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分为高速客运专线、城际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和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快速通道3种类型。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全部采用高速动车组。高速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专线旅客列车采用1个速度等级,最高运行速度为300~350 km.h-1,追踪间隔时间可以实现3 min;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快速通道的旅客列车采用1个速度等级,最高运行速度为250 km.h-1,追踪间隔时间可以实现4 min。跨线客流以采用开行跨线列车方式输送为主,跨线列车包括客运专线之间的、客运专线与既有线之间的跨线列车,跨线列车运行速度与所跨客运专线速度相适应,跨线列车运行距离满足1次运用检修周期和整备的要求。客运专线应进一步扩大"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范围。设置的4个客运专线调度所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工作,调度所的管辖范围宜按区域划分,以确保客运专线安全、高效的运营。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探讨铁路客运专线的跨线客流运输及跨线列车的运行范围,提出客运专线车站的设置与合理的站间距离,并对客运专线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及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兰新客专开通后,采用了动车组与跨线普速旅客列车共线运行的组织模式。研究兰新客专不同等级旅客列车共线运行通过能力,对编制列车运行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法对兰新客专通过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直接计算法,根据运营初期实际列车运行图及不同等级列车随机分布理论,计算了兰新客专动车组、直达、快速列车共线运行时的通过能力,为编制列车运行图及计算通过能力利用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蒋琦 《中国铁路》2012,(4):48-50,72
为有效利用客运专线通过能力、挖掘客运专线运输潜力,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客运专线通过能力更贴近实际运营情况.直接计算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动态性强、适应能力广的特点,能够结合列车运行图研究各种行车模式下不同的通过能力适应情况.采用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实例验证直接计算法的适用性及合理性,为客运专线开行多种速度的旅客列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250km/h等级客运专线的大量修建,为适应既有线机辆模式跨客运专线运营的需要,提出了研发开行时速200km机辆模式旅客列车,以缩小机辆模式列车客专运行阶段时速差,增加客专通过能力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既有线运行速度和旅客输送能力,对缓和路网紧张现状、优化运输组织方案、丰富铁路运输产品、提高线路通过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设备,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高,与既有线相比,客运专线的行车组织方式有其独有的特点。介绍了我国客运专线采用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及动车组列车的控车模式,从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行车作业、设置临时限速、调度命令作为行车凭证等方面论述了调度集中的行车组织方式,阐述了跨线运输的概念,分析了动车组列车和普通旅客列车跨线运行的范围和技术条件,并针对目前执行的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兰州铁路枢纽相关路网调整,根据枢纽客运布局及相关线路情况,对枢纽内客站站场能力、枢纽线路区间通过能力、跨线客车径路等方面进行检算或检查,得出兰州西站站场规模、枢纽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均能适应路网调整的需要,但存在既有兰州站客运设施不能满足兰新第二双线2014年年底引入的需要、兰州经中川至张掖铁路无法跨线至宝兰客运专线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不同分工,分析了跨线客流换乘、下客运专线、上客运专线3种方式,将分别对既有线运输组织产生增加既有线的运输负担、增加既有线的列车组织难度、缓解既有线能力紧张局面的影响。同时客运专线分流既有线部分旅客列车后,既有线的货物列车旅行速度和货运能力将有较大提高,货物运输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郑西客运专线天窗开行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郑西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时段分布频率着手,综合比较分析几种天窗开设方式的特点,针对郑西客运专线跨线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的实际运行组织要求,分析各种维修天窗开设方式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提出郑西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以夜间0~6时采用隔日单向矩形垂直天窗为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尤其是高速客运专线.一般都是双线自动闭塞线路.区间平图通过能力与站间距离关系不大,车站的设置主要取决于客运的需要。但同一线路上如果既运行高速列车,又运行速度相对较低的普通跨线列车,则区段内高速列车必然要越行普通跨线列车.此时.同一区间内高速列车与普通跨线列车运行时间之差,将决定非平图区间通过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有问必答     
高速铁路有哪几种运输模式所谓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就是在高速铁路上开行何种列车?如何组织列车运行?根据高速铁路修建模式的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运输组织模式。(1)全部开行高速旅客列车模式。即在高速铁路线上只运行高速旅客列车,无跨线列车运行,直通客流大,跨线旅客采用换乘办法解决。这种模式适用于自成系统的高速客运专线。其优点是列车运行速度高,可达200~300公里?小时以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短,最小为2~3分钟,通过能力大,平行运行图能力一昼夜可达400~600列。由于只有一种速度的列车运行,运输组织工作简便。如日本的新干线。(2)…  相似文献   

12.
跨线列车的开行方案是客运专线开行方案设计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各种跨线列车在客运专线和既有线上运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确定较优的方案,经郑武客运专线跨线列车开行方案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在设计客运专线开行方案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铁路客运专线的跨线客流运输组织的基本类型、客运专线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及合理利用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指出在铁路既有线上运行高速旅客列车是制约铁路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利用客运专线分流高速旅客列车、提高货物列车速度、缩短车站间隔时间等对策,以提高既有铁路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郑西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时段分布频率着手,综合比较分析几种天窗开设方式的特点,针对郑西客运专线跨线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的实际运行组织要求,分析各种维修天窗开设方式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提出郑西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以夜间0~6时采用隔日单向矩形垂直天窗为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通过分析铁路客运专线的相关收益及费用,从铁路运输企业和旅客两方面的利益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求解方法。所提出的换乘多种类别列车的疲劳恢复时间计算公式、不同消费层次选择不同类别列车的思想、列车开行数量的计算式、列车的吸流原则、确定列车类别的动态规划方法等都贴切反映了铁路客运组织和客运市场的相关规律。该方法在客运专线预可行性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求解路网规模为60个车站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仅需100s左右时间,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速列车晚点对京沪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思继 《铁道学报》1997,19(2):28-34
研究“高,中速客运列车共线运行”模式下京沪高速客运专线的理论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其运行列车组平均列车间隔时间,并以当前京沪线跨线旅客列车晚点状况为依据,研究列车运行晚点参数,列车运行质量指标,必要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可能提供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以及列车运行较适应中速列车晚点水平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沪杭客运专线铁路开通运营后,合理安排本线高速动车组和跨线动车组列车开行,在分析既有线沪昆、笕杭、宣杭、萧甬线以及杭州站能力、客流情况和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开行情况。合理安排杭州和杭州南两站客运办理业务分工,对既有相关通道旅客列车和行包以及货物列车作出相应调整,提出沪杭客运专线铁路动车组列车具体的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影响旅客列车运行效益的诸多因素中,着重研究了旅客列车开行线路的选择,分析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的不足,提出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路网中任意两点间k条最优路径,并进行仿真计算,取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这一方法有利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多方案比选,辅助运营决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沈阳铁路枢纽概况,结合枢纽总图规划、枢纽在建、拟建工程情况以及枢纽客运作业量,提出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铁路枢纽方案。通过重点研究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站和沈阳北站2个方案,经综合比较,推荐京沈客运专线采用沿既有沈山线北侧贯通引入沈阳站的方案引入沈阳铁路枢纽。通过在大成站西端疏解区修建京沈客运专线与既有秦沈客运专线之间相互转线的联络线,解决了京沈客运专线经沈阳北站开往哈尔滨方向的旅客列车对数、秦沈客运专线通过沈阳站和沈阳南站开往大连和丹东方向的旅客列车对数。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枢纽,方便了旅客的乘降,增强了运输组织的灵活性,有效完善了路网[4-6],为服务地方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