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细抗滑保护层是一种新型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它是采用小粒径碎石,在碎石覆盖率较高的封层上洒布改性乳化沥青以稳固碎石的超薄磨耗层,并在路面上起到了防水抗裂和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作用,为道路表面提供了一个防水抗滑保护层。另外,还可以抑制或延缓沥青路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无水泥钢渣重载路面混凝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佳  倪文 《公路》2005,(1):179-183
以钢渣为粗细骨料代替传统天然砂石.碱溶液废渣粉制备胶凝材料代替水泥.配置路面混凝土。系统研究了碱掺量对强度和其工作流动性的影响.配置出28d抗压强度达44MPa.抗折强度达8.3MPa,同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钢渣路面混凝土。进行重载路面工程试验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城市道路或郊区公路的路面结构大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近几年来由于水泥工业的发展,加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整体强度高、负荷能力大、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在上海市区或郊区的新建及改建道路工程中已大都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所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是随道路的等级、性能要求各异。通常最厚为24厘米,一般为22厘米,最薄为20厘米,混凝土抗折强度一般采用4.0~5.0MPa来控制,伸缝间距为100~200米(视施工季节、气温而定),缩缝间距为5米,纵缝间距分别为3.5、3.75和4.0米。一般…  相似文献   

4.
广东温暖潮湿,雨季较长,年平均降雨量大;机动车年平均增长率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桥面铺装层的抗滑构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技术指标。针对过去常规小型机具施工和目前大型机械化摊销施工的砼路面、桥面铺装层所存在的抗滑纹理构造的差异和缺陷,笔者为,应迅速转变观念,从设计、施工工艺、机具、检测监控、评定标准上完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某些环境不良地段的砼路面、桥面铺装层的抗滑纹理构造的要求,以满足全天候正常安全行车的抗滑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沥青路面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热反射涂层路面抗滑能力,研究了抗滑颗粒及其最佳掺量、工艺等对热反射涂层路面抗滑性能与阻热性能影响,提出了热反射涂层抗滑技术。结果表明:0.60~1.18 mm机制砂作为抗滑颗粒,可以提高涂层路面抗滑性能且不影响涂层路面阻热效果;抗滑颗粒最佳掺量为涂层质量的40%,与不掺抗滑颗粒相比,抗滑性能至少可提高1.6倍;撒布工艺对抗滑性能提高最明显,预拌工艺可提高涂层的抗滑耐久性;抗滑热反射涂层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拉拔强度可达0.76 MPa。  相似文献   

6.
《公路》1997,(1)
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很快。公路等级提高、交通量增大和车速加快对公路路面的抗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中规定: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其表面应达到平整、密实和抗滑的要求。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路面抗滑指标为52,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为55。日本规范规定,公路竣工时为60~65。现有公路特别是山区的公路路面抗滑指标大多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北京市公路局路面抗滑研究小组自1992年起与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公司合作,把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引入我…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室内试验和野外调查结果为依据讨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如集料、污染、季节变化等,并分析对比了拉毛、塑性刻槽、裸露料和嵌屑等工艺在施工特性和抗滑效果上的优缺点。本文还在分析我国摩擦系数检测设备的现状和事故路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力的检测方法和以构造深度为主要控制指标的防滑标准。  相似文献   

8.
对现行JTJ059-95之11.4“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步骤及取值”提出异议。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比分析,提出了用饱水状态与干燥状态两极端情况下的F值,作为评价路面抗滑性能的建议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微表处技术对河南S333公路出现的早期病害进行了治理,重点论述了原材料的选择及其依据,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混合料的配合比。实践证明,微表处在本工程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增加了路面的构造深度.消除了路面裂缝、网裂、车辙等表观病害。  相似文献   

10.
隧道路面表面抗滑性能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良  杨良  杨群  郭忠印  丁志勇  罗强 《公路》2003,(12):136-140
采用手工铺砂法和摆式仪对贵州、云南等省的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进行了现场实测,调查的结果表明,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耐久性较差,使隧道交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分析了隧道内部特有环境对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针对隧道路面类型的选择,提出了恢复隧道路面抗滑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