飞机采集的视频中可以自动提取交通信息;应用无人飞机采集的交通信息可用于应急调度、车辆跟驰、换道行为与交通拥挤等方面的研究;无人飞机动态交通视频处理技术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利用无人飞机信息的车辆跟驰、换道行为与交通拥挤尚缺乏实证研究;建立无人飞机与地面应急系统的通讯和协调系统及无人飞机-车-路协调通信系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经济正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交通网络发展的日益完善,交通运输行业正向着信息化、现代化以及智能化飞速发展。交通领域需要信息真实、数据直观、观察范围广、更新快的技术,高分遥感技术的特点符合交通领域所需技术的要求,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最为广泛应用的应是公路交通领域,目前涉及的方面有道路养护、运输管理、公路设备设施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公路灾害损毁评估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历史数据的交通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航飞  孙亚  石小法 《城市交通》2007,5(5):38-41,12
为了给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定量数据支持,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增值,提出了从大量的历史交通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交通特征信息的方法.以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中的历史交通特征信息为对象,根据交通信息应用需求现状,从空间、时间、统计和参数四个特征维度对历史交通特征信息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给出了历史交通特征信息生成的运行流程,以及各个特征维度历史交通数据计算方法.最后介绍了历史交通特征信息在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各个信息服务子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有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存在的感知能力有限、服务方式单一和动态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围绕当前交通工程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泛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U-TISS)的架构,将先进的协同感知、泛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运用于交通信息服务领域,实现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与交通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U-TISS 架构包括感知、网络、计算和服务4层次。感知层主要通过传感器、射频标签、识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车载智能终端设备等,实现对人、车、路、环境的全面感知;网络层是以ZigBee、蓝牙、DSRC 等短程通信为主的末梢节点通信与以3G/4G或有线通信链路为主的承载网络通信,通过车路短程通信和自组织网络、路侧与感知中心的承载网络实时采集和传输各种交通信息,构建交通要素信息的精准获取与发布体系;计算层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有效的交通富信息挖掘与提取,提升交通信息服务质量;服务层构建基于泛在网络和云计算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车载终端、资讯广播、可变信号板等信息发布方式,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实时动态的交通信息服务和丰富全面的辅助决策支持,实现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与个性化。基于U-TISS架构,分析了实现U-TISS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终端的普适感知与交互、车辆精确定姿与定位、交通信息路侧协同感知、车车/车路短程通信与组网、车载移动互联、交通信息云管理、交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分析结果表明:U-TISS具有泛在感知、开放互联、实时传输、深度挖掘与优质服务的特点,能够从安全性、高效性、便捷性和环保性4方面改进与提升现有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水平。在安全性方面,基于DSRC的车车/车路通信与组网技术使驾驶人可以获取超越视距、超车载感知能力范围与多时空尺度的交通信息,增强车车/车路间的协同能力;在高效性方面,借助泛在感知的海量路网运行信息和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在便捷性方面,通过智能终端能够为公众出行路线、方式和出发时间的个性化定制提供支持;在环保性方面,通过对车辆控制系统提供更多的行车环境信息实现车辆控制的优化,通过大数据或社交网络提高驾驶人对环保驾驶的认知,实现绿色出行。U-TISS 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推广与应用,及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出台,将引起交通信息服务类应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最终实现协作式智慧交通。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自动道路提取方法.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双边滤波,平滑细节信息并保留道路边缘信息;然后使用模糊C均值算法分割图像以得到独立的地物对象,并结合道路几何特征对各对象滤波得到候选道路段;使用区域增长算法形成道路网,最后使用形态学方法实现道路网的修整和细化.实验表明,该方法无需人工选取道路种子点,就可以在不同场景的遥感影像中有效地提取出道路目标.  相似文献   

7.
GIS环境下交通信息处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交通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将交通信息分为静态、动态和历史3类。立足于中小城市的交通信息平台建设,结合信息平台的3种可能的运行模式。重点对交通信息平台建设中数据处理相关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动态信息是交通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目前用GPS采集动态交通流信息以及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图片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已经成为动态交通信息获取的两大重要渠道。文中从3S技术集成的角度研究了动态交通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处理.作为属性统计表存在的交通信息通常是包含空间分布特征的,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文中也有讨论.  相似文献   

8.
结合道路出行者对交通事件信息的需求,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采用Netty通信框架与JSON数据封装格式,设计了城市交通信息快速告知终端,实现了与城市交通信息推送集成管理平台间的数据交互;应用百度语音合成、百度地图开发和SQLite数据库操作等相关技术,整体上实现了交通事件信息的采集与上传、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播报以及车主互通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终端性能可靠,能有效完成数据处理和实时交通事件信息展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施工区交通管理的关键技术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基本保证。通过对施工区基本交通分析技术入手,深入阐述了美国施工区交通管理的量化指标、管理程序,及公众信息、旅行者信息、事件管理、施工策略和需求管理等5大基本管理策略。对全面了解美国施工区交通组织和管理实践,提高我国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道路限速信息的时空变化性,提出一种基于轨迹数据挖掘技术的道路限速信息自动识别方法。为了实现海量交通轨迹数据的快速处理,研究了快速地图匹配与数据清洗等预处理算法,分析了交通轨迹数据的速度分布特性与最高车速限制指标。基于路段行车速度的统计特性,构建了道路特征向量模型,以快速提取海量轨迹数据的潜在特征信息。提出了多投票K近邻分类算法对数据特性进行训练与学习,以实现对道路限速信息的快速识别。以福州市交通路网及其浮动车轨迹数据构建试验样本集进行训练、学习与交叉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训练过程中,当样本数量达到1 200时,方法的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93%,在仅有150个小训练样本下,方法的识别准确率也达到75%;方法具有近线性的处理性能,处理1.0×106条道路的限速信息仅用时46ms。  相似文献   

11.
孙斌 《城市交通》2012,10(5):30-35
交通组织优化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研究交通供给策略与交通需求管理在城市交通组织优化中的指导作用,对交通供给策略、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组织优化的概念进行解析.然后,结合交通供给策略与交通需求管理在太原市城市交通组织优化过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增加交通供给与控制交通需求前后的道路交通量变化及交通组织优化效果.最后指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道路路面状态检测和预警,自主开发了非接触式遥感路面状态检测预警系统。采用红外遥感和多光谱测量技术,以路面温度、空气湿度及水或冰或雪的厚度和透光率等参数为核心,对系统技术原理和算法、数据分析处理和控制及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水、冰及雪对3个波长光的不同吸光系数,确定了路面覆盖物的类型,计算了水、冰及雪的厚度。经多次现场测试数据验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实际要求。该系统已在中国多条高速公路中成功应用,为交管部门实施交通预警及疏导方案提供了数据依据,极大地提高了应对突发天气状况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力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智能交通与道路”工程更安全、清洁、环保的道路交通,这是澳大利亚“智能交通与道路(STAR)”工程和澳大利亚信息与通讯技术研究中心(NICTA)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让更多的人出行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可靠。该研究中心正在研究交通信号传递技术,向交通管理系统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更好地监测与监控交通情况。研究中心已进一步扩展了交通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面向对象、最大似然、支持向量机3种分类方法进行实验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道路提取,并作分类精度评定。结果表明,面向对象法能够综合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波谱、几何、纹理等多种特征信息,可有效克服影响因素的干扰。本案面向对象法道路提取的总分类精度较高,获得的分类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道路联网联控平台的系统构建出发,概述其系统构架的关键层次为交通信息感知层、模型层、应用层及信息发布层。阐述城市道路联网联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交通信息感知、道路运行状态分析、交通需求识别、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诱导。最后,讨论城市道路联网联控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道路边缘自动检测与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瑾鑫  孙立光 《ITS通讯》2006,8(2):14-18
基于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道路特征的分析,对传统的道路边缘自动检测与提取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技术路线和框架,引入数学形态学重建和边缘追踪算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道路边缘自动检测。定义了描述边缘形状特性的P因子、F因子和C因子,利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实现了基于多重判别准则的道路边缘提取,从而在众多的边缘检测结果中,排除房屋等其它区域的干扰,准确的获得道路边缘。  相似文献   

17.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具体应用,车联网获取车辆运行参数和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使用状况,感知实时道路交通路况,提供丰富的智能交通综合服务.介绍了车联网相关概念及系统构成,总结了车联网的感知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如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网(WSN)以及两者融合等,包括近期的研究工作,理论成果及实际应用等,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  相似文献   

18.
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道路控制与信息发布主要是利用道路上设置的各类交通信息诱导与控制设备,实现对道路交通进行指挥控制、交通信息发布、交通诱导提醒服务等业务。交通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交通事件,根据它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本文结合河北省邢衡高速公路邢台段监控系统的建设,对高速公路道路控制与信息发布系统的功能,交通预案的设计等做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金国平 《北方交通》2023,(4):84-86+90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任务及养护成本迅速增加的问题,分析了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监测等先进技术优势,提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模式,介绍了其在日常养护巡察、路域生态环境监测、预防性养护智能决策,应急救援和损毁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研发高速公路智慧感知与分析平台,并建立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管理和出行日益艰难,交通管理者和出行者对信息服务技术应用于交通的需求越显突出。简述定位卫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TISS)中应用情况,提出开发基于北斗2代(BD-2)/GPS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包括总体目标、系统基本构成、工作原理、信息流程、系统实现、主要功能和性能优势在内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指出系统构建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结论和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