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集良好的港口条件、完善的港口设施、丰沛的国际物流、众多的国际航线航班、四通八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发达的航运市场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文中通过分析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并结合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和目标,提出如何通过信息化路径来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实现现代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航运中心的诸多要素中,口岸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建立东北亚航运中心需要发挥大连的口岸优势,良好的口岸环境是建立东北亚航运中心的重要保证,航运中心的竞争也是口岸环境的竞争。口岸环境包括航运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通关服务环境、航运市场环境、金融服务环境、海事服务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口岸信息环境等。通关服务环境是口岸环境中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在集疏运一体化、优化航运金融环境、建立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等方面。 形成综合集疏运体系: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对上海港集装箱的集疏运输系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偏重于公路运输的集装箱集疏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上海港发展的需求,优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将在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发改委发表文章表示,将做大做强航运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继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长江经济带的服务能力,启动编制重庆、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浙江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上海、宁波舟山、南京、武汉、重庆等枢纽港口和马鞍山、九江等重点港口集疏运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是指基本航运业务聚集地,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业务是航运服务,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业务是智能航运,目前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处在第一代航运中心向第二代航运中心过渡的阶段。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港口前列,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超5亿吨,集装箱1663万TEU,分别位居世界港口第五、第八位,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23条,江海联运支线200多条。在广州注册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正不断向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级阶段发展,向具有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方向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功能要素的聚集和综合发展。航运业的三大要素船舶、船员和航运公司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要素,其中注册船舶的聚集是促进航运金融业、航运保险业和航运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注册船舶的集聚与船舶注册登记制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正不断向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级阶段发展,向具有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方向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功能要素的聚集和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珠江水运》2015,(3):1
<正>1月30日,广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到,广州要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抓紧制定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南沙片区获批自贸区后,南沙港如何打造航运中心,发展港口经济备受瞩目。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认为,南沙自贸区建设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未来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明确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第一位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际集装箱运输体系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港外国际集装箱场站业也随之高速发展,为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港口国际集装箱集疏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辉民 《集装箱化》2008,19(5):29-33
1 国际航运中心概述 1.1基本概念 航运中心是以港口为依托,以航运为纽带,聚集航运、金融及贸易功能,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12.
8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三角港口群的定位有了明确说法,即“加快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尽快建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3.
保险最初缘于航运业,现代航运的发展又催化了保险业。亚洲地区的航运业向来发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港口一直是贸易货物的重要中转站。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亚洲航运市场更加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航运和物流建设的快速  相似文献   

14.
<正>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钦州注定要在国家新的战略构想中续写辉煌一、发展概况已经开始建设的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其战略定位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航运中心体系主要包括港航业、航运物流业及航运服务业,其中港航业的建设是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它包括与港口和航运有关的泊位、航线、吞吐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简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和进程及船舶工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从船舶融资业务、国际航运主业发展、港口基建和集疏运体系建设进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以及邮船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船舶工业发展提出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钦州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年保持稳定增长,港口航运物流枢纽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为打造钦州港区域性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夯实基础钦州港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中型港口的规模。近年来,钦州港生产经营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年保持稳定增长,港口航运物流枢纽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为把钦州港打造成区域性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继红  真虹 《水运管理》2009,31(5):18-21
为解决软环境的薄弱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纵深发展的制约问题,在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环境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软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完善港口集疏运方式;积极建设和发展洋山港区,给予政策支持;推进区域统一港航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机构重组。同时,提出航运人才、航运产业集群、港航科技和航运文化等政策导向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舟山港是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世界著名的香港、新加坡、鹿特丹、汉堡、伦敦、纽约等国际航运中心,虽没有统一的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却有着明显的标志和共同的功能; 一是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转口贸易的航运枢纽,腹地经济发达,拥有充沛的进出口货源,尤其是集装箱的运量; 二是拥有深水航道、深水港口; 三是区位条件优越,靠近国际航线,集疏运能力强; 四是设有国际航运交易市场,航运市场发达;而且与世界主要港口,建立和应用EDI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9.
《航海》2008,(5):24-24
从“2008上海国际航运高级论坛”上获悉,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锁定”两个体系:以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为目标,着力完善以“水水中转”为主要内容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着力建设以航运金融保险和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为主要内容的航运服务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化》2012,23(10):41-41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按照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总体要求,以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航运软实力为核心,以集聚货物、船舶、企业、人才、信息、技术等航运要素为主线,不断提高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建成具有较强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