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是中俄两国首座横跨黑龙江的过境桥梁,根据前期工作安排,大桥主桥的大跨度简支钢桁梁上采用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直接在钢桁梁上铺设板式无砟轨道在我国是一次全新尝试。从套轨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接口设计、轨道结构各部件关键技术参数确定、板下调整层材料、室内组装试验验证以及轨道板制造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套轨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的成功铺设,满足了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同时也为我国钢桁梁桥轨道结构的采用形式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桁梁桥通常铺设有砟轨道,以避免温度应力下钢梁形变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为8孔跨度为110 m的钢桁梁桥,其上铺设无砟轨道,对轨道精调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钢梁固定端CPⅢ点自由设站、现场实测梁中CPⅢ点三维坐标的方法来进行控制网复测,采用轨道惯性测量系统进行轨道快速测量,并对其作业模式、测量流程、精度控制、数据处理、平顺性及模拟调整量分析等进行研究。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轨道精调的作业过程,对轨道相对测量、抗拔扣件处理、轨道几何状态的静态质量评价、动检TQI质量指数应用等进行了分析。轨道精调结果表明:该段钢桁梁桥无砟轨道相对测量TQI小于2,设计速度下动检车检测无二级分,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郭骁  杨松  刘雪锋 《铁道勘察》2020,(3):136-141
我国市域铁路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对160 km/h速度的市域铁路设计标准和轨道结构进行相关研究。依托北京新机场线工程实践应用,着重研究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160 km/h市域铁路路基地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于极限状态法计算了多种荷载组合下的受力情况,并对道床板和底座板进行了配筋设计和裂缝检算。研究表明:①160 km/h速度条件下,路基地段轨道结构各动力响应指标均在限值范围内,车体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指标数值均较小,能够保证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列车行驶的安全性。②温度作用对道床板和底座板的受力影响较大,在设计荷载中占据主导因素。③道床板和底座板底部纵向弯矩均在荷载偶然组合作用下达到最大值,配筋时应以裂缝宽度为控制指标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全面介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乌龙泉至韶关段路基变形控制设计,阐述客运专线高标准的路基变形控制设计理念、方法与内容。提出无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设计的关键不仅要有准确的地质资料以及正确的土工参数,还关系到设计沉降估算方法的正确选取、设计沉降控制措施的合理选择、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沉降监测系统与分析评估等各个方面。目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已建成并经近1年的联调联试检验,成功地实现了变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日本、德国、UIC及我国标准中对铺设无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刚度进行分析,然后对大跨度桥梁梁端道床板稳定性、扣件上拔力计算、大梁缝处轨道结构设计、钢轨伸缩调节器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等桥上无砟轨道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结构设计方法,为我国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台州市域铁路S1线的技术特点和建设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创新了轨枕块之间、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连接方式,提出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灌注材料性能指标,形成轨枕制造技术,实现批量化生产;基于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研发适用于市域铁路轻量化、经济型的无砟轨道结构,并开展无砟轨道实尺模型室内试验,验证了无砟轨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无砟轨道连续梁(刚构)桥的后期变形问题是困扰铁路桥梁工程师的技术难题。采用桥梁博士和Midas两种不同结构计算分析软件模拟桥梁施工过程,并就不同施工措施和工艺差异对其变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徐变机理非常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不同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存在1~2 cm的后期变形差异也属正常。混凝土超方及有效预应力值对后期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予以避免。影响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后期变形的因素较多且复杂,应特别注意避免后期变形的同向叠加。施工前通过详细和准确的计算分析,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变形的监测和控制,则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后期变形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无砟轨道连续梁桥后期徐变变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砟轨道能适应高速铁路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但可调性很小。预应力混凝土的后期徐变变形会引起桥梁的上拱和下挠,造成轨道不平顺。本文研究混凝土桥梁徐变变形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对现行中国铁路规范、中国公路规范和欧洲混凝土规范中的混凝土徐变系数与试验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个规范的徐变系数都较实测值大,中国现行铁路规范的混凝土徐变系数又较另2个规范大,比较保守。对一座85 m+135 m+85 m的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拟施工全过程,按成桥后10 d和90 d两种时间铺轨,计算分析铺轨后20年间由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引起的徐变变形。结果表明,按现行铁路规范计算所得的上拱值最大可达20 mm,比按现行公路规范计算大得多;徐变变形对铺轨时间较敏感,成桥后等待90 d再铺轨,后期徐变变形上拱度可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针对轨道交通CRTSⅢ无砟轨道板在环境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翘曲变形,在实际运营线路上采用传感器对其温度和竖向变形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轨道板的变形规律以及轨道板变形后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板内温度梯度是CRTSⅢ型轨道板产生翘曲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夏季晴天,轨道板在太阳辐射和环境温度共...  相似文献   

10.
市域铁路作为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某市域铁路工程,研究大跨度简支钢系杆拱桥的适应性,分析其受力特性,并进行结构参数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0 m的简支钢系杆拱桥在市域铁路中的应用合理可行;采用带外伸跨的连续梁系杆拱体系,能大幅改善梁端转角,为该类型桥梁主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拱桥采用较大矢跨比有利于结构受力;网状吊杆形式较竖直吊杆对结构竖向刚度、梁端转角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西安至延安高铁王家河特大桥采用(124+248+124) m刚构连续梁拱结构,铺设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为我国高铁铺设无砟轨道大跨度桥梁。为确保时速350 km列车通过的安全性、舒适性,结合王家河桥建立有限元车-线-桥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时速下高低不平顺波长与车辆动力学指标的关系。针对长波不平顺管理波长,200 km/h时建议大于70 m、250 km/h时建议大于85 m、300 km/h时建议大于100 m、350 km/h时建议大于115 m。鉴于实际施工过程中桥梁、轨道的施工误差,运营过程中基础沉降、梁体混凝土徐变等因素对线路线形的影响,通过动力学指标分析,给出钢轨面允许误差限值。研究结论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完善了我国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大跨度混凝土桥上铺设无砟轨道和无缝线路是我国客运专线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桥梁和轨道工程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对于长大混凝土桥上无缝线路,是否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是困扰长大混凝土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难题。本文对我国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论:通过对我国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研究分析和既有长大混凝土桥梁工点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运营情况现场调研发现;(1)铺设无砟轨道的大跨度混凝土桥梁温度跨度超过一定范围将引起轨道结构的病害;(2)通过在桥上采用小阻力扣件即减小桥上扣件的纵向阻力,可以降低钢轨最大纵向附加力及轨道结构的受力;(3)随着桥梁温差取值的增大,钢轨与桥墩受力及轨道和桥梁结构的变形都有明显增大;(4)必须加大大跨度桥上无缝线路监测的力度,加强无缝线路设计参数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官厅水库特大桥为冬奥会交通保障项目京张高铁重点工程"一桥两隧"中的"一桥",全桥长9 077.89 m,是全线重点工程。主桥跨越北京市备用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官厅水库库区,环保要求极为严苛。大桥设计采用多孔曲弦钢桁梁桥式,主桥长度880 m,上部结构为华伦式桁架、钢-混组合桥面,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桥墩,为减少地震位移主桥两端设置阻尼器。桥上铺设CRTSⅠ型无砟轨道,通过整体—局部刚度匹配,控制了桥轨变形,列车设计速度达到350 km/h。主桥采用大跨度顶推法施工,配合超耐候钢桥防腐涂装、长寿命开放式桥面雨水收集系统等创新技术,大幅降低桥梁施工、线路运营、维修养护对官厅水库水体的影响,保护了环境。配套研发了曲弦桁架智能检查车,非检修期可自主装卸回库贮存保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为得到设有超高的无砟轨道温度场分布的时变规律,建立无砟轨道横竖向温度梯度荷载模式,在某客运专线圆曲线段上CRTSⅡ型纵连板式无砟轨道中埋设温度传感器对其温度场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研究结论:(1)无砟轨道昼夜温度变化较大,表面最高日温差可达24.7℃,平均日温差达19.0℃;(2)随着距表面深度的增加,无砟轨道温度变化幅值逐渐减小,峰值出现时间不断滞后;(3)底座板底面最大日温差为6.1℃,平均为5.0℃;(4)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的竖向温度梯度可拟合为指数曲线,与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规定的箱梁竖向温度梯度分布在形状上较为符合;(5)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横向温度梯度分为轨道板和底座板两类,轨道板横向温度梯度可采用二次函数拟合回归,底座板横向梯度可采用线性分段函数拟合;(6)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中部地区高速铁路设计温度荷载模式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使我国铁路设计技术更好地与国际设计方法接轨,针对高速铁路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依据Q/CR9130-2018《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极限状态法)》,结合有限元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运用极限状态法对道床板和底座进行配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极限状态法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弯矩结果与容许应力法基本一致,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果较大;道床板和底座极限状态法的配筋数量略低于容许应力法。  相似文献   

16.
《铁道工程学报》2023,(4):31-37
Research purpose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prefabricated slab ballastless tracks in domestic high - speed railways and subways, a new type of slab ballastless track suitable for urban railway bridges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verify whether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new type of slab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of the urban railwa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service process, a refin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that can consider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slab track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die track structure under the external complex load of the train, temperature and bridge deflection, and reveal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law of the new type of slab ballastless track on the urban railway bridge. Research conclusions: (1) The stress peak of track slab and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layer under the action of train load appears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limit boss and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are connecte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is 0. 633 MPa and 0. 752 MPa respectively,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s 0. 894 mm and 0. 010 9 mm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stress deformation is small, which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ation. (2) The stress peak of track slab and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layer under the action of temperature load appears at the chamfered position of limit boss,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is 2. 105 MPa and 1. 74 MPa respectively,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s 1.039 mm and 0.041 9 mm respectively, which meets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requirements. (3)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of the track slab and the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layer under the flexural deformation load of the bridge is 1.297 MPa and 1. 326 MPa respectively, and the maximum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layers is 0. 348 mm. The overall stress performance of the track and the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capacity between layers are good. (4)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urban railway assembly track structure. © 2023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通过遂渝线无砟轨道设计,解决成段铺设无砟轨道的技术难题,供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和施工参考。研究结果:运用先进的理念对板式轨道(包括普通板、框架板、预应力板)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构造、材料及钢筋混凝土的裂纹进行了详细设计,并提出了解决当前无砟轨道技术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