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根据洞庭湖区白沙—茅草街双向水流河段特点,将其水流方向划分为顺、逆、滞流,单独整理不同流向的水沙条件,综合分析水沙运动规律,并结合地形资料对河段内3个碍航浅滩的演变影响因素及其双向水流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整治原则和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漳卫新河河口数学模型及治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华庆  金生  岳翠平 《水道港口》2003,24(4):155-160
建立了河口一、二维耦合水沙有限元模型,计算格式具有耗散小和精度高的优点。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漳卫新河河口及河道水沙动力场,各站潮位、流速和含沙量过程计算与实测基本一致。经清淤、建闸和建导堤方案河道淤积量比较,推荐漳卫新河河口治理方案为导堤方案。  相似文献   

3.
东莞市虎门港淡水河进港航道工程位于淡水河河口,淡水河河口与狮子洋水道交汇,是江海过渡段,受两岸已建码头边界条件和径流、潮流两股水流动力影响,水流、泥沙条件比较复杂。本文采用实测资料整理分析、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后航道的水动力条件变化,航道泥沙淤积情况。  相似文献   

4.
微山湖二线船闸工程是为了解决微山湖通航现有船闸的瓶颈问题 ,利用水流二维模型研究了设计方案的通航水流条件 ,同时进行了水文参数不同重现期的数值推算、工程对泄洪可能产生的影响、调水对通航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在河道工程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河流泥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存在疑难问题较多,国内外学者对此都非常关心,正在采用不同手段进行研究。要弄清泥沙问题,首先必须对河道水流了解清楚。对于河道水流,目前通常采用三种方式进行研究。一是现场资料分析,二是物理模型实验,三是数学模型计算。后者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一、二维连接水沙数学模型及在河口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华庆  范平  李华国  王永成  刘臣 《水道港口》2001,22(3):101-108,112
建立了一、二维连接水沙模型。利用海河口和永定新河口现场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检验 ,模型能够反映复杂边界和动力条件下的水沙运动及河床变形。以此模型研究了海河口清淤和建导堤方案 ,及永定新河河口建导堤和建闸方案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明政  赵冲久 《水道港口》2004,25(3):135-139
通过理论分析和水槽试验,研究了水流、波浪和波浪与水流共同作用下粉砂的起动问题。其结论是粉砂的起动规律可以用Shields曲线描述,并得出粉砂起动的判别公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容奇、小榄水道观测资料分析,基本摸清快速双体船引起的水流运动情况,进一步揭示了快速双体船对河床和两岸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河段多为基岩和卵砾石河床,常见心滩、浅滩及边滩等复杂边界碍航河段。由于工程实际需要及航道整治要求,经常存在采砂坑、开挖航槽、修筑碛坝等改变局部河道边界的情况。以长江上游占碛子河段为例,建立向右偏转0°、5°、10°碛首导流坝数学模型,分析表明:0°碛坝引起的水位壅高流速增幅和分流比变化均较小 ,对占碛子浅滩影响较小;5°碛坝对主槽分流比和航道通航水深及流速的优化更加明显,通航效果更优;10°碛坝对主槽通航条件的改善明显,对流场改变较大,引起了明显的河势演变。为长江上游复杂通航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文全 《水运工程》2012,(10):62-68
首次对支流与弯曲型干流交汇河段的一般水力学问题进行概化模型试验研究,初步揭示了随着干支流交汇角α和汇流比λ的变化,汇合口河段水面几何形态和纵横比降变化特征、三维流速、水流动力轴线、床面剪切应力等的分布规律,给出了在汇合口下游凹岸一侧出现回流分离区的条件和分离区范围与α和λ的定量关系,并对汇合口河段推移质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进行了分析,填补了国内外弯道干支流汇合口河段研究的空白,为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该类河段水流运动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依托红花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项目,采用整体水工模型方案,对大角度弯道水流情况下改善通航水流条件、优化枢纽运行方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枢纽上游水流极其复杂,口门区出现漩涡、泡漩等恶劣水流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导流坝、局部整平以及调整隔流堤长度来调整水流;下游口门区水流可以通过优化枢纽运行方式来调整。  相似文献   

12.
FORTRAN语言计算效率高但图形功能弱,Visual Basic(VB)计算效率低而图形功能强。为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FORTRAN资源的再利用,以VB6.0和FORTRAN95为开发平台,通过动态链接库(DLL),探讨和演示了VB和FORTRAN混合编程技术在水流数值计算中的应用,实现了VB可视化界面与FORTRAN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的相结合。并探讨VB调用Surfer 8.0进行嵌入式编程,对水流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图形化处理和动态的显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张植堂的弯道纵向垂线平均流速公式,计算万年洲弯道浅滩的纵向垂线平均流速的平面分布,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这样,就可参照张植堂公式进行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值的估算,为确定整治流量和洪水流量时的水流动力轴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河统称为水流。我国规定了水流、矿藏、滩涂、荒地、草原、山岭、森林等这些自然资源均为国家所用,统一完成具体的确权登记方面任务,自水流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便快速应用至国内水利业。水流作为河流系统内重要的一个存体,凭借着自身流动特征,能够和自然生物环境维系和谐生存状态。同时,这种河流系统,对地球上面各类物质实现循环往复运动还有着一定链条作用,作为地球能量、物质、信息等实现传输及转化的关键阶段。本文主要从自然演化和生态服务及社会服务各项功能方面着手,对水流功能加以诠释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全面且科学地总结出水流对于经济社会总体建设发展所能够起到的核心作用,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水流功能之下的水利总体规划实践,旨在为业内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焱  李金和 《水道港口》1999,(1):20-22,26
<正> 1 问题的提出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坝区通航问题是满足航运发展的关键,不但永久船闸的通航条件必须确保,升船机的安全通航问题也要给予充分保证。升船机进口处的水流条件在某些水位流量的组合条件下,不利于通航,需要进一步研究改善流势的途径和方法,上游布置需进一步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16.
泥沙冲淤变化是航道整治工程的主要原因,泥沙的沉降、扩散、起动与交换都与水流的作用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的二维水流泥沙控制方程,对航道整治工程中水动力和冲淤、河床变形进行了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右江鱼梁枢纽施工期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枢纽施工期的通航问题是施工总体战略布置、总工期和总造价的关键性课题,它影响着施工布置、工程量及工期安排。右江鱼梁枢纽利用缩窄的河床通航来解决一期施工期的通航问题,文中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自航遥控船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右江鱼梁枢纽一期工程施工期设计方案的通航水流条件,对设计方案下影响通航水流条件的各个因素进行总结,提出了一些改善水流条件的工程措施,基本解决了一期工程施工期的通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姚飞 《中国水运》2009,(9):244-245
淘刷崩窝和液化崩窝都是通过强烈的水流条件和触发因素,作用于脆弱的边界条件上完成的。对河岸局部冲刷崩塌、洪水水位的突变、突加荷载等崩窝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崩窝处理的工程指标及工期安排以及处理施工流程与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苍溪电航工程是以发电、航运开发为主,兼顾灌溉和旅游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本文通过结合模型试验的成果,论述了船闸上、下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工程措施,研究成果已被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20.
株洲航电枢纽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水运工程》2007,(6):56-61
分析了株洲航电枢纽施工导流的特点和施工导流方案,根据模型试验成果和坝址自然条件,拟定了合理的围堰断面形式,对围堰进占与截流进行了分析计算,确保了围堰顺利实施,以及工期和投资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一、二期施工导流的通航水流条件,提出了坝址河段江心洲洲头、左、右汊护坡的防护方案,实现了枢纽安全度汛。株洲航电枢纽的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为工程顺利完工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