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从初期的抗拒两厢车,到现在两厢车的热卖,这一问题的转变也证明了汽车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市场快速扩张,两厢车市场混战已经开始。华晨中华骏捷FRV选择乘机出击两厢车市场:广丰雅力士以低价杀人车市;比亚迪汽车再推比亚迪F3R自动版,增加市场博弈砝码:名爵MG3SW刮出一阵英国风.广本应对市场推出新飞度……据了解.今年共有超20款新款两厢车上市,由此成为车市中新款两厢车最集中的一年。两厢车受关注,除了缘于其本身具有的车身紧凑、操控灵活等特点外.消费者对于国内油价将与国际接轨的预期,以及80后年轻消费人群的消费观念变化.成为近年来推动两厢车市场快速成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消费者购车思想的转变,以前饱受人们非议的两厢车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里,两厢车以其独有的特性:小巧、省油、物美价廉,正成为一种世界轿车时尚。追溯起来,两厢车的历史几乎和汽车发展史一样长久。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两厢车就一直是汽车市场的主要角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令体积小巧、燃油经济性显著的两厢车又重新风靡市场。如今,在巴黎、罗马、汉堡、伦敦这些人口较为稠密、街道相对狭窄的欧洲城市中,两厢车更是大行其道。欧洲汽车联盟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由于油价飙升,将有更多的欧洲人会选择小型车。2004年1-8月,欧洲小排量汽车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5%,是近5年来最高的。在欧洲,目前销售的汽车当中,小型车占了35%,年销量450万辆。这里说的小型车是指发动机排量在1升以下的A级车,如果说车身紧凑的两厢车,比例恐怕要高达六成以上。最近,有5款两厢车在欧美汽车市场上依靠各自的优势大行其道,霸占了众多汽车爱好车的眼球。另有消息说,这几款车准备引进到中国市场,喜爱两厢车消费者不免有些手痒起来,希望能早日看到并拥有其中一款钟爱的车型。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几款车型,给广大消费者提前来一个预览。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上海市区的马路上做过粗略的观察,数据共分3组。在第1组的106辆车中,两厢车共有18辆;由于上海的出租车基本上全部是三厢车并且具有团购的特点不能代表消费特性,所以在第2组数据中排除了出租车,在经过的107辆车中,两厢车为14辆;在另一路段,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第3组数据,经过的100辆车中,两厢车为8辆。综合以上3组数据,在上海街头总共的313辆汽车中,两厢车为30辆。故两厢车的比例为9.6%,三厢车比例为90.4%。  相似文献   

5.
在挑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厢派和两厢派的阵营划分得非常分明,不少人在买车时表示自己只买三厢车,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表示只买两厢车。其实从汽车市场的整体趋势来看,在新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之后,提倡休闲和运动观念的两厢车日益受到推崇。我就碰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近几年来,在每年新上市的产品中,有一半是两厢车型;而大多数同根生的双胞胎车型,两厢车要比三厢车畅销。可以说,两厢车的胜利是个性化消费的集中体现,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汽车制造商纷纷染指该领域,两厢车的整体市场份额不仅在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7.
王渺林 《车时代》2009,(8):164-169
真是令人奇怪,在国外被牵为“神车”的大众高尔夫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乏善可陈,但是被称为小高尔夫的Polo却能取得不错的销量。这也许是因为中低端车的消费者更为年轻,更容易接受两厢车的造型吧。当然,新Polo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肯定会推出三厢车型.但是销售主力将还是两厢车。  相似文献   

8.
大两厢     
《汽车知识》2010,(10):57-57
“好大一个两厢车”,看到长安CX30,我就这一个想法。一直喜欢看汽车类杂志,也很关注国内外的汽车动向,自认为是个标准的车迷,所以对汽车产品还算有所了解。对于这种较大的两厢轿车,国外曾出现过,抛开雷诺、雪铁龙这一类喜欢制造大型掀背车型的厂家不谈,欧宝也曾经在威达的基础上开发过两厢车型,所以这在国外不新鲜,但在国内还算是头一遭。  相似文献   

9.
正当一些国内汽车厂商还在为是否生产两厢车型而犹豫的时候,上海通用已经开始将旅行车引入竞争激烈的紧凑型车市场,凯越旅行车对消费者来说也许不仅仅是一款新车型,也代表着一种新的汽车消费和审美观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陈庆 《汽车杂志》2006,(2):253-255
随着国内已成风潮的两厢车市场蓬勃兴起.各大汽车制造厂家都积极的投入了自己的产品.国外进口两厢车也对这块蛋糕虎视耽耽.当然.进口车虽好.其昂贵的价格在崇尚“性价比”的中国市场未必吃香,下面我们将推荐10款主流的两厢国产小车.希望您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两厢伴侣。  相似文献   

11.
小马 《当代汽车》2006,(11):30-35
《当代汽车》的编辑们,你们好!我们是一个三口之家,由于我们工作的地方离家比较远,所以准备购买一辆既以平时做代步工具,又可以在周末和假期自驾游的家庭型轿车。由于我们一家人都非常喜欢两厢车,所以打算用15万元左右(包括上牌费用)来购买一辆时尚又实惠的两厢车。但是市场上的车型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拿不定主意,请编辑们帮我们推荐车型。  相似文献   

12.
龙人 《轿车情报》2003,(11):33-33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在说,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受传统的观念束缚,总认为只有三厢车才是轿车,两厢车称不上“轿车”。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公务车一统天下,“迎来送往”无不要讲究一个“派头”,生怕对方感到“屈尊”。  相似文献   

13.
两厢还是三厢?这是一个问题。传统的看法是有屁股的才是正经的汽车,但是最近新出的许多两厢车又是那么时髦惹人喜爱。买车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你感到头疼么?其实,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价格、外观、空间是国人购车考虑最多的问题,除此之外,油耗和安全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测试项目,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新潮的两厢车挑战传统三厢车的战况。  相似文献   

14.
日本铃木汽车在小型车的制造领域,一直拥有不错的市场业绩和设计经验。尤其是小型两厢车的设计和开发上,很有自己独到的理念和造诣。看来,这种对小型车的参悟,在昌河铃木被很好地贯彻下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人口密度大、能源相对紧缺的欧洲,两厢车早已成为轿车市场的主流车型。在德国,两厢车占到70%;在法国,两厢车占到80%;在意大利,两厢车则占到85%。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各大汽车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重量级两厢车型,其中丰田展出了即将在中国生产的Yaris和概念车iQ Concept,大众的up城市概念车,菲亚特的Panda Aria环保概念车等。  相似文献   

16.
《易传·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道不是我等俗人能一时参悟,然形而下器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衡量标准。我们评价一个事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事物的外观所决定,这也决定了我们价值观的判断,所以外表光鲜的人和物永远都是受我们喜欢的,汽车也如是。 如今热门的车型是什么,城市小白领最喜欢的车型是什么,如果去大街上做个调查,估计一大半人会告诉你是两厢车。不信看看我们这期做的另一个进口两厢车测试,很多人看了超车会流口水的。就说我们这次测试的国产两厢车主角,也是许多人购车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两厢车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操控水平?最低售价6.58万元的华晨骏捷FRV用自己的表现震惊了编辑部。仅仅两年前,"两厢车"还是一个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名词。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两厢车"几乎和"廉价车"是相等的关系。这也容易理解:在刚刚朝"汽车社会"前进的巨大市场上,所有的豪华车都是三厢车!所有的高档轿车都是三厢车,所以两厢车肯定属于入门级轿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12,(5):16-16
2012年3月28日,上海汽车官方发布了全新主力产品MG5的全系售价,MG5作为基于上汽自主品牌GIobalA平台研发.且锁定A级运动型轿车细分市场而推出的MG品牌下的首款中级两厢车,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i30轿车是北京现代引进生产的首款两厢车,它源于现代汽车在欧洲的i系列品牌,与当前主流中级两厢车相比,在动力性及空间方面均表现出众。i30的发动机有1.6L及2.0L两款,1.6L发动机采用现代最新  相似文献   

20.
《天津汽车》2005,(1):35-36
从这一期开始,《天津汽车》杂志推出评车栏目,我们希望通过此栏目的开设,能为广大消费者选车提供更多的参考,本期,我们选择了4款售价在10万元左右的两厢车型,对其进行了评述,谨供大家参考,也期望您能对本栏目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