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河道采砂事关河势稳定和防洪、通航安全。非法采砂存在许多危害,但却屡禁不止。故研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非法采砂进行整治,建立有效的长江河道采砂监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赵鹏 《中国海事》2021,(1):68-71
海事现场监管是通过及时搜集和掌握辖区通航环境安全信息,跟踪船舶遵守交通管理法规情况,发现并处理通航水域异常及船舶违法违规行为,实现主管机关对管辖水域通航环境的有效监控;是对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海事监管中存在着"安全形势变化与监管技术需求不平衡不适应"的监管难题,无法在全天候、全辖区、全...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服务类系统界面信息展示繁杂、使用繁琐,后台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进行基于电子海(江)图的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服务平台的研究。提出采用图层叠加、分层分级展示以及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理念,创新设计基于一张图的业务视图模型和共享数据库总体架构,将成熟的电子海(江)技术与水上安全通航监管和服务业务深度融合,打通后台数据壁垒,为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提升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效率及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服务类系统界面信息展示繁杂、使用繁琐,后台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进行基于电子海(江)图的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服务平台的研究。提出采用图层叠加、分层分级展示以及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理念,创新设计基于一张图的业务视图模型和共享数据库总体架构,将成熟的电子海(江)技术与水上安全通航监管和服务业务深度融合,打通后台数据壁垒,为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提升水上安全通航监管效率及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荆州长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风险现状,从通航环境风险源及船舶、管理风险源分析入手,提出科学的监管方法和对策,以确保大桥水域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上工程项目、群众性水上活动及体育比赛逐年增加,水上水下活动影响通航安全,需要实施通航安全维护,安全管理重点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地方海事的监管任务越来越繁重,如何转变监管模式,进一步加强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维护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厘清管理职责,改变传统的"保姆式"管理措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发挥"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体系效能,明确海事监管权力和责任,才能有效提升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维护水平及效率。  相似文献   

7.
刘振东  刘敬贤  晏林 《船海工程》2012,41(2):126-129
通过构建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复式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天津港复式航道进行通航安全综合评价,为天津港港口营运与管理、海事监管与通航秩序维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浙江沿海航路及其安全影响因素,借鉴国外海事监管的一些做法,从海事巡航监管、分道通航制、VTS监控、船舶通航信息发布渠道等方面对提高浙江沿海航路海事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15,(6):22-25
介绍研究桥区水域通航安全意义,分别从船员管理、船舶管理、通航环境管理(通航环境现状和通航密度分析)、海事主管机关管理等四个方面研究和分析赛岐大桥水域存在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船员素质偏低、老龄船舶较多和船舶技术状况较差、通航环境复杂和海事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最后从改变内河船舶现状、加强船舶桥梁水域通航和锚泊秩序管理、推进内河船舶安全和科技投入、净化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强化桥区水域安全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中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结合水流数学模型对天津港LNG码头工程保障通航安全的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用通航条件论证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保障通航安全的重点监护、作业条件限制、完善海事监管配套设施、制定LNG船舶管理规定等非工程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满足三峡枢纽河段大通航、大安全新发展的需求,增强三峡枢纽河段通航安全综合监管能力。本文立足三峡通航数据采集及应用现状,结合三峡河段航道水文条件及过闸船舶通航形势,分别从船舶流量趋势预测、水文气象趋势预测、通航安全形势预测、待闸船舶动态预测四个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其在实现三峡河段智能监管背景下的决策应用需求,为下一步三峡通航监管智能平台的开发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鸭绿江断桥和中朝友谊桥桥区水域船舶通航参数随航道和水位变化而变化,通过对“两桥”通航净空高度、船舶水面以上建筑物最大高度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出满足桥梁安全通过的理论最大设计船型。研究形成的“两桥”水域通航安全管理指导意见,严格控制了超过限值的船舶航行,可为海事执法人员提供现场监管技术支撑,保障桥区水域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3.
LNG船舶通航因特殊监管要求,具有一定排他性。前期研究表明基于目前一般通航规则,单个港址LNG泊位数量不宜超过4个,超过后,船舶通航效率较低、运营监管风险较高。本文采用多智能体泊位组联合运营仿真建模,采用控制变量法,定量评估了码头高负荷状态下不同LNG船舶监管条件和航行距离对LNG运输船舶通航效率的影响,以及采用一定优化通航组织方式对通航效率提升的效果。结果表明,LNG泊位数量4个、独立单向航道、LNG船舶航行监管距离在20海里左右时,系统运营效率相对的较高;进一步采取LNG船舶组队进出港或设置独立双向LNG航道通航等缩短必要交通管制所占用航道时间的优化通航组织,对提高LNG船舶通航效率具有明显效果。研究成果可为LNG码头合理建设规模、LNG船舶通航组织优化及航行安全保障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泉州湾水域通航环境日益复杂,以及近年来该水域航标时常发生被撞受损影响通航安全的情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就泉州湾水域航标"五位一体"综合巡检方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解决航标被撞受损影响通航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薛红 《中国水运》2010,(3):38-39
由于受航道、航标、水域通航环境和监管设施等的限制,目前闽江口内港区大部份船舶选择白天进出港,造成白天高平潮时段船舶通航密度较大,容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开通夜间通航是提高港区通航能力,充分发挥港口潜能和资源的有效方法。文中通过介绍该港区的水文及气象特点、通航要素和通航现状,分析了影响港区夜间通航的因素及开通夜间通航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保障船舶夜间通航安全的措施,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舟山海域海洋能开发的现状,研究了海洋能开发项目各实施阶段对通航环境的影响。从海事监管角度提出了保障海洋能开发过程中通航安全的技术措施,对提高通航安全监管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航道通航安全,通过统计分析安徽省近年来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特征,研究预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的事故多发点,提出保障通航安全的建议:加强工程沿线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合理布局和建设应急救助基地、制定引江济淮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构建安全信息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王维 《珠江水运》2011,(12):100-102
被称为“海事流动眼”的水上交通安全协管船的诞生,是广东海事把有效监管体现在优质服务中的最佳方式,它不仅是海事监管的有效延伸,更是保障珠江口水域通航安全的“第二道关卡”。本文分析了“海事流动眼”的产生,在珠江口通航安全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抛砖引玉,达到引起社会关注,完善并推动这种创新监管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强万伟 《天津航海》2009,(2):35-36,51
文章首先介绍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概况,分析了其对通航安全和通航环境的影响,并指出海事机构对这类施工作业的管理权限,分析了北塘、汉沽水域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桥群河段的定义及通航特点,提出桥群河段航标整体配布技术特点,并结合武汉桥群河段的桥梁、隧道及其他涉水设施建设格局,航道布置及航标配布现状以及通航环境等,对桥群河段的航标整体配布方案进行分析界定,为建立并完善桥群河段通航安全与海事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