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城市老城区交通压力持续增大的问题,从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基于健康城市理念,并借鉴国外城市老城区交通发展模式,提出国内城市老城区健康道路交通模式应具有道路网络"高密度、小街区、微循环",公共交通全覆盖、高效率,慢行交通空间连续、设施完善、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等特征,为老城区健康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晏勇 《城市交通》2014,(1):28-33
针对老城区停车问题突出且增加停车设施供给空间有限的现状,研究老城区停车系统改善策略。首先分析黄石市老城区的交通概况及停车现状,探讨其停车难问题的原因。在提出老城区停车系统总体改善框架的基础上,分别探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停车系统改善策略。宏观层面,提出建立交通分析与用地开发的反馈机制、实行停车"差异化"供给。中观层面,提出商业密集区停车改善策略、强化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和推行停车配建建设补偿制度。微观层面,提出优化停车设施布局、实行停车收费管理以及建设停车诱导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沈阳市城市更新的工作背景下,对太原街商业区的路网结构、交通运行及停车需求展开调查,深入剖析太原街商业区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了交通改善目标,并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重点从优化路网结构、停车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公交、重塑慢行网络、停车综合治理五大方面提出具体的交通改善策略,提升街区品质,助力太原街商业区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实践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积极应对机动化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有效改善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市前后开展了四轮交通综合治理.首先阐述了交通综合治理的工作目标与基本原则,根据四轮交通综合治理阶段的交通特征与问题,系统分析了各阶段交通综合治理采取的治理策略和主要改善措施.总结提出了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以...  相似文献   

5.
老城区交通的改善与优化是国内众多城市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南宁市老城区为例,在分析其交通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从减少区内交通量和优化区内交通出行环境两方面入手,提出四点改善老城区交通的对策:利用外围环路分流过境交通;优化交通出行方式结构;构建慢行廊道整合区内资源;通过景观设计提升道路品质。这对城市交通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发展,对慢行交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保障慢行空间、提升慢行品质、营造怡人的慢行环境对于中小城市来说至关重要。以兴化市老城区为例,基于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中小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及出行结构特征,指出慢行交通在中小城市居民出行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针对目前兴化市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从路网优化、安全管理、水资源利用、停车换乘、文化特色融合等方面提出相应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中等城市老城区特征,以昆山市老城区为例,对昆山市老城区交通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公交改善策略,进而对公交线路、公交站点、换乘枢纽、公交专用道、支路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缓和城市用地资源与交通资源之间的矛盾,缓解旧城区交通拥堵,以重庆市渝北区两路旧城区为例,分析旧城区交通运行现状及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在尊重旧城区历史原貌的基础上,从完善路网体系、新增分流通道、地下空间利用、挖掘内部交通潜能、改善绿色交通出行环境、优化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交通改善思路和具体改善方案。从优化供给和调节需求两方面对两路旧城区进行交通改善,旧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交通运行秩序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CBD地区用地高度开发、入口密集,交通拥挤、堵塞日趋严重.以长沙市五一商圈为例,从支路改造、停车整治、节点渠化及交通组织四个方面进行了城市CBD地区交通微循环改善设计方法的探讨,通过提高区域内的路网可达性、支路面积、密度及路内路外停车设施的平衡利用率等,以达到改善OBD交通微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南京溧水老城区日益拥堵的交通现状,在充分调研溧水老城区交通现状资料基础上,划定交通拥堵重点区域,分析交通拥堵原因,疏理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协调交通与用地,完善路网布局和道路结构,优化静态交通,重视公共交通,加强交通管理。最后,通过TRANSCAD软件构建交通模型,结果表明:交通量分布趋向合理,道路饱和度明显下降。证明改善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扬州老城区已有2500年的历史,老城布局工整、脉络分明,功能完备,迄今仍然作为扬州市的核心地区担负着重要的城市职能.随着城市经济和机动化交通的快速发展,与国内其他城市中心区一样,扬州老城也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秩序混乱等一系列由交通引发的问题.从分析老城用地情况、居住人口出行特征等出发,重点立足于道路网络、公共交通与静态交通三个角度,分析了引起老城区交通拥堵的种种原因,本着疏解老城功能、保护历史风貌的原则,初步提出了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浙江省绍兴市老城区,其交通现状和发展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意义,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传统格局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提出从交通、空间两方面统筹安排、合理组织以解决老城区的交通问题。提出4点交通优化策略:净化老城区过境交通;分流居民日常生活交通与旅游交通、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强化城市主要功能中心的联络线;加密次干路、支路路网。同时,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交通性道路和特色道路分别进行景观控制和交通管制,进一步优化其空间环境,强化并突出其特色,使其成为塑造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赖旭  郭彬杰 《交通与运输》2021,34(z1):220-224
针对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设施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深圳北站为例,通过对枢纽和接驳客流特征进行研究,提出接驳交通改善措施.首先,从发车班次、客流分布、出行目的、方式划分、出行满意度等方面分析高铁客流特征及存在问题;其次,对轨道交通、常规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接驳交通方式的客流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最后,结合客流特征分析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从枢纽布局、接驳交通体系优化、场站设施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改善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潘昭宇  李先  陈燕凌  李伟 《城市交通》2010,8(1):53-59,73
针对步行、自行车交通通行空间不断受到排挤、出行环境日益恶化、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研究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改善途径。依据对北京市两广路、CBD、中关村等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居民出行距离累计曲线明确了未来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趋势。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路段、交叉口及过街设施等方面的有效通行空间,以及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舒适的出行环境两方面分别提出了系统的改善对策,并结合北京市的实践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属性数学识别的大学校园服务水平定量评价分析体系,通过交通调查及统计分析确定校园交通需求并建立评价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并采用属性数学识别法及置信度准则判断校园交通的服务水平.以广州市大学城为研究区域建立属性数学的评价体系,并对中山大学东校区进行了应用,提出了校园交通改善方案,并对改善前后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有效避免数据丢失、分级不清,直观反映校园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许多城市面临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随着大数据的推广应用,智慧交通服务手段日渐成熟,以上海市某主干路及周边路网为研究对象,展开智能诱导"微循环"系统的应用研究,设置4个"微循环"诱导路径,介绍具体路径选择、布置点位、VMS版面布设、交通管理措施等关键技术,并采取问卷调研和VISSIM软件仿真后评价的方法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对诱导方案提出可优化改善方向,通过系统性设计方法及评价证实采取实时智能交通诱导方式建立"微循环"系统,可达到有效疏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是交通管理部门用来实现交通流优化、避免交通阻塞的一种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心地区单向交通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国晓  杨涛  陆原  郭晟 《城市交通》2006,4(5):50-54
在城市中心区道路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的必然选择.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单向交通的特点,并总结了单向交通的系统模式和基本要求,进而提出了中心区单向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在中心区现状交通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单向交通方案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中心区实施单向交通的建议,对我国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改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制定合适的交通改善策略来提高道路交通的运行效率,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方法。首先,总结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改善思路及实质,进而提出交通改善策略;其次,在对张店区OD和关键路段流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的交通现状,并提出较为实用的交通改善策略;最后,利用VISSIM对提出的改善策略进行仿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对广州大道的交通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历次的交通改善过程,针对交通症结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越秀区内各种购物、休闲、娱乐及餐饮等设施云集,形成多个比较聚集的商圈.近年来,随着广州市机动化出行的快速增长及各大商圈交通出行需求的增加,再加上各商圈均位于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愈发突出.为了有效缓解各大商圈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各商圈的吸引力和商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吸收国内外商圈在公共交通、道路交通、慢行交通及停车系统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广州市越秀区商圈交通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