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信号系统通过与站台门系统接口,实现对站台门的控制与状态判断,该接口需要满足用户不同的操作习惯和管理需求。通过分析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之间的接口信息,针对不同功能的实现方式,阐述开关门命令组合、站台门状态组合,以及人工办理开关门和站台门状态解除时,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的各种接口组合方式,可为系统接口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剧毒品货物原始信息的及时发送和接收,实时查询剧毒品货物运输信息,实时追踪和监控剧毒品货物运输车辆,提出通过GPS车载监控装置、地面货物检测识别装置、计算机系统和铁路数据通信网络构建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剧毒品办理站的3级剧毒品货物运输实时监控管理网络。整个系统由铁道部、铁路局剧毒品货物监控中心系统和剧毒品专办站剧毒品货物信息管理系统组成,通过铁路数据通信网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连。监控中心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短信数据接收、GPS数据处理、信息传输、警示信息处理、剧毒品货物动态信息接收和处理、剧毒品货物车辆位置实时显示以及主控制系统模块。剧毒品货物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剧毒品货物信息采集模块、货物出/入库信息核对模块、货物进出库动态监测及错误报警模块等。  相似文献   

3.
当前,铁路各既有线6502电气集中系统大、中、小站控制台的报警音响,全是由电铃来实现。这些电铃从功能上大致分为以下几种:①上、下行闭塞电铃;②上、下行接近电铃;③组合架上熔丝报警电铃;④站内信号机断丝报警电铃;⑤区间信号机断丝报警电铃;⑥挤岔报警电铃;⑦主、副电源转换报警电铃;⑧信号关闭报警电铃;⑨上、下行道口遮断信号机报警电铃等。另外,复线自动闭塞区段,还有上逆、下逆接近电铃;  相似文献   

4.
该系统由车载部分和地面部分组成,车载部分为车载信息采集发送系统;地面部分为机车信息接收处理网络系统。该监测系统在机车上实时收集各种机车装备的安全、质量信息,通过GRPS/Internet实时地向通信服务器发送,并经隔离传输软件,传输到局域网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将接收的这些信息解析写入数据库供查询终端调用,  相似文献   

5.
地铁快速发展带来的高密度客流冲击,对地铁的运行效率,乘客出行的快捷性、实时性、舒适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对客流分布进行研究并提出基于图像采集技术的地铁站台客流引导系统,此系统是基于车厢内的摄像头采集客流信息,通过地铁运营方的数据库与处理中枢对客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客流引导信息,同时显示在站台门上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列车客流信息。结果表明,通过本系统对于客流的引导,可以部分代替引导人员的安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乘客快速舒适出行,可以有效提高地铁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单轨交通环线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单轨交通二号线信号系统采用环线轨道电路,利用轨道环线向列车发送ATP信号并同步接收TD信号反映车辆的位置信息 在站台区利用开门环线向列车发送开门信号,控制列车开门时机。环线轨道电路的故障将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重点介绍道岔区段、车站内轨道区段和开门环线重叠区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间现有异物检测方法的精度差、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图像识别原理,利用地铁站台发车指示器图像数据实现站台门与列车门间异物实时检测.首先,搭建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模型的自动异物检测系统;然后,采集站台发车指示器视频帧信息建立数据集并完成系统训练;最后,分析自动异物检测系统对验证信息集的处理效果,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实际地铁车站中.处理效果表明:实际应用验证中最低准确率为98.7%,单张视频帧处理总耗时不超过65 ms,满足地铁实际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的接口方式因信号厂家及站台门厂家的不同,目前各城市存在多种信息接口方式。通过分析总结现有工程主要接口方式,并分析各种接口方式的差异点,提出较为优选的接口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接口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站台门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出现结构强度减弱、运行故障率升高、甚至大面积“冻卡”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自适应温度急剧变化的智能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改变原有的门体承重结构材质,更新传动结构的形式和材质,使门体结构具备适应低温环境的能力;通过集成预热控制系统,实现站台门系统在常规与低温环境下自适应运行。已在实验室塔建了智能站台门系统并完成对该系统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克服极寒环境给站台门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满足站台门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列车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站台门全寿命周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适应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站台门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全自动驾驶情况下站台门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智能设计及现场安装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站台门系统状态监控、站台门系统寿命管理及智能维修和站台门系统应急管理等4个方面,对适应全自动驾驶情况下站台门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进行了全面阐释。  相似文献   

11.
根据铁路客运车站站台端部非法越线行为引起的运维管理困难现状,通过多种探测技术的比选,结合客运车站站台端部使用环境,提出了雷达探测为主、视频为辅的站台端部防入侵报警监测方案,并从系统功能、系统架构、系统设备配置原则等方面对工程设计进行了阐述。通过探测站台端部旅客越线行为并进行监控、分析及预测,帮助工作人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确保客运车站的安全、有序运营。  相似文献   

12.
车站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是集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高强气体放电灯(HID)调光等的多种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通过读取车站列车接发系统或旅客引导系统的信息,合理启闭站台灯具的点亮情况。在无接发列车作业的时间内,站台照明属于低照度要求。根据站车次及照明灯具的实际情况,把站台灯具按照度要求,一部分设置成满足站台基本照度要求的长明灯,其他的调置成满足旅客乘降和接发列车作业时高照度要求的行车灯。在低照度要求的时候,只需要打开长明灯或实施降功率调节即可满足站台的基本照度要求,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其主要功能有:  相似文献   

13.
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等级,站台门是全自动运行系统中与乘客直接接触的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目前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新增功能需求与实施方案尚无规范标准可循。通过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运营场景需求分析,得出站台门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下间隙异物探测、车辆与站台门故障对位隔离和多就地控制盘(PSL)控制功能需求;针对传统的车辆与站台门间隙异物探测方案进行全自动运行系统适用性分析与比选,提出全自动运行系统站台门间隙异物探测技术要求及发展方向;对实现列车门与滑动门故障对位隔离控制功能的信息传输通道和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此运营场景的客流引导播报方案提出新的思路。同时,确定了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PSL位置和数量的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设备数据监控智能化程度低、设备调试方法单一的问题,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实现基于无线通信的站台安全门智能监控系统。完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和系统主要功能设计,详细说明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数据采集模块设计”“门控单元(DCU)设计”“无线传输模块设计”;对无线传输模块核心芯片M20的原理和程序编写进行了研究设计,在试验室中通过充分试验验证相关功能。试验人员可手持无线终端对站台安全门系统的系统级数据、站台级数据、单门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单门快速调试工作。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站台安全门设备状态实现无线监控,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站务人员维修保护的灵活性,保障站台安全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德国铁路公司(DB)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巴特坎施塔特车站(Bad Cannstatt Station)应用LED发光站台系统。该站台为斯图加特市的3条市郊线路提供服务,长约210 m,由670块混凝土板组成,每块混凝土板上均安装了LED灯,安装的LED灯数超过2000个。发光站台不仅能够指示车门位置,方便旅客乘车,同时也可以为站台上等待座位的人员提供每个车厢剩余座位信息。发光站台系统通过列车配备的负载测量系统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上海站铁路站台照明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模块、系统软硬件;同时指出由于与旅客列车实时信息告示系统联网,系统可实现使用方便、可靠,节约能耗,改善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黄强 《中国铁路》2005,(8):15-18
从机车车辆相关技术的角度出发,对轴重、站台高度、站台边缘、供电、过分相、防冲撞、线路设置、信息共享、电磁兼容、停放制动和信号制式等方面的关系协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建立系统协调技术体系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无人看守铁路道口自动预警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看守铁路道口自动预警装置的设计,主要采用机械式接近、到达信息接收装置自动接收列车接近信息,使用以电子芯片判断、处理信息的控制器。通过本装置的使用可实现列车接近道口时自动预警,减少交通事故和路外伤亡,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灵活编组运营可以有效提高客流需求和地铁运力配置的匹配度,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发展趋势。通过客流量预测,郑州地铁6号线一期拟采用6车编组运营,但站台门系统同时保留4车编组模式,以应对未来4/6车编组混跑的需求。从列车门间距、列车停靠位置、站台门设计安装、站台门电气设备配置、站台门与相关外部专业接口定义等方面对4车编组、6车编组或4/6车编组混跑等方式进行分析、研判,提出不同编组模式下站台门系统的设计安装建设方案和门控系统关键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轨道交通智能站台门系统是一个集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智能化机电系统,具有站台候车、美化环境、旅客引导和站台安全防护功能,实现了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出行服务、智能生产组织和智能安全保障。滑动门开门宽度1.5~4m,适应复兴号开门精度要求;具有高亮度旅客引导系统,可显示车次、车厢等编组信息,实现旅客精准乘降;具有多种控制模式,实现自动控制、站台控制、受动控制;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