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速公路上预防恶性追尾事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速公路上发生连续追尾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车安全间距不够,文中根据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计算出不同车速下的最小行车安全间距,并指出驾驶员应根据天气、车辆技术状况等适时调整行车安全间距,以避免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界定高等级公路隧道出口与其主线收费站的最小间距定义,分析隧道出口与主线收费站距离过近可能造成的行车事故,探讨高等级公路隧道出口与收费站最小间距设置的影响因素。从行车安全角度出发,提出隧道出口与收费站的最小间距包含收费排队长度、安全停车视距、变道安全行驶距离等3段距离,并给出这3段距离各自的计算方法。以苏埃隧道为例,提出苏埃隧道出口与其主线收费站的最小间距计算值。  相似文献   

3.
为对广州机场第二高速大观路隧道间距受限路段的交通标志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既有设计方案,从是否取消出口300 m预告标志和解除布设于隧道出口前150 m或250 m的禁止超车标志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四种标志优化方案。通过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了56名驾驶人在四种优化方案和原始方案下的运行速度、横向稳定性和换道平顺性指标,最终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间距受限路段的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下的行车安全风险量化值最高,安全性最低;四种优化方案有利于提升间距受限路段的行车安全性。四种优化方案内,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移动至隧道出口前250 m、取消出口300 m预告标志的方案较其余方案行车安全风险量化值低,故推荐为最佳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争对我国高速公路行车间距的有关规定,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与世界各国高速公路行车距法规比较以及行车间距法规的可操作性等三方面,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皎通特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车辆问的安全距离,即跟车距离,是指跟车行驶时前后两车之间应保持的纵向安全距离及会车、超车时车与车之间应保持的侧向安全间距。跟车距离过小、过大都会影响安全行车,成为事故隐患。因此,对于刚刚上路开车的新手,如何把握这一安全距离,对安全行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赵晖 《公路》2024,(3):412-419
低等级公路隧道行车环境具有半封闭、低照度、参照物少、养护清洗频率低等特征,导致普通视线诱导设施难以辨识,驾驶人距离感缺失,行车时易对前车及横向车距判断错误,极易造成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基于车辆跟驰和驾驶人侧向有效视距对隧道车辆安全行驶的影响,进行轮廓带设置间距对车距、车道保持作用的研究,确定可有效提高驾驶人的距离感知能力和车道保持能力的轮廓带合理设置间距。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浓雾时高速公路行车交通安全问题,并改变原有的固定限速措施,提出以安全允许速度为基准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浓雾下车速的规定为基准,考虑交通法里并未提及道路线形条件、路面状况等因素对限速值进行计算,并采用监测器数据近似代替个体车辆数据进行数据优化,得到浓雾行车安全车速及安全行车间距取值。基于此限速信息对动态可变限速信息牌的设置提供依据,进一步确定可变限速控制流程。VISSIM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固定限速控制相比,实施可变限速控制路段的最低平均车速提高了12.16%,平均速度最大差值降低了26.37%。表明浓雾下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方法相比传统固定限速手段能有效地在保障出行安全的同时提高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车追尾碰撞事故频发和事故中驾乘人员头颈部易受损伤等问题,利用激光雷达测距和机电控制相结合的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系统,对高位制动灯和主动式头枕进行控制。首先利用激光雷达和本车状态信息对行车环境进行预测;接着对后车分液压和气压两种制动形式进行行车安全车距的分析,推导出临界安全车距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AT89C51单片机系统预设的程序,将实际行车间距与临界安全车距进行比较,并据此控制高位制动灯的开闭和主动式头枕控制系统的执行。所提出的方法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隧道建设速度越来越快,隧道数量急剧增加,隧道中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攀升。而隧道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驾驶员在隧道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视觉不适应性。通过改变侧墙装饰材料的表面特性,如侧壁装饰材料的反射系数、颜色、图形及间距等表面特性,可以有效提高隧道中的行车安全性。通过调研得到重庆市隧道的主要侧墙装饰材料类型,取样对其光学参数进行试验分析,然后运用Dialux软件进行隧道光环境建模,模拟分析不同的反光系数、颜色、图形及间距等表面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后通过模糊评价法及专家打分法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实验结论将为隧道的管理、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改善隧道的光学环境,有效保障隧道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驾车防错觉     
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毗邻隧道由于其相邻隧道的间距较小,驾驶员在通过毗邻隧道时会在较短时间内经历"暗—明—暗"的视觉变化过程,对行车安全将会产生影响.利用SMI生产的ETGTM眼镜式眼动仪、照度计等仪器,对毗邻隧道进口处以及连接段进口处进行了大量的行车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毗邻隧道进口处的瞳孔直径和连接段进口处的瞳孔直径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与...  相似文献   

12.
处在一个封闭的长隧道环境内,驾驶员速度感减弱,降低了行车安全。通过侧墙效应可增强驾驶员的速度感和安全感,利用3D MAX软件对长隧道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与分析隧道侧墙图案颜色、图形和间距等。结果表明,在隧道内天蓝色能较好缓解驾驶员的疲劳;圆形、方形图案稳重,能缓解驾驶员的紧张心理。三角形图案锐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图形间距10~20 m范围是较适合的间距。  相似文献   

13.
处在一个封闭的长隧道环境内,驾驶员速度感减弱,降低了行车安全。通过侧墙效应可增强驾驶员的速度感和安全感,利用3D MAX软件对长隧道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与分析隧道侧墙图案颜色、图形和间距等。结果表明,在隧道内天蓝色能较好缓解驾驶员的疲劳;圆形、方形图案稳重,能缓解驾驶员的紧张心理。三角形图案锐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图形间距10~20 m范围是较适合的间距。  相似文献   

14.
现有平地整体式主辅路出入口间距设置多采用城市快速路立交匝道出入口间距规范,由于平地整体式主辅路行车特殊性,在出口-入口组合形式中需要考虑驶入驶出车辆对辅路产生交织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对出口-入口组合形式行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分隔线的概念,提出出口-入口最小间距应由汇入距离、交织距离及标志识别距离三部分组成,并在考虑设计速度的条件下,提出平地整体式出口-入口组合形式最小间距为300m。  相似文献   

15.
设计阶段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通立交区域内复杂的行车条件造成驾驶人更大的生理、心理负荷,带来了比正常路段更多的安全问题,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工作是道路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立交间距、主线和匝道运行速度协调性、变速车道长度和视距等评价内容,对设计阶段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易被忽视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邓慧鹏 《上海公路》2022,(3):133-138+168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路段的事故数量和严重程度往往高于一般路段。现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路段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归纳出车流紊乱、标志标线设置不当、视距不足、车道平衡、短间距交叉、夜间行车等安全风险问题,并提出基于小规模土建的针对性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集散一级公路接入口最小间距,保障公路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分别建立关于集散一级公路接入口间最小间距、接入口与中央分隔带开口最小间距和接入口与平面交叉口最小间距的计算模型,提出计算模型中所需要的接入口上游功能区长度、接入口下游功能区长度、车辆加速距离、车辆变道距离、车辆减速距离等推荐值,进一步计算得出各类接入口最小间距推荐值,为道路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先入后出型匝道间距设置过近引起的交通紊乱和行车安全问题,通过分析交织区车辆运行特性,利用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对净交织长度进行反算,运用动力学原理对交织车辆必要加减速行程进行分析,构建了先入后出型匝道连接部最小间距计算模型,并标定相应参数及筛选条件。结果表明:匝道组合形式一定时,先入后出型匝道最小间距随着主线设计速度增加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其推荐值集中在300~550m之间。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20.
运用行车动力学理论,考虑车辆在长大纵坡下坡路段加速性能,以车速不超过道路设计车速为前提,进行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的研究,得出了在不同设计车速、不同纵坡坡度下振动减速带的设置间距.分析显示,车速越高,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与纵坡的关系越明显,减速带可以有效降低车速.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