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钢质机动管线穿越水域铺设的几种形式和所用器材,分析了不同穿越形式的优缺点、水面穿越设备穿越河流时所呈现的“水平悬管”的受力状况,提出了不同穿越形式具体的铺设及适用条件,可供钢质机动管线水域穿越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桥梁发展的趋势,总结了国内外使用离心法预制高强管墩作为下部结构的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投入工程使用的承插式连接、灌浆波纹管连接施工控制要点,以推动该形式结构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机动管线水面浮运铺设牵引力计算及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管线和固定管线不同,是由一根根的管子用连接器或自身阴阳头连接而成。机动管线在水面浮运中所受牵引力的大小是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用流速函数描述水面流速分布,得出牵引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Matlab编程分析了任一参数变化时牵引力的变化情况,根据管线自身强度,得出了铺设时的临界点,并对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对管线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管线用连接器连接,用胶圈密封。胶圈属于弹性元件,其长度短、弹性模量比钢管小5个数量级,但使用的数量较多,对整条管线弹性模量的影响不可忽略。文中提出将胶圈的弹性模量计入钢管弹性模量中,推导了等价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并用算例分析了密封胶圈对压力波速的影响。由于装配式管线的规格尺寸均已制式化,故得出的等价弹性模量值可在以后的设计计算中直接使用,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庆哈输油管道工程中应用水平定向钻技术穿越松花工及中间连接碰头的施工方法;说明了穿越带的地质情况、水平定向钻的结构原理、定向穿越施工中钻孔、扩孔和回拖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寒带地区大型施工设备进出沼泽的思路,描述了漫滩区域管线一挖敷设和连接碰头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机动管线由一根根的管子用连接器或自身阴阳头连接而成,与固定管线相比,在结构形式、铺设方法、使用周期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其稳管方式具有独特性。对机动管线水底裸管铺设的稳管方式进行分析,建立管线集中压载稳管和均布压载稳管的数学模型,通过力学计算对两种压载方式进行比较,确定管线稳定的最优方式。提出应用均布压载方式的稳管方法并进行对比,探讨更适于机动管线的水底铺设形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推导了一种埋地管线安全程度判定方法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适用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管线过程中的安全判定方法,并建立了管线应力状态与管线位置处的地表变形之间的联系。通过实测地表沉降数据,拟合管线挠曲线方程,再通过对挠曲线求微分得出管线曲率,进而求得管线的应力状态。并通过管线的实际应力状态与容许应力相比较,建立管线安全度评价指标。该安全度指标可以用于指导盾构隧道穿越管线施工中的参数控制。以上海某超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950~1 040环穿越高危管线的实测数据为依据,计算了盾构穿越管线过程中的管线安全度。研究表明,盾构穿越管线会造成隧道上方管线安全度的降低,受影响管线安全系数一般在5~15左右,但通过对盾构施工参数的控制,可以确保高危管线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钢渣与水镁石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用钢渣砂替代普通砂,掺入水镁石纤维作为增强体制备混凝土,而后测试了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与抗弯拉强度。结果表明:钢渣砂与水镁石纤维均会使混凝土坍落度降低;钢渣砂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弯拉强度;水镁石纤维对混凝土有增韧作用,可弥补钢渣砂对混凝土强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硫磺改性剂可以增强混合料的强度及抗变形能力。文章通过抗压试验、劈裂试验、贯入剪切试验、弯曲试验对硫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抗变形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从力学性能角度分析了硫磺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沥青混合料添加硫磺改性剂后,强度及抗变形能力增强,抗弯拉强度及抗弯拉变形能力下降,即添加硫磺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强度、刚度增强,但柔韧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城市盾构隧道施工穿越既有管线时会对其产生影响,从理论方程、模拟计算、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四个方面,对盾构隧道施工穿越既有管线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理论研究方面是在土体变形的基础上,着重对三种管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详述了关键参数的选取方法;仿真模拟和模型试验在探究管线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参数研究方面具有直观的优势,研究的内容也从单一变量到多变量耦合,但结果的合理性对本构模型和试验设备的选取有较大的依赖性;管线变形实测方面,对两种穿越方式的异同点进行了阶段性分析。此外,还介绍了邻近既有地下构筑物的“遮拦效应”、管线接头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等,并从柔性管和刚性管的角度出发,对控制指标和防范措施进行总结,其中被动保护法中注浆加固使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
根据自流装车管路系统中鹤管流量不同的工艺特点,建立了自流装车管路系统水力计算和装车时间计算的严格模型,讨论了自流装车管路系统水力计算的数值求解方法和基本思路,应用弦截法求解管路系统水力计算方程,求出在一定液位上集油管、鹤管段的流量。采用龙贝格数值积分法求解装车时间,应用VC 6.0高级语言编制了自流装车管路系统计算程序,应用该程序可快速进行工艺设计计算和模拟计算。计算表明:操作的鹤管数越多,各鹤管的流量差别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壁厚、弯曲角度以及弯曲半径条件下,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计算出内部压力对弯管变形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找出对变形量影响较大的几何参数。数据显示弯曲角度对弯管的变形量有重要影响,角度越大,在相同受力条件下,弯管变形量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弯管是化工流程系统中的重要管件,其水力损失对整个管道设计有重要影响。用FLUENT软件对弯管不同截面上速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对弯管内部主流速度分布进行对比对不同雷诺数条件阻力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有一定的一致性。弯头进口管道的长度对流动形态有重要影响,沿程阻力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都与雷诺数有关,并随着雷诺数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某压气站压缩机组附属加载管线弯头壁厚减薄的原因,采用宏观检查、壁厚测量、理化性能分析、金相分析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发现弯头组织中存在大量呈片状分布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弯头壁厚减薄的原因,夹杂物导致弯头内部分层,使得壁厚检测时超声波传播遇到不同界面反射回波,显示壁厚减薄。最后给出了防止发生类似事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生产工况参数调整,缓解气液混输管路积液问题,对比研究了考虑高程变化的起伏管路以及不考虑高程变化的水平管路在气液比、管径、输送压力工况参数变化下对管路持液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地形变化对持液量的影响情况。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研究成果对促进管路积液主控因素判断和工况参数调整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冰阻状态下输气管线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输气管线冰阻附近的截面在输气管口从加压到稳定这段时间内压力变化的规律 ,给出了相应的压力变化曲线。得出了冰阻段的压力平方差曲线的斜率大于无冰阻段的压力平方差曲线斜率的结论 ,提出用应变测量的方法对输气管线同时进行两点或两点以上的测量来判断半阻位置。  相似文献   

17.
文中根据《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中的直埋水平转角管段应力验算方法,对直埋水平转角管段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弹性抗弯铰解析法,通过改变不同的设计参数,对直埋供热水平转角管段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明确了影响弯头应力的主次因素,发现弯头的曲率半径、管顶埋深、管径和循环工作温差对直埋供热水平转角弯头的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的规律不同。通过计算,绘制了部分工况下的应力图,可以直接在图上查找相应数据,对进一步优化直埋供热管网布置,提高管网可靠性,降低投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底管道在挖沟过程中可能受到较大的弯曲应力而出现屈服甚至断裂现象,因此,有必要确定管道在挖沟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考虑管道自重和浮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海底管道挖沟时的力学模型,通过静力分析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最大弯曲应力和变形,并将其拟合成公式。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拟合公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充水状态比空管状态所受弯曲应力大;管道埋设深度越深,所受弯曲应力越大;当要求的挖沟深度较大时,一次挖沟成型可能导致管道弯曲应力超出许用应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重车碾压的土层压力进行试验,总结计算出了车辆载荷引起土层应力的分布规律,综合土层应力的分布规律、土层参数和钢材参数,建立了重车碾压对管道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了应力在土壤中沿深度方向变化的计算公式,通过静载和动载分析,计算出了管道安全的最低埋设深度,对埋深大于1.5m且管道上覆土层均匀密实的管道,由车辆载荷而导致的管道附加应力与管道强度及管道内气压相比,不会危及管道安全,也不会造成管道的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20.
运行中的顺序输送管道沿线压力的变化主要是由管路特性的变化和不同密度油品在管道中交替产生的,管道的落差越大,对压力的影响越明显。由于靖成输油管道具有落差大、翻越点多、地形复杂及进出油点多等特点,所以在成品油顺序输送时,随着混油段位置的变化,其管输量、各站进出口压力等均在变化。针对靖咸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通过大落差地段的压力变化进行研究,对不同油品在大落差管道中交替时压力变化规律做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提出了危险点的压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